还有二十天高考,家长怎么帮孩子调控好情绪?

欢迎点击上方↑↑↑心海慈航一键关注!
又快到高考的时候了,有家长常常抱怨自己孩子的“考运”真差,平时考试成绩总不错,可到了关键的考试,就考砸了。
那么,是不是这些孩子的“考运”真的很差呢?
其实不然。
我们知道,人是容易受情绪影响的,人的智力的发挥,往往要受情绪的控制,学生应试也是如此,因此,临近高考,爸爸妈妈尤其要注意帮助孩子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那么,怎样调控好孩子的情绪呢?这有两点建议,供考生家长参考。
一、要调整好对孩子的期望值
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好,这种迫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有些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往往寄予过高期望,结果却很难实现。这一方面会使孩子学习总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另一方面会使孩子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总是实现不了的事情,也会产生厌倦感,甚至畏惧感,这无疑对考试成绩的提高是不利的。
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恰当地提出高考的目标要求。
所谓恰当,是不高也不低,让孩子能够实现得了,但又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
比如,孩子一模成绩在班上只有四十名左右,如果希望孩子二模考试成绩在班上要达到前十名,这样的希望值就不切合实际了。但如果向孩子提出二模三模争取进步到班上三十五名、三十名左右的要求,并且经过努力,能够实现,那么,孩子学习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对提高孩子高考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没有进到三十五名,哪怕只前进了一个名次,我们也要很好地肯定一下孩子。
当然,有时孩子甚至可能还有退步,这更应该应该分析一下具体情况,在找到并解决存在问题的同时,如果发现孩子还有某些方面的进步,也应该很好地予以肯定。这是因为孩子的学习需要成功的感觉,而人的希望值与人的成功感是成反比的,期望值过高,不可能实现,就越没有成功的感觉,体验不到成功的感觉,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考试成绩怎么能搞好呢?
即使成绩一直都很好,我们对孩子的希望值也不能过高。人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走上社会后,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人,往往不是原来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最拔尖的学生,而是那些仅仅处在前十名左右的学生,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前十名现象”。
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学校成绩越是拔尖的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希望值可能就越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也可能就越大,学习始终很紧张,甚至失去学习的乐趣,一味地苦学,个性得不到发展,多方面的兴许也很难培养,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又怎么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取得人生事业更大的成功呢?
因此,对孩子高考的期望值要切合实际,靠船下篙,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得成功,孩子才会远离沮丧的情绪,有一个好心情来更加自信地面对高考。
二、要调控好孩子的情绪曲线
我们知道,人是容易受情趣影响的,人的智力的发挥,往往要受情绪的控制,孩子应试也是如此。而另一方面,人的情绪又是极易波动的,并且是呈曲线状向前推进的,有高峰,也有低谷。
当我们的情绪曲线处于高峰时,智力水平的发挥就会正常、甚至超常,如果此时参加重要考试,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处于良好的临战状态,就能够充分调动出自己的潜力,把试考好,所谓“考运”自然就好;反之,我们的智力水平的发挥就可能不正常,甚至失常,就连明明熟悉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了,这样的“考运”自然就很差了。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时时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并能够及时跟孩子、老师沟通,随时注意调控好复习应考的情绪,让孩子参加关键的考试时,能够情绪饱满并适度紧张,才能在考试时发挥出最大潜力,考出优良的成绩。
那么怎样才能调控好情绪曲线呢?
这当然也应该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比如,孩子平时学习基础不错,就是成绩不稳定,考好了一点就骄傲自满,学习往往就放松、马虎,下次考试的成绩就下降,因此,如果孩子在临近高考时模考成绩取得了进步,则需要家长、老师时时给孩子拧拧发条,提提醒,孩子在复习应考上就会适度紧张起来,不敢马虎大意,正好到高考时,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适度的紧张兴奋状态,这无疑对自己水平的充分发挥是有益的。
考场是特殊竞争场合,是考生心理、智力、毅力和体力等综合素质的较量,这需要孩子的努力付出,同样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孩子才能顺利参加高考,取得理想成绩。
祝天下孩子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