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来生,定不负卿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吴中阳站在东阳一中的校门口,内心涌起一阵无与伦比的自豪感。算命先生说,他将来很会读书,能读到东阳市,故取名中阳。
果然能掐会算,中考后他就来了东阳市一中。只是没想到,他的学业就中止于东阳。
吴中阳是家里的老大,他的父亲因家境贫寒,娶不上好媳妇。所以入赘到吴家,做了上门女婿。
吴中阳的母亲刘氏,虽裹了小脚,却生得有见地。她能说会道,头脑灵敏,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吴中阳是家中的老大,下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聪明伶俐,出口成诵,学业优异,远近闻名。
12岁时,他以学霸之身进入离家十多里的初中学习。与他同村考入的还有一个女孩叫蒋秀红,天分高,性格开朗。那时,初中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一。
上世纪60年代,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上完小学称高小毕业,初中毕业是半个秀才。
他不但在家要干农活,入了初中吃饭都不容易饱。按量吃饭,青黄不接。下饭菜几乎没有,开学带一小瓶豆瓣酱。每次吃完饭,再含一点点放在口里,压住肠胃不回酸水。
因为不见荤腥,班上好多同学得了大脖子病。吴中阳还好,个子高,瘦瘦的。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像是一下子要洞穿你的心灵。
他衣衫整洁,英气逼人。因为成绩好,各科老师都特别爱重。数理化自不必说,遇到难题两眼放光,愈战愈勇。
最难得的是不偏科,写起文章来亦是妙笔生花,是那个年代的标准学霸。
蒋秀红唇红齿白,眼神清亮。自同桌后,没少跟他请教难题,她的逻辑思维能力总比他逊色几分。
蒋秀红成绩也不错,只是家庭情况不太好。她自小父亲病故,母亲带着8岁的她改嫁到萧家。
每次放学,两人都一起走路回家。同窗三年,情投意合。多少次,吴中阳看她热辣辣的眼神,投在自己身上。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可吴中阳一则年纪小,二来心思全在学习上,哪有心情怀春?
中考那天,吴中阳发高烧头晕目眩,发挥失常,这才考入了全市排名第二的东阳一中,与排名第一的东云中学失之交臂。
即便如此,他仍是全县前十名。发榜当日,蒋秀红恭喜他:“祝贺你,被录取了。”
吴中阳虽心有不甘,但比起名落孙山的蒋秀红,他已十分幸运。他说:“谢谢你。秀红,那你打算怎么办?”
蒋秀红泪盈于睫,低下头说:“我回家务农,再看吧!”声音更比寻常柔和,吴中阳心中一动,似有所感。
她提脚往回走,吴中阳赶紧跟了上去,默然无语。蒋秀红擦擦眼睛,说:“吴中阳,你还记得刘老师给我们讲的《梁祝》吗?”
他点点头,那是临考前为缓和气氛,刘老师拿了笛子和乐谱,给大家讲了《梁祝》的来历,就吹起了笛子。
那悠扬的音乐声引人入胜,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可蒋秀红说这事,为哪般呢?吴中阳不解地望着她。
蒋秀红飞红了脸,说:“中阳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日相见?
那祝英台临别时,对梁山伯托付终身。我虽然年龄大你二岁,亦无英台才貌,但却愿效仿她,不知中阳可愿做那梁山伯?”
吴中阳不防,竟呆立当场,半晌无言。蒋秀红不好意思起来,一溜烟跑走了。
妾虽有情,郎却无缘。半年后,因故辍学的吴中阳,被父母许了柳姓女子。
消息传来,蒋秀红唱着《梁祝》远走他乡。新婚之夜,吴中阳大醉,喃喃说道:“如有来生,定不负卿。”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