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安娜·卡列尼娜》

【残阳如血夕照晚】
在码字之前,首先特别声明:强烈感谢桐乡市图书馆!這次所读《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是用市民卡在桐乡市图书馆借的,可能是在最后借书操作时不小心把市民卡弄丢在图书馆了。第二天在家各种找,找不到,都已经准备去补办了,第三天上午图书馆打来电话,告诉市民卡在他们南区服务台,随时可取,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好心情保持了整整一天。虽然只是一张卡片,但失而复得,犹觉珍贵。再次感谢桐乡市图书馆,不仅为它高大上的建筑和设施点赞,更为它安全贴心的服务点赞!???
严格意义上说,《安娜》一书是俺近廿年来以来所看的第一本大部头,鹭江出版社草婴译本,近700页,80多万字,托大爷写的不紧不慢(从1873年写到1877年),俺也看的不紧不慢,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才看完。但相较《瓦尔登湖》,《安娜》还是要易读得多。
《安娜》主要讲述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彼得堡上流社会一位风华绝代的贵夫人安娜在莫斯科之行偶遇青年贵族军官伏伦斯基,之后与之发生婚外情的始末;另一条述事线索则是对安娜婚外情事件若即若离的旁观者——一位特立独行的年轻农场主列文,从他求婚受挫,到移情农业改革,再到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洞悉生死无常,彻底皈依宗教的历程。(也有说法是,列文的故事就是作者托大爷本人的自传,这就见仁见智了,艺术创作总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么!)
小说一开篇就语出惊人,震撼人心: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看完小说,再回想起来,如果从不太较真的层面讲,这句话可以说就是小说的中心思想:安娜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破裂,是不幸的代表;列文的故事则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组建,是幸福的代表。这幸与不幸之间的各种链接和互动,则展现着作者对于个体生命意义、社会制度安排、以及宗教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据说《安娜》是列宁同志的小红书,并从中汲取到了无穷的革命力量,俺在想如果没有此书赋能,只怕“十月革命”变成“十年革命”也未可知。(开个玩笑?)
然而俺并没有从书中得到什么暴力革命的启示,只觉得托大爷观察人物细入毫芒,人物对话细语和风,心理描写细针密缕,生活场景细无大遗。不曾想托大爷看起来这么高大威猛的一个东欧壮汉,心思细腻缜密到这个程度,还真叫人细思恐极。
啰嗦这么半天,还未切入正题,感觉都有点儿受托大爷的影响了。这么厚的一本书,要说感受那太多了,真要摆摆龙门阵,还是离不开爱情、婚姻、家庭,比较俗套,可也想不出更高明的概念了。(看来修为还是不够?)
一、爱情
爱情自然是小说的灵魂,是《安娜》的主旋律,小说通篇都在赞颂安娜为了追求爱情奋不顾身,抛家别子,不惜与原来的社交圈决裂,最后以命殉情的勇敢举动。可以说安娜就是托大爷心中最美好爱情的化身(现在也叫女神),他花了大量的笔墨,极尽赞美之能事,描写安娜的美丽和魅力,凡是见到她的人甚至于她的情敌都不得不惊叹于她的美丽。但俺觉着现实中这种美人是不存在的,在看书间隙也曾找了网上两部同名的电影来看,无论是2013版的安吉拉·摩琳娜,还是1948版的费雯·丽,俺都觉得没有完全表现出托大爷所描写的那种遗世独立和美艳不可方物,甚至于还有所损害。
安娜血统高贵(为留里克王室后裔),但自幼父母双亡,由姑妈带大,17岁时由姑妈包办嫁给“钻石王老五”高官卡列宁,从此进入彼得堡贵妇圈。在安娜美丽的外表之下,有着一个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还有着崇高而自尊的人格追求,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生气,但卡列宁是一个比安娜大20岁的老男人,每天醉心于官场政治,与安娜的结婚只是例行公事。尽管如此,安娜还是压抑着内心的痛苦,与卡列宁过了8年沉闷虚伪的生活,并生下了儿子谢廖沙。当安娜遇到了年轻英俊的贵族军官伏伦斯基后,在伏伦斯基疯狂的追求下,她领略到了从未有过的爱情体验,认清了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于是,个性解放的激情冲破了上流社会道貌岸然的罗网,她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叛逆呼声,不顾一切地与伏伦斯基结合了。
可惜的是,伏伦斯基并不能真正担得起安娜的爱情,他一开始的疯狂追求,不排除有猎艳心理,就像他一开始与吉娣玩暧昧一样,但在与安娜的交往过程中,他被她的真善美和断舍离所感化,最后也应该算得上是全情投入了。但是,作为富二代和小男生(伏伦斯基比安娜小4岁),爱情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精力旺盛,热爱赛马,喜欢交际,享受工作。姐弟恋往往就是这样,情到浓处,男人命都可以不要;一旦归于平淡,女人的命也可以不要了。最后,为了吸引伏伦斯基的注意,安娜甚至都需要刻意打扮和卖弄风情,读至此处,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再美的容颜,都抵不过似水流年。何况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一起的时间,算下来都不知道有没有两年?
人人都渴望美好的爱情,想像着俊男靓女,华服美裳,出双入对,但真正的爱情,并不仅仅在于外表的般配,更加在于双方心灵的互通(比如列文和吉娣的字母猜谜?),在于分开时的信任,在于困难时的鼓励,在于喜悦时的分享,而不只是身体的厮守和情绪的纠缠,就像舒婷的《致橡树》中所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虽然小说中的安娜佳人已逝,但现实中也许还有千千万万的“安娜”,希望她们遇到爱情时,可以用自己的“可爱”去爱,而不是用自己的“可怜”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那时,爱情对她和他才会变成一样的善的启示,成为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二、婚姻
如果说爱情是旋律,那么婚姻就是音色,之所以这么说,如同一首歌谱好了曲(旋律),总得找人来唱,而不同的人必然会唱出不同的风格和音色。旋律再美,没有人唱也是寂寞的。因此,爱情能够走向婚姻乃是最经典的搭配。
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固然是不幸的,但幸好她还有与伏伦斯基的爱情,假若卡列宁答应了与安娜离婚,安娜能够与伏伦斯基走进婚姻,也许大家都会有另一番不同的景象。但托大爷也说了:我本不想把结局写得这么悲惨,但现实中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安娜追求自己的爱情没错,卡列宁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也没错,错就错在他们一开始的结合就注定了悲剧的结果,错就错在当时包办婚姻的陋习,不知结下了多少孽缘,制造了多少血泪!
好在小说中为我们全景式地呈现了列文和吉娣的婚恋过程,让人看到了一抹亮色。两人莫斯科一别,几乎同时进入情绪低谷期,在长时间分别过程中,双方都对感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然而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思念。特别有画面感一段是:在夏季田野的清晨,双方人车擦肩而过,都仿佛看到了对方,又仿佛没有,只留下无穷的疑问和想像在明朗的天空上飘荡,场景非常唯美。列文和吉娣历经波折最终修成正果,可见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坟墓,这也为世间的恋爱男女走向婚姻增添了信心和勇气,提供了一个模范的婚姻标本。
婚后,列文仍然沉浸在爱情当中,但吉娣已经迅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开始显现出她作为女主人的才能,作为一个爱情理想主义者,列文不能接受吉娣每天忙于琐事,但吉娣并不在意,这让列文感到十分苦恼,蜜月竟然成了他们一生中最委屈痛苦的日子。然而,当他们来到省城探望并照顾重病垂死的尼古拉哥哥时,吉娣所表现出来的从容镇定以及周到的护理安排和临终关怀,让她散发出伟大的女性光辉,而反观自己的眼高手低,列文感到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也从此对妻子另眼相看。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但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全部,爱情只需要放飞自我,但婚姻更多的却是经营与合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卡列宁不同意与安娜离婚,并要求维持三人的现状,看起来确实很虚伪,但作为一个男人,俺觉着他内心实际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挣扎。他默默地看着安娜生下情人的女儿,忍受着外界的各种议论,并在安娜死后接走她的女儿,且不谈是不是政治表演,俺总觉着他比伏伦斯基有担当,不应受到过分谴责。(纯属个人观点?)
三、家庭
家庭则像是节奏,固定,重复。在陶丽去看望安娜的途中,她回想起自己过去15年的家庭生活,除了操持家务,就是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最后养活五个,夭折一个,还担心着随时可能再次怀孕,然而,丈夫对她为家庭的付出心安理得,视而不见,仿佛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因此,她对安娜过往的家庭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对安娜所谓离经叛道的做法,并没有表现出像上流社会那样的嫌恶和排斥,反而是赞成,甚至还羡慕不止。
但家庭生活中一个绕不开主题是:孩子。虽然陶丽十分羡慕甚至忌妒安娜和伏伦斯基在乡下富丽堂皇的房子和堪比宫廷的锦衣玉食,和闺蜜安娜也有说不完的话,但她一想到自己在家的五个儿女,就简直一天也呆不下去。安娜虽然也能够为伏伦斯基放弃地位、名誉、富贵等等所有,但却始终不能放弃对儿子阿廖沙的爱(这也是她迟迟不愿提出离婚的原因)。
成人的世界不管如何尔虞我诈,相互利用或相互倾轧,又或者向安娜这样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有了孩子,就必须担起一份责任,因为不管怎样,孩子都是无辜的。安娜的死,可以说很勇敢决绝,但也可以说很不负责任。她最心爱的儿子阿廖沙,当舅舅去探望他时,问他是否还记得妈妈,他居然说不记得,并认为关于妈妈的记忆是可耻的、丢脸的,不知安娜知道了阿廖沙的这个回答会作何感想?而那个被卡列宁带走的小安妮,我们也无法相像她在之后这种错乱的家庭关系下会有一个怎样的童年??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它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当一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对夫妻双方来说,家庭就更多的意味着是一份责任,不管工作如意不如意,感情平淡不平淡,都要首先把这份责任掂量清楚。只有承认这份责任,接受这份责任,热爱这份责任,才不会有那么多抱怨和牢骚,你就会发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柴米油盐中也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就像演唱一首歌旋律、音色、节奏缺一不可一样,生活中,爱情、婚姻、家庭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过于强调某一个方面,必然会带来另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安娜后期与伏伦斯基的冲突不断,就是这种失衡的表现,因为她只要爱情,没有爱情,那就只有仇恨,只有报复!看着安娜越来越偏执,一步步滑向深渊,令人揪心不已,好几次捧着书都不忍卒读。所谓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那是因为它们的权重分配总是趋于均匀,所以简单而稳定;而不幸的家庭总是各有不同,则是因为它们的权重分配总是变化无常,所以复杂而动荡。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关于爱情、婚姻、家庭的苦恼和困惑,但只要我们对爱情多一分信任和包容,对婚姻多一点经营与合作,对家庭多一份责任与担当,俺想,最终就一定能收获幸福的生活,并把平凡或平淡的生活,过成一首诗,谱成一首歌,绘成一幅画!
当然,托大爷在《安娜》一书中也用了大量篇幅来记述当时俄国在西欧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列文和他的朋友们对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社会治理改革、以及探究宗教意义等诸多社会话题进行的讨论与思考,这大概就是列宁同志对《安娜》感兴趣的原因吧?可俺作为一个对俄国历史政治一无所知的外国读者,实在是没有看出什么门道,惭愧得很!
浮生终若梦,红尘亦薄凉。阅读经典,让人生变得厚重,也希望现实生活中“安娜”的悲剧不再重演!(在此,谨对近期连续两位殒命荒野的失联女大学生表示痛惜和哀悼!青春虽无畏,且行且珍惜!)???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