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训洋:老家的井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力 匕
老 家 的 井■ 施训洋
阝 勹
廴 匚
寒潮来袭,自来水公司接连发来多条信息,提醒做好自来水防冻,物业也在公告栏张贴了相关防冻措施,母亲更是打来电话让稍加拧开水龙头,使水成线流动。不由地想起老家那口压水井。
记忆里,儿时吃水是去离家两里多地的徐庄大塘挑,那口塘是周边好几个村庄的吃水塘,水质不亚于今天的自来水。尽管家门囗的塘近在咫尺,但水质不行。今天看来,徐庄大塘水质好,多半是它地势高,又生有许多芦苇、节节草还有鸭舌草。那水真清,能映出蓝的天、白的云,时常站在水边变换着姿势看那水中的倒影;那水真绿,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最喜欢在雪后放晴时跟着父亲去挑水,踩着雪地呼哧、呼哧响,边踩边捏个雪球抛向不远处的竹林,竹枝上的积雪应声而落,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压弯了腰的竹子舒展着身子,猛地挺立起来,一如先前的笔直。
来到塘边,水面结着一层厚厚的冰,父亲用扁担照着那冰戳,冰层太厚,竟没能戳破。父亲又用两只手抱着扁担用力捅,冰裂开了,再捅,破了个洞,又是几下,终是敲开了好大一个窟窿,足以让水桶横着下去再竖着上来。只见那热气从窟窿口直冒,待父亲提上一桶时,将手伸进水瓢还真热乎。
随着时代的发展,正读小学时,有条件的人家开始打大井,一口井要好几千,一个庄子能一家打一口的不常见,通常是一个宗族的几家合伙打一口。我家因为条件差,加上父辈之间多有隔阂,自然地也就没打。我家依然吃徐家大塘的水,偶尔地也会凭借亲戚关系去取上一回大井的水。井水的确比塘水好吃许多,更为惊奇的是即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会结冰,揭开井盖热气直喷。我特别喜欢站在井口探着身子向下探望,想知道那井底会不会冒出个龙王,而更多时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没过几年,压水井流行开来,成本比打大井要低很多,加上经济条件逐步改善。大多数人家都请打井的师傅在自家小院钻上一口,我家也不例外。在机器轰鸣声中,那一节节长长的钢管子被压进地里,随着水的不断注入,那黄色的泥浆不断流出。及至后来,涌出一股清泉,便又开始将那打入地下的一节节钢管子吊上来。再将特制的压水井的管道放入,用砖头砌个井台,装上压水的龙头,待水泥来性了便可压水了。
自从有了压水井,便再也没去徐庄大塘挑过水,也没再借着亲戚的光去大井取过水。压水井的确是方便,轻轻按压几下把手,水便提上来了,一年四季,水量充沛。说来也怪,春夏秋三季,压水井可以任你按压,而在冬季,就和人怕冷躲冬一样偷懒不想出力,你不给它点温暖,它就给你罢工。
冬天谁都需要温暖,压水井也不例外,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从屋里提个水瓶,把热水倒入井膛,只需要滋润它一会儿,皮垫变软,井杆松动,才可以压水做饭,烧水洗脸,开始新的一天。我父亲曾想到了一招,就是在头天晚上将龙头下掉提出来放在家中,再用破旧的棉衣裹住那井膛,第二天早上再装上,也是奏效的。但终是比那热水滋润繁琐许多,没能得以持久。
自从有了压水井,那“吱呀、吱呀”的压水声竟成了欢快的乐音。压水,也成了我最乐意做的一件事,放学回来,只要见水缸浅了,便提个水桶去压水,水缸总被灌得满满的。
渴了,直接来到井台边,一边按压把手,一边用水瓢接水喝,有时也用另一口手接来喝,那水总是甜丝丝的。即便是冬天,也如此。
随着父亲的离世,我们住到了镇上,老家的井渐渐成了一种记忆。
作者简介施训洋
庐江县庐城镇罗埠学校教师,爱好散文、小说,在文学道路上默默前行,从不选择放弃。有多篇散文发表于《皖人春秋》《新锐散文》微刊。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2017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需授权,有关配图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公众号联系
倡导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中国
不厚名家 不薄新人
投稿邮箱
tbyd2016@163.com
作品80%赞赏付给作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