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还要讲究仪式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对中国人来说,最有仪式感的集体时刻,就是春节了。每年春节前夕,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集体大迁徙,从北上广回到小城市,和家人团聚,一起过年。但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嫌弃年味儿越来越淡,春节越过越没意思了:“没有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了,现在物资那么丰富,平时想吃啥都能买到。”“在大城市独来独往惯了,一回到家乡发现是个阿姨就会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好难啊。”“过年很没意思,春晚不好看,东西不好吃。”时间慢慢的走,从前很有仪式感的春节,现在逐渐丧失了那种节日气氛。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当你感受到一切越来越没有“年味儿”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些改变。比如写春联、剪窗花、守夜、拜年等等,参与这些活动,就能增加春节的仪式感。年夜饭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首先提出了“仪式感”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总是存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需要一个仪式来纪念、明确方向。而“春节”作为一个大型集体仪式,就是为了帮助我们从旧的一年,过渡到新的一年。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仪式,而年夜饭则是整个仪式的灵魂。在小的时候,除夕的前几天,家里人就会赶集去购买所有年夜饭食材。家家户户的自行车后座,都装满了食材,人人都喜笑颜开期待着年夜饭。孩子们看着大人把各色糖果装到果盘里,对着各种零食流口水,但都绝不偷吃,人人都知道要等到那个鞭炮齐鸣的庄重时刻,一切才显得特别有意义。家里掌勺的女性长辈们在年夜饭当天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忙前忙后,跑前跑后,让人觉得很紧张,也特别期待。到傍晚时分,饭菜陆陆续续上桌,孩子们围在桌边嬉笑打闹,长辈们在门外铺开鞭炮,准备点燃炮仗开饭。除夕的年夜饭,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人有多忙,即使千里之外无法到场,家人都会给你备上一副碗筷,寓意“团年”。从前的年夜饭,都是大鱼大肉,一年的肉食都上桌了。到了如今,年轻人觉得腻味了,但不变的还是长辈们心里那份疼爱晚辈们的心情。年轻人都说年味越来越淡,并不是因为物质丰富带来的味觉麻木,而是湮没在物欲之中愈来愈贫乏的精神追求吧。拜年春节有很多繁琐的规矩,比如大年初一不能扫地,要穿新衣服,要去烧香等等。但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拜年了。大年初二一大早,大家都穿戴整齐,开始出发拜年。你一定听妈妈说过:“拜年先去外婆家,她是妈妈的妈妈,对妈妈来说非常重要。”而拜年一定会领到红包,情谊大的发得多,情谊小的也有零花钱。孩子们拿着红包乐颠颠,大人你来我往,用红包互相回馈、感恩。中国人表达爱和感激的迂回和委婉,都在这些你来我往中间了。春节最能联络感情的,就是拜年了。如今我们都活在网上,用冰冷的数字算法互相交流,但却看不到人的表情,也摸不到人的温度。而春节的拜年,正是拉近了人的距离,让人可以见面,增进感情。穿新衣服,带着一颗友好祝愿的心,接过长辈的红包,就是春节里值得翘首以盼的时刻了。仪式,是会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是我们对乏味生活的复仇。仪式感可以帮我们对抗“死亡焦虑”,可以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日常里得到一丝甜。就像赫本的电影里,霍利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细嚼慢咽吃完早餐。即便一切都不值一提,但我们给自己和生命留下来的不一样的时刻,会变成我们日后逃脱的绳索。那顿隆重庄严、别具一格的早餐,会让我们感到惊喜、得到意义。BBC有个纪录片《中国新年》,里面有个定居英国的妈妈,每年都会带着一家人回北京过年。她总是会让孩子们画一幅全家福,然后邮寄到中国父母家,父母每次看着全家福都热泪盈眶。这个习惯,就是他们之间的仪式感。这个小小的仪式,让他们变得不同了。一点点的用心,就有很多爱和感动在里面。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短短几十年,我们已经有太多的变化。关于春节很多的美好仪式,我们都简化淡忘了。人人都知道年味儿淡了,但我们不该只是抱怨。如果我们的后代,再没有春节可以过,那就真的太遗憾了。别把春节弄丢了,不要让这么一个美好的节日,变成一个无聊的长假。努力传承,点个在看。*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