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父辈眼中,军装是最美的制服诱惑?

冯小刚新片《芳华》公布了定妆照,看到黄轩的扮相一时有点怔住了。
其实他可以演一个人,如果还有机会拍《九一三事件》的话。他居然有一点形似林立果。
黄轩当然比林立果好看,但同样微微耷拉的眉眼,单眼皮,中等偏瘦的身材,还有只属于那个年代的气质,在当下的小生里只有他最像。
这部电影的海报也有点意思。
左脚解放鞋,右脚芭蕾鞋,枪炮与玫瑰,血色与浪漫,革命年代热烈张扬又含蓄隐忍的SEX符号。开机仪式上新选的女演员们跳了一支舞,打扮得不能再朴素了,但又不能再性感了。
应该是围观媒体拍的,相素略有点渣。她们踮脚相拥,翘首企盼的动作来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通常久在深山遇亲人,朱毛会师在井岗,都要来上这么一段。
当然最性感的还是大刀舞。
《芳华》的姑娘们也有类似的舞蹈动作,只是大刀换成了步枪。
冯小刚是美工出身,他对美的品位确实超过目前绝大多数的美术指导,那些红配绿,红配紫,红配蓝。。。色彩用到撑,用到吐。
同样是红配蓝,冯小刚是这么用的。
看到墙上斑驳的光影想起刘震云说过的一段话:上世纪70年代,最漂亮的女孩子都在部队。他甚至难忘太阳光射下来时,能看到她们胳膊上的绒毛,是那么的纤细和温柔。而她们说的话,在刘震云听来像是来自天堂的声音。
冯小刚很懂他的点,那种美对少年时的他们的暴击,就是阳光打在光洁皮肤上那细细的绒毛。
这是开机时一个女演员的独舞,我也不知道是谁,都是新人。
军绿色的墙,正红旗,平脚短裤、及膝袜和结实的大腿,这些看似中性化的装扮套在年轻鲜活的肉体上有说不出的诱惑。
除了黄轩都没有名气,女主角叫苗苗,搜了一下连资料也没有,就是黄轩旁边梳两条辫子的姑娘。
选拔条件是没整过容,会跳舞,没选自带流量和撕逼话题的明星,热度可能不会很高,但想看半裸的黄轩挥汗如雨地跳舞,估计只能在《芳华》里实现了。
北舞毕业的黄轩在开机仪式上说他已经开始训练,不知道他的软开度还在吗?
怎么定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流行的审美标准呢?就是米兰,一团光晕中走出来的少女,上衣扎在裙子里,惟一的首饰是猴皮筋,健美、昂扬、自信以及扑面而来的热气。
之前我说过景甜有种文工团员感觉,但她有的只是瞪眼的那部分,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景甜走错了路,不然她或许能红的
景甜饱和到胀满的五官分布有革命感,但她缺少性感的那一面,因为她太瘦了,合格的文工团员是要有肉的。
把其称之为大院式审美或者红色审美有点狭隘,或许应该叫作亮剑式审美。解放后,中国人进入有史以来最激情燃烧的年代,浩然写过一本书叫《金光大道》,人们看待一切的目光都蒙上了一层金光,美也一样,乐观激越,随时要亮出你的剑。
所有中国人当时都处于青春期,充满自信,所以最美丽的女性一定是健康明亮,而不是纤弱妖艳。下面这个动图是左小青,她上台阶时一颤一颤的大屁股,在今天的电影里不可想象——腰也太粗了吧,她只是个16岁的少女,却有着成熟女人的体态。
她踮着八字脚走路,像芭蕾舞剧里的女演员一样,这样显得胸脯更高,脊背更直。
她们的脸也应该像圆月一样饱满,《动物凶猛》中的于北蓓因为有一张符合如今审美的狐狸脸,就只能算作二流美女。美女的姿态要劲劲儿的,崇拜强者,轻视弱者。
那时最美丽最高贵的服装是军装,所以街上流行抢军帽。服装不仅仅标识了阶级,穿上军装后整个人都显得异常庄严,军装的黄轩坐在便装的冯小刚身边,气质都发生了变化。
即使娇媚如许晴,换上军装也焕发出英气。
冯小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里回忆过他和女文艺兵共舞,她们刚洗完澡,头发湿漉漉披在肩上,穿着“空膛”军装(里面没穿白衬衣),红色肩章衬得脸蛋愈发红扑扑。
这些昂首挺胸的女文艺兵应该是当时所有人眼中最优秀的女性。林立果“选妃”选中的张宁,以前我总是纳闷,为什么把她的美貌形容得倾国倾城?
是英气的漂亮,但似乎也没那么夸张。现在想想,是军装和文艺兵身份给她的加持。如果换上群众的服装,会逊色不少。
女兵自己改良后的军装显得腰更加细,红色的领章衬得脸蛋更加白里透红。军帽完美适用于各种小方脸,小圆脸,鹅蛋脸,除了蛇精脸。孙俪的小方脸戴上军帽后,使她的美貌、纯情大大提升。
邓超穿上军装后也特别苏,超过他演任何霸道总裁。
军装是制服诱惑,但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美丽,它更代表着身份的认同。冯小刚曾经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京剧团的一名美术设计,平民子弟出身的他,能获得这个岗位,那种欣喜若狂比今天的学生考上清华还要得意。
在转业后的很长时间里,他还依旧和几个退伍战友穿着军装在街上闲逛,接受人民艳羡目光的检阅。
正式转业到地方的前一晚,他穿着军装照镜子,抽了一夜的烟,舍不得脱下那身衣服。第二天把领章和五角星摘下,交给母亲珍重保存。
隔了18年,他看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摘掉帽徽的那一刻,还哭了。
他们脱下的不只是军装,也脱下了社会地位、荣誉感、组织的认同,还脱下了整个青春。这身军装和那段时光对他们的影响甚至超过他们功成名就的中年时代,王朔最优秀的小说大多和部队生活有关,叶京的所有电影都沉浸在过去不能自拔。
叶京去年一直没能公映的电影《记得少年那首歌》,也是冯小刚、王朔陪他一起和客户喝酒找投资,他们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战友式关系的延续。只有战友,才能无论怎么翻脸总会痛哭和好,因为他们拥有的共同回忆是外人加入不进去的。
他找了四川的一个废弃工厂,复原了1969年的三线小城。冯小刚这次在海口用3500万复原了一个部队文工团。
他们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重温一遍青春,才能放下,前行。只有张艺谋不需要,可能因为他的青春不是亮色的。
表面上冯小刚是抽离得比较彻底的一个人,他的电影里鲜有他自己经历的存在。从《甲方乙方》开始,他拍得大多是都市题材。《集结号》里有军队,但那并不是他的经历。
他没有像叶京那样拽住回忆不撒手,可年纪越大,回忆越会沉渣泛起。
在十三年前的自传里,他就发誓一定要拍一部以文工团为背景的电影。他的规律是给华谊拍个还债的电影,以此为交换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片子,由此可见《芳华》和《一声叹息》一样,是他自己很珍视的。
对于没有这些记忆的年轻人,那个年代缺乏理性,但真变成了文艺作品,那种狂热又很容易感染人,它迥异于中国前五千年的文明,自成一派,是建国后我们极少的做到了文化输出的东西。
冯小刚1978年参军,恰好是特殊时期结束,改革开放开始的交接期,那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除旧迎新,百废待兴。
编剧严歌苓1970年进入成都军区跳红色芭蕾,是标准的文工团员,前些年在一个饭局上碰到过她,坐得非常直,一看就是舞蹈演员出身。那段日子也是她最重要的文学养料,《床畔〉、《雌性草地》、《无出路的咖啡馆》、《一个女兵的悄悄话》、《一个女人的史诗》。。。。都是部队生活留在她身上的痕迹。
开始我以为《芳华》有原著小说,想找来看,后来发现是一个全新的剧本,应该是融合了她和冯小刚对部队的感受,融合了成都军区歌舞团和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新故事。
过去亮剑式审美的作品多集中在1976年之前,那些看似光明的滤镜下面暗藏着痛苦、残忍与悲怆,《芳华》是另外一段真正光明的记忆。
冯小刚说自己是一个古典浪漫主义者,他会随着交响乐,握着一支圆珠笔当作指挥棒,脸上作出如泣如诉的表情,这表情被王朔发现后,还用在了《我是你爸爸》的小说里。
他不喜欢剑拔弩张式的美,《芳华》呈现的美应该更柔和、更女性化吧!不过想要看到还要等十个月,今年国庆才会正式上映。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