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体制内的人,都不大爱发朋友圈(体制内为什么不敢发朋友圈)

网友提问:

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体制内地位高的人很少发朋友圈,这是为什么?

优质回答:

1.体制内氛围

在体制内工作,气氛与外部非常不同。 体制内强调纪律、服从和规则,最忌讳的标新立异,张扬个性。 在体制内太高调,很可能会引起同事的反感。 久而久之,大家都变得内敛沉稳,逐渐适应了气氛。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喜欢分享这些东西,他们也经常屏蔽领导或同事。 在如此大的环境中,个人很难独自站立。

2. 说多了会吃亏,避免误会

体制内人员地位比较特殊,特别是一些重要机构和单位的公务员,需要对自己的个人言行负责。 这就是所谓的“言多必失”。 你会发现体制内里的人几乎对朋友圈的其他事情发表意见。

3.维护体制内的人物形象

一个职业通常都有自己的个人形象,体制内员工的个人形象是端庄、沉稳、低调、内敛。朋友圈里可能有成百上千的人,包括家人、朋友、领导、同事、陌生人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你的身份,并对你形成了“固有印象”。 随意分享生活内容如见解看法,打破职业个性,反差太大,甚至会直接影响工作。 保险起见,不发朋友圈。

其他网友回答

1、听说过小心使得万年船这句古话吗?能爬到高处的人,他的位置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稍不留神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电视剧《突围》中,办公室主任发一个朋友圈,就被齐本安的对手抓住把柄告到集团纪委。现实生活中官场也是如此,那些高官一般都谏言慎行,更何况是网络上发东西。

我们市里好几个局长,平时走路散步几乎都是他自己一个人,他的夫人也是如此。一般不与别人一起。有事找你他只说事,其它的几乎不多一个字。

因为之前一个熟人,我们认识多年。她老公是大领导,之前我生病她到我家看过我,后来她生病手术,我去她家看她,也就是东拉西扯地尬聊几句。平时有事说事,路上经常碰上她一个人散步,打一个招呼就走。

2、平时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鼓捣这些。坐上高位,平时要管的人就多,需要协调的关系也不少,人事安排、工作安排,这些都是些伤脑壳的事,再有就是身处高位,求他们办事的人也不少,今天甲请他们这个山庄游,明天乙邀他们那个老乡家聚……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弄。

其他网友回答

微信朋友圈就根本不是体制内人玩的,尤其是体制内位高权重,地位显赫的人。一是慑于原则不敢发。大凡位高权重的人,都掌握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问题,有个大惊窃喜,或者是悲伤抑郁的事情越是遮遮掩掩,哪里还敢张扬,省的被上面看作政治不成熟,影响仕途。二是马屁精成群不敢发。马屁精大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本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事让这帮马屁精一拍,或者就成了一件事。有个朋友当某县的县委书记,一次在一个私密场所,戴了一款名表,有个眼尖的发现就问了,书记也随之开玩笑的晃了晃,没有作过多的解释。可以谁知过了几天上级纪委就来调查了。其实这款表就是女儿送给父亲过生日的礼物。这还不是发朋友圈,要是发了朋友圈还不知道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三是维护自身形象不能发。微信朋友圈其实就是把个人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别人看的玩意。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整天发一下鸡毛蒜皮的事,其实凡有损自身形象,有些人嘴里不说,手里点赞,心里早已经烦透了,把人家看扁了,这样的领导迟早也会被抛弃。因为,小家子气太重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不允许。

其他网友回答

言多必失,行多必乱!

体制内的官员,地位越高,越知道爱惜自己的羽毛,越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让自己的羽毛不被伤着。来之不易的官位,那是付出多少不被人知的血与泪,忍辱负重才得到的。在当下新媒体日益发达的时代,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稍有不慎都可能给自己惹下麻烦和祸端,以至断了自己的仕途之路,甚至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翻车的官员不在少处。朋友圈里的并不都是朋友,酒席宴上推杯换盏的并不都是知己。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比之发发朋友圈的无聊,官职越高,越能理的清,容易惹火上身的事,少做或不做是最好。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