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慢慢地流——细读吴可彦的诗歌《血河》

按语《细读》杂志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公众号以《细读》杂志为基本平台,致力于推介各类“细读”文章,开辟一片以文会友的小园地。
本期为文心细品专栏,推送陈卫教授的《河慢慢地流—-细读吴可彦的诗歌<血河>》
本文发表于《细读》二零一五年春之卷。感谢陈卫老师授权发表。

河慢慢地流
–细读吴可彦的诗歌《血河》

第一次听到吴可彦的诗《血河》是在2014年的端午,漳浦的一次朗诵会上,由他的父亲朗诵。这是一首充满了繁杂颜色的诗,诗中的“血河”意象奇特,有着“明亮的红”,“小时候红领巾”的红——这种与众不同的类比与联想令听众耳目一新。虽然诗歌语言朴素,但哀伤的情绪不由自主地萦绕上来,甚至使人悲痛与绝望。
朗诵会后,我与作者的父亲吴佐进行了简短的聊天,才得知,这位没有到场的作者吴可彦生于1990年,初中时因视力下降,逐渐失明,高中入读泉州盲人学校,今年是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视障针灸推拿专业的毕业生。
双目失明,发生在生长最旺盛的中学时代。从此诗中可以看到,可彦热爱彩色:如第一节中出现的颜色有“明亮的红”,这种“红”像“小时侯的红领巾”;第二节出现的颜色,有“白发人”“黄发人”“黑发人”“红发人”——头发的颜色,指代人的各种生命状态;第三节写河流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再把云比喻成载着愿望的“粉红色”小船。若依从色彩学知识,诗中颜色值得分析,它成为了诗歌情绪暗示的主要手段。红色是血的颜色,也可视作为生命力的颜色,而诗歌中继而将之联想为“红领巾”,这里是否进行了时空的推演,作者想起了眼睛明亮的小学时代?
为突出颜色,用衬托或对比手段,作者在句式上有所设计。第一节,在两个否定句“不是长江的清澈/不是黄河的浑浊”后,推出“红”色,起到相互映衬之用。长江、黄河不仅代表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标志,而且诗句还写到它们两种不同的水质状态。我们知道,常态的河水有绿,有黄,有清,有浑浊,但没有红,对“红”的特别突出,显然来自作者对颜色的感受,属于纯粹的个人性色系书写。把河流写成“红”色,就意味着,他试图借红色,展现他的个人世界里,有一条与大自然河流类似的一条河,或曰个体生命中,通过血管而奔流的河,它是人类生命存活的象征,奔腾的血给人带来刺激、热烈与活力。
集中了所有人的血之河,在第二节里又演化成社会生命之河。黄、白、黑、红四种色彩中,前三种仍然是正常态的头发颜色,分别代表中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或不同种族的头发色彩。按照常识,白人多黄发,黄种人与黑人多黑发,老年人白发。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种族、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发色,若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它会刺眼且缭乱。而红色,不属于具有生理或种族属性的头发颜色。但作者再一次强调“红”,是活跃的生命力,显然非同寻常。
第三节的颜色,采用了对比,“白云”与“粉红色的小船”虽为镜像式载体,但此节的画面是童话式,唯美的,语言感伤,情绪若有所失:
河慢慢地流
倒映天上的白云
云在河里是一只只粉红色的小船
它们载着人间的愿望
然后渐行渐远
最后沉没
在后面的几节诗里,我们还会读到“苍白”“黑色”“血”的色彩。诗歌读完后,读者们终于明白,色彩是作者的写作之痛。
确实,当你想到一位少年,他正张开好奇之眼观察世界,世界却无情地给他一扇重重的门,一所铁石般黑暗与坚固的屋,让他一人在里面承受永世的黑。他的感受会是什么?对一位失明者来说,世间所有的形象,所有的颜色都将通过记忆复活,从有至无,然后从无至有;复活后它们又将从有到无,变成虚无的影子,无法看见,更无法触及。因而,在此诗中,我们除了看到作者对颜色与生命的热切向往,也听出他发出了气若游丝的感叹。
由于此诗建立在感受的描写之上,除了表现具有象征意味的颜色感受,还传达出个体生命节奏的感受。
每节的首句采用反复的方式——“河慢慢流”——诗歌的主题句。青春年少的作者为何不说河快快流,急急流呢?如果进行这种替换,我们就会明显感觉到生命在急促或莽撞中快乐成长,活力四射,伴有狂喜。而这种情绪正是作者的缺失,有意控制的。“慢慢”,此词揭示了他的生命流程处在延缓状态中。
我们注意到,当一位长者对自己一生进行回顾,往往童年时期的生活会浓墨重彩,因为那里包含着一个人首次对世界的认识。他会珍视每一种新鲜感觉,由此感觉童年丰富多彩,时间流走从容。他以后的每次回忆都会在那个地方那个时间定格。因而,这段过去的时间相对会显得漫长。一旦投入繁忙而紧张的工作,因为事业、家庭,处处都需要自己承担,所以,过来人往往突觉时间似飞鸟,稍纵即逝。当一个人想把喜爱的生活留住,他会渴望时间慢慢地流;还有在经受病痛或疾病折磨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或性别,他大都会觉得这种残缺的生活,度日如年。因而,对于作者来说,他选用这一开头语,并在每节的首句使用,促成这位眼疾患者没有同龄者的欣喜或骄傲,而是更愿意去体验时间与生命中那份“慢慢”带来的真切感受。
诗歌中,肯定与否定,是与不是,有与无,形成诗歌组织意象关系的一个方程式,它拓展了诗歌表现的时空。在第一、二、三节,作者所使用的文字里,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二分之一的景象,都是常人所见,而常人没有见到的,全为红色意象——明亮的红的河流,红头发的人,粉红色的小船等。在突出暖色调的个人感觉之后,他把笔荡开,如第二节在描写多种颜色之外,突然来了一句“也许根本不是人的”,把诗歌由人世空间拉向非人空间,或许是哲理空间,引导读者对生命历程重新想象;第三、四节诗歌发生视觉与情绪的转化。
首先为视觉色彩的变化,接着用视觉感受的冷色调体现个人化情绪,展现特殊感觉。这使诗歌不仅在色彩方面有较为突出的展现,形成暖冷色调的对比;在节奏上,诗歌语词间形成的快慢交替也相辅相成,拓深了多层的审美感受。
比如第四节,就在这一次次重复的缓慢的节奏中,读者能够体会出诗歌所要表明的生命延宕,拖拉与幽缓,宛若秋天旷野风起时的萧瑟与苍凉。诗歌色彩由繁多转为单一,由浓颜褪色,诗句中只有了“苍白”的“寒光”,那时的太阳,它并不具有常人所理解的温暖。在抒情主人公那里,却是一个“大大的冰块”,“苍白得像女鬼的脸”。对唯物主义者来说,女鬼也是虚无的。这两个来自主观世界的意象,不仅再一次凸显个人特别的感受,还表现了触觉、视觉和联觉互为作用美学效果,使个人情绪与心灵场景得以放大,这时,文字所勾勒出的阴郁情调与诡异场面,就像子夜的坟场,风中飘荡着神秘的死亡气息。
暖与冷,美与丑,生与死的描写与场景的交替转换,使诗歌在整体情绪上映射出一位似乎在纠结而孤独地玩着翻牌游戏的调皮孩子形象,但更像是在严肃思考人生问题,却陷于沼泽的少年人形象。
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捕捉到,经过主题句的多次反复,在第四节之后,诗歌出现了浓郁的忧伤,而且,诗歌仿佛也在随着河流朝前涌,逐渐体现空间的延伸感,从而走向深广:
河慢慢地流
河对岸有两棵树——
一棵枯萎
另一棵也枯萎
一棵叫爱
一棵叫恨
书写世间人类的存在情形、死亡的暗影、天空的白云,诗歌完成了由地面到上界的空间转变。诗歌写到了对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彼岸。如果说此岸代表现实世界,那么彼岸象征理想世界;如果此岸代表实在世界,那么彼岸或许代表虚无世界。第五节中,作者还特别塑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将个人性感受进而强化:那里种了两棵树。对于这两棵树的描写,作者旨在揭示生命状态。这次,作者不用红色或其它的颜色来暗示,而是用颜色淡褪的“枯萎”,即缺少生命活力的词来暗示,引出两个伦理观念“爱”与“恨”。从写作策略看,诗歌已经从原先的抒情轨道上发生了短暂的偏离,正在进行主智的处理。
作者采用了拟物的方式,探讨生命当中的爱与恨,存在人们的另一个观念世界中。可是,在这个社会里,它们面临枯萎,走向死亡,它们不再是具有生命的树。诗句中似乎还有一种谴责,也许作者想说:这是一个没有爱也没有恨的世界。
宛若秋后旷野的苍凉,顺着笔下的河流淌,也顺着作者的思路,由此岸抵达彼岸。我们还会发现这条反复被书写的河,并非自然界中的河,它是人生之河——这个由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组成的社会,也由各种颜色的社会人员组成,他们能互相看见,而“我”的眼睛冒血,“眼睛已经流不出眼泪”。为何流不出眼泪?是对生命中的“爱”已经绝望,还是“恨”吸干了眼泪?似乎不那么简单。诗歌中用了“惶恐的脸”,这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插入的一个紧张的意象。存在于世的人,有多种感受——喜怒哀乐爱恶欲等,诗歌写的却是“惶恐”。惶恐的原因可认为是来自对自身存在不可把握的恐慌,外在力量压倒或超越了个人的力量。那么,外在力量又是什么?它可以是生存的威胁:暴力与专制,自然灾害,或者死亡——诗歌由此展示了人的复杂性与个人的极度渺小。因而,这条河被作者象征化——“被扭曲和扭曲人的河流”,进而揭示出他对世界的绝望。
患有疾病的写作者,我们所知并不少。西方的勃朗宁夫人、海伦、博尔赫斯、特朗姆斯特罗姆等,他们有身体的残缺;在中国,喜爱翻译与写作的张海迪就是八十年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励志典型;还有,在盛年,因高位截瘫而改专门写作的史铁生,一直到生命最后,为尿毒症所困扰,他都没有停止过思考,从未中断写作,在伤痛期间出版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名作与文集。在面临无望的救治时,他选择了坚强,用轮回的观念鼓励自己。如今正漂在京城音乐界,声名渐响的盲人歌手周云蓬等,除了在全国唱响独特的摇滚,还出版了个人诗集。我们如果留心观察,会看到,这些文人与音乐人,多是待到中年之后,才更为自觉地加入到歌唱生命的队伍中,表现出执著乐观、尊重生命的严肃态度。
(史铁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改换弱者惯有的抱怨,旷达地写到:“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周云蓬在《不会说话的爱情》歌曲里,把爱情的场面变成了美好的回忆画面与动听的音乐:“我们烧自己的房子和身体生起火来/解开你的红肚带/撒一床雪花白/普天下所有的水都在你的眼里荡开”。
(周云蓬,盲人歌手)
瘫痪或眼疾,并不可阻挡作家或音乐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更为独特的描绘。与他们相比,学生吴可彦却流露出年轻人的悲观。在第四节诗里,诗歌的整体格调基本呈现,传出大提琴般的忧郁与哀怨。河慢慢流,这条河,还是时间之河,生命之河,它挟裹着人们往前走,而前面是黑暗,是虚无。
若以激进分子的心态再来解读此诗,一定会有人挺身而出,大声批评年轻人的思想境界如此低迷,不该有这类悲观。朝气蓬勃、八九点钟的太阳等,的确都是赠送给年轻人的好词。然而我们也不免会想:在一个失去光明,远离众人的世界里,他还能拥有什么
可彦自始至终节制诗情,节制可能造成失控的复杂情绪,就像一个忍住悲伤而举止端庄的孩子。作为读者的我完全可以理解,我甚至从中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或者就是现在——哀伤时,它就像一朵盛开的紫色睡莲,悲观感也会汹涌如河流。因而,作为本诗的读者,或许更需要把温暖回送作者,坦然接受他如诉如泣的书写:
河慢慢地流
我依旧站在河岸
大冰块施舍我一个黑色的影子
影子,就是这个影子
他是我唯一的同伴
他如同被雷电击中的大树
他如同长不高的灌木
他说他没有自由
我说我也没有
我更愿意把此节文字看成是一幅具有个人想象力的造型特别的油画。“我”依然站在河岸——此生之岸,眺望之所并非远方,而是回顾身后——查阅生活有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此刻作者他知道,读者我也知道,在给人类带来充沛能量与生机的太阳面前,自己仅是“大冰块施舍我一个黑色的影子”,这个貌似虚无的影子比大地还要沉重!
黑色,常与“光明”形成辩证词组。如果光明象征未来的新生,黑暗便象征故去的死亡;光明象征希望的话,黑暗就象征绝望。在年轻的写作者那里,黑暗便是死亡留下的辙迹——“他是我唯一的同伴”。诗歌还连用了两个具体的比喻,将主题深化与人化,“他如同被雷电击中的大树/他如同长不高的灌木”。作者虽然写了两种不同的植物:大树成材,被雷击后,它失去了生命力;灌木永远长不高,停留在生命的某一阶段,这是一种不死不活或相当于死亡的停滞状态。“他说他没有自由/我说我也没有”,诗歌至此,从一路的虚空想象落实到人间,回到现实,回到“我”的本体上,传达出异常绝望的人生虚幻感。
自由,不仅是人类的向往,也是所有生命体——植物与动物的向往。植物向往的自由是朝着太阳的生长,动物的生长是挣脱束缚的生长。因而,我们会同情扭曲的病梅,悲叹动物园用目光踩着虚步的豹——没有自由的生命,对于个体存在着的人,就意味着生命结束,终而死亡。由此,诗歌完成了对人存在过程的完整描写:个体的各种形态存在,彼岸理想的渴求,现实的惶惑,对失去自由的哀叹,对死亡威胁的无奈面对。
如此孤寂的人生感悟,使诗歌的最后一节疏于做特别的主题升华,也没有丝毫态度上的放松与乐观,绝望仍在,便是那种理想主义者拥有的黑色绝望。诗歌虽然用了具有朴素感的乡村意象,“老风车”——它象征由古至今的时间循环。大风车只要有自然的风,就不停地转动,或者说它又象征着某种惯性的存在,还有其他。当堂吉诃德手执长矛,去与风车搏斗时,人们多嘲笑他为可笑而虚幻的理想主义而斗。但是,此诗中,作者将这个典故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写,风车并不代表永恒的生命,因而我们看到的场景是:具有理想主义的堂吉诃德对抗不了带有惯性的力量——风车,它也像那无法把控的命运,乃至死亡。诗歌主题虽然没有进行人生态度上的积极升华,可是在幽微的通道里,进行了再一次的理性掘进,它指向生存、抗争与死亡。
无论是舍光明而为黑暗所困,还是向死而生,这些命运的安排,总是令人倍感悲伤。诗是美的,生活该怎么办?我们需要祝福年轻的作者,在即将走向社会的时候,靠自己更丰富的感觉走出黑暗带来的忧郁或悲伤,还原并描绘多样的世界,让坚实的脚步,有力地踩在大地上。

2014年6月21日于福州
附录:
吴可彦 《血河》
河慢慢地流
不是长江的清澈
不是黄河的浑浊
只是一种明亮的红——
也许,
就有点像小时侯的红领巾
河慢慢地流
汇集所有村庄的血
有白发人的
有黄发人的
有黑发人的
有红发人的
也许根本不是人的
河慢慢地流
倒映天上的白云
云在河里是一只只粉红色的小船
它们载着人间的愿望
然后渐行渐远
最后沉没
河慢慢地流
就在这亘古不变的冬天
太阳是一个大大的冰块
放射着苍白的寒光
苍白
苍白得像女鬼的脸
河慢慢地流
河对岸有两棵树——
一棵枯萎
另一棵也枯萎
一棵叫爱
一棵叫恨
河慢慢地流
我站在河岸
河里有我的身体
还有一双冒血的眼睛
眼睛已经流不出泪水
它看到我惶恐的脸
以及这条被扭曲和扭曲人的河流
河慢慢地流
我依旧站在河岸
大冰块施舍我一个黑色的影子
影子,就是这个影子
他是我唯一的同伴
他如同被雷电击中的大树
他如同长不高的灌木
他说他没有自由
我说我也没有
河慢慢地流
人慢慢地死去
河慢慢地流
慢得象夏雨来临前的老风车——
老风车,
老风车打败了那个热爱生命的
唐吉诃德
《细读》约稿启事
1、来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邮箱,并附作者简介,注明工作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2、稿件要求原创,请勿一稿两投。一经发表,即付薄酬。
3、若文章配有图片,须保证所用图片不会引起版权纠纷。
4、文章注释请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
5、来稿请投:fujianshidaxidu@163.com
主编:涂秀虹 陈 芳
策划:郑家建 葛桂录 余岱宗
郭洪雷 陈 芳 涂秀虹
本期编辑:周雨绮 黄育聪
图片来源:网络
长按 关注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