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法叫做“一语立骨”吗?——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陈晓东讲座实录

你知道有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法叫做“一语立骨”吗?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陈晓东讲座实录
◆◆◆ ◆◆
王君老师说我表达的欲望特别强,确实,我上课爱拖堂,讲座也爱拖堂,今天我的奋斗目标就是准点下课,不拖堂!
语文湿地创始人尹东在语文湿地第四届年会——浙江温岭年会开幕式上,有这样一段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凿是一种我要死磕的坚持,一种以终为始的行动,是海波式的阅读,是王君式的写作,是一字立骨的探索,是李刚式的小生活。“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段话我特意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每当我要想偷懒时,这段话就会给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今天我讲座的话题是“谈一语立骨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从2016年我开始思考“一字立骨”,2017年在北京名师大讲堂执教《故乡》一课时正式提出“一字立骨”,到2018年听取赵谦翔老师和王君老师的建议,改为“一语立骨”。为了表明研究的决心,我索性把自己的微信名也改为了“一语立骨陈晓东”。
接下来,我就把自己三年来一点浅浅的思考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什么是一语立骨法?
◆◆◆ ◆◆
二、我们为什么要一语立骨?
1.现代生活的趋势
◆◆◆ ◆◆
2.语文教学的需要
◆◆◆ ◆◆
3.现代生活的挑战
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诱惑,“乱花渐欲迷人眼”,很难做到心系一处,一语立骨,在生活中就是聚焦,聚焦一点,心无旁骛。
而我一直思考的”一语立骨“这种文本解读法、语文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高效、实用、易操作,能够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三、一语立骨法究竟有几种类型?
(一)标点立骨(就是用一个标点激发学生思考进而撬动全篇的立骨方法)
我们先看一个我执教的课例——《闻一多的说和做》,这篇文章结尾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如何结合最后一句用标点立骨呢?你如何撑起整篇文章?
我们通常会想到这两句之间的句号。句号停顿的时间长,我们很自然地就可以把闻一多的说和做分成了两大板块,追问哪里体现出他是口的巨人,哪里看出他是行的高标,就可以咬文嚼字进入赏析、理解、朗读环节。
但是思考到这里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生质疑这两句之间的句号,这个句号在这里真的是最合适的吗?有没有一种标点符号比这两句之间的句号更合适呢?
有!那就是分号。引导学生思考原因。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如果改用分号,这两句正体现了闻一多精神的一体两翼,而且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浑然一体。他的“说”正是他另一种形式的“做”,他的做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通过一个标符号就可以撬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思考了。
(详见公众号第178季《说做本一体,精神筑丰碑》)
(二)“一字立骨”,就是用一个“字”来引领全篇,撑起整堂课的方法。
我们再看第二个课例《故乡》,这是我在北京名师大讲堂上执教的一个课例。这篇文章如果让你找一个字来撬动全篇,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我经过反复的思考,突然想到了一个字——“横”,具体思路从感觉“横”发音时候在口腔内的阻塞,到回故乡时候,“我”看到的荒村之“横”,再到我和闰土之间横着的厚障壁,最后到结尾的“横”下一条心,决心走出一条路。
◆◆◆ ◆◆
关于用“横“字如何为《故乡》立骨的经过我写成了几千字的文章,甚至还引发了肖培东老师的兴趣,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特别荣幸!我把我的一些思考也与肖培东老师进行了交流。
(详见语文湿地第1200季【青春课堂】“一字立骨”备《故乡》)为文章找立骨之语这种方式非常锻炼思维,甚至你自己可以和自己进行辩论,特别好玩。我举一个课例《卖油翁》——
第一种解读:用一个字表达对“卖油翁”的赞赏!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几个人在群里交流,如何为《卖油翁》一字立骨,在王君的挚友“秀儿”的启发下,我用“徐”为这篇文章立骨。
第一步,解字。“徐”有慢的意思,这慢有一份从容,优雅,淡定。一下子我们就可以想到苏轼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第二步,析人。用对比法进行咬文嚼字,配以朗读,卖油翁动作“徐”——内心“徐”,陈康肃性子急、动作急。
第三步,思理。“徐”的背后是千锤百炼,是一种出神入化的能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底气。有了实力,我们也能在人生的路上“吟笑徐行”。就如我们大家的偶像王君老师,几乎每周都会在全国的大型公开课中出生入死,几十年如此,才有了课堂上的优雅大气从容,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种解读!看我如何进行自我批驳,就像《射雕英雄传》老顽童的一种武功,叫左右手互搏。
接下来,如果让我们站到陈康肃的一边,你会找出哪些理由?
大家可以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a陈康肃以此自矜,他有没有自矜的实力?
答: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b.陈康肃有善射之能,他向卖油翁炫耀了吗?
引导:尝设于家圃,什么是“家圃”?
自己的园地,自己的训练场,与你卖油翁何干?
c.我们看卖油翁都做了什么?他的行为对陈康肃是不是一种冒犯?
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结合关键语句解析,这样康肃情感倾向自明。
d.陈康肃应不应该发怒?
答:应该,发怒是在那种情况下的一种正常心理。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
e.卖油翁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是不是真的无懈可击呢?
引导:作为六艺之一的射箭与倒油这两种技艺真的可以同日而语吗?射箭仅仅手熟就可以吗?
答:技术含量明显不同,倒油人人都可以长期练习而达到一定水平,而射箭需要综合实力,需要一定的天赋,涉及到膂力、眼力、心态等诸多方面,绝不是长期练习就可以生巧。
f.康肃笑而遣之,这笑是心悦诚服的笑吗?
此处可补充陈康肃位高权重的例子,而且他断案特别严厉,甚至严苛,而此刻对卖油翁笑而遣之,这笑我觉得带着轻视,带着不跟他一般见识的心理,你说这个多事的卖油的老头,我今天不跟你计较,你自己却还感觉良好,真不知趣,赶紧走吧!
我们再思考开头陈康肃的话——汝亦知射乎?而安敢轻吾射?原来,自始至终,陈康肃的心理一直没变过。
怎么样?自己跟自己辩论很好玩吧?备课的时候自己跟自己的辩论,到了课堂之上,就成了激发学生思维的手段。
一字立骨,既可以解读文本,又可以引领教学,甚至还可以进行写作。
昨天党员民主生活会上,我们总结的发言稿就运用了一语立骨法,发言稿的题目为——《团结起来,让我们继续在“实”字上下足工夫》骨架如下——
首先,这个实是“实事求是”。
其次,这个实是“真抓实干”。
最后,这个实是“富有实效”。
开完党员民主生活会,我们又到饭店进行团建活动,结果你说巧不巧,我们订的饭店的名字叫——非常“食”在!
我用“一字立骨”的方法,解读文本的数量最多,我在文末会把目录给大家列出来。
(三)一词立骨,就是寻找到一个关键词,撑起全文。
我特别欣赏王君老师为《老王》找到的立骨之词——“活命”。先分析老王的“活命”,再分析杨绛的“活命”,就在这种“活命”的状态,就在那种自顾不暇的境况里,两家人彼此扶持,愈发突出了人格的高贵。
我记得当年看王君老师的课堂实录看到这一篇,直看得我热泪奔流。我模仿着王君老师用“活命”这个文本立骨,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课堂有了重量,也感动了我的学生。
再比如我的公众号的第1264季,我摘抄《语文教学通讯》上的文章《三进三出识老王》(作者郑湖滨),在讲到“一进一出”的时候,他提出的主问题是——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里?他主要总结为“三独”(独干、独身、独居)和“三破”(破车、破身、破屋),概括性极强!
(四)一句话立骨(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句子作为线索撑起整个课堂教学)
比如在语文湿地巡讲的过程中,2016年在山西晋城,我和王君老师、司艳平老师同课异构《变色龙》,就采用了一句话和标点混合起来立骨的方式。
我的教学角度从赫留金切入,设置了三个问题——
三句话,三个层次。
第一句话:“赫留金是受害者。”
学生根据书中的文字对这个结论一望而知,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并结合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句是:赫留金真的是受害者吗?
请同学再次深入阅读文本,寻找证据——
证据——
“他,长官,把他的雪茄烟戳到它脸上去,拿它开心。它呢,不肯做傻瓜,就咬了他一口。他是一个荒唐的家伙,长官。”赫留金挑逗狗在先,而狗咬人在后,所以我可以看出赫留金不是受害者。
证据二
“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
证据三
“那个手指头也像一面胜利的旗帜。”
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朗读解析,让理解走向深入。
第三句是赫留金是受害者!
引导——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地狗咬人!那赫留金为什么要这要做?
当时我用了这样一段过渡语言——
但是他——赫留金真的不是受害者吗?当我们把一个人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空间的时候,有时候我们的看问题的角度和判断的标准就会发生变化。正所谓站位决定眼光。一个人往往成为环境的人质。那们我们打开书,一起走进赫留金所处的生活环境。
联系背景: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再寻找密码——“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密码何在?
结合课下注释:醋栗,一种落叶小灌木的果实,可以吃。
在一个社会里,当巡警都为他的吃奔波乃至搜刮的时候,这个社会的普通百姓会怎么样?手工业者会怎么样?在这样一个经济萧条的社会中,人们的温饱都不能保证。
那赫留金的职业是什么?——首饰匠,他的生活会怎样?
补充当时社会背景——
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而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社会是沙皇统治最反动的时期,在亚历山大三十的统治之下,反动的高压政策使俄罗斯社会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下,整个社会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赫留金正生活在这样一个连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时代里,当一个人快要被饿死的时候,他最可能采用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先保证自己活命。在狗咬人事件中,赫留金看似是受害者,甚至是加害的一方。当我们把这个事件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来看时,你的观点有新的变化吗?
赫留金是受害者!
温饱之后才能谈得上享受,人们才会拥有奢侈品,赫留金的生意才会兴隆。在人们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境况里,赫留金靠什么生存?他故意挑逗小狗,让小狗咬伤自己,来取得赔偿金,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可能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他这么做,完全是被迫的!
在狗咬人的事件中作为加害者的赫留金,在整个社会里又成了一个受害者,他是那个社会的受害者!可怜,可悲,可恨,可叹!这个社会把一个做小生意的首饰匠异化为一个丧家之犬,自伤自残以此想获得人们的同情,获得一点可怜的赔偿;这个世界把警官异化为警犬,把巡警异化为哈巴狗,他们每个人都异化为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都是“变色龙”,都在扭曲自己的人性来适应这个社会,来求得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这哪里是人的世界?
(详见语文湿地第1186季【青春课堂】从小人物看大社会——《变色龙》教学实录)
(五)一种思想立骨
原来我尝试更多的是在单篇文本中寻找立骨之语,其实当我们把思维打开,也可以为两篇或者多篇文本立骨。当你为多篇文本一语立骨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在进行群文阅读。所以群文阅读的实质其实也是立骨!我们需要找到这一类文本的聚焦点!
比如在清澜山学校语文教师赛课活动中,全体老师都讲《春望》一课,如果是你,如何从群文的角度设计教学呢?
我选择了三首诗,那如何用三首诗来涵盖杜甫的一生呢?
在选择上,这三首诗需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首先是要能体现杜甫的家国情怀;其次是要能涵盖杜甫的一生,三首诗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还有这三首诗一定要有共同的抓手,并且一首诗必须是《春望》。
这难度就有点大了,我通读了杜甫的全集,最终我想到了从杜甫青年、中年、晚年各选择一首。这三首诗还需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安史之乱的《春望》应该是杜甫中年时候的代表作,我想到了杜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望岳》,都有一个“望”字贯穿,很好,但是《望岳》如何能体现家国情怀呢?如何引领呢?
我想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渴望登临什么样的人生绝顶呢?
杜甫的人生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不就是家国情怀吗?我豁然开朗!那杜甫晚年的什么作品也含有“望”,同时,也能反应家国情怀呢?
我想到了杜甫去世前一年所写的《登岳阳楼》,登高就是为了望远,这不就暗含了“望”么?那家国情怀有所体现吗?我们看杜甫望的是什么?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眼中所望,正是心中所念。他透过泪眼看到了边关战争不息,这不正是家国情怀的做好体现吗?
可是自己感觉家的分量还远远不够,只是在《春望》中“家书抵万金”中有所体现,所以我准备加入相关的杜甫关于思念家人诗句。按照这样的思路,课堂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一堂课上得荡气回肠。
四、那运用一语立骨法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首先要明确“一字立骨法”跟我们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一字立骨法后面站立着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那就是断舍离的态度,那就是慢慢走,欣赏啊这样的态度。我们要慢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要有意识地追求更持久的、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样生活与课堂就融为一体了。
2.一字立骨法的“一字”的选择最见功力,我们不仅要有眼睛,还要有眼光。正所谓——智者选得智,拙者选得拙。从立骨之语的选择,几乎高下立判。比如在教授《木兰诗》一课时,我选择了“传奇”来立骨,而王君老师却选择了“我”来立骨。再比如《看云识天气》王君老师选择的骨字为“无常”,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课堂的高度,就是思想的高度,就是情怀的高度,信然!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讲课的过程中,不必讲那么多,因为少就是多。那“一字”就是文章之魂,要有聚焦的意识,始终牢记“骨”字,反复捶打,我们相信阅读是一个随着学生成长不断发生的过程。文本需要立骨,我们才会悟得更深,我们的课堂才能站立;我们的人生更需要立骨,聚焦一点,心无旁骛,我们才更容易凿井及泉!就如我们的王君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读书不辍,动笔不辍,思考不辍,讲课不辍,二十二部作品,超过六百万字!王君是我们最好的领跑者!
◆◆◆ ◆◆
那么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就做一个有追求的草根吧!像君姐,我们青春语文那么多名师都在奔跑,不怕,就像晓东一样慢慢走,但是我们不随便停下脚步;像语文湿地那么多名师都在创造,不怕,就像晓东一样,慢慢抄写一点,用别人的思想慢慢丰富自己。最后希望大家,在课堂上一语立骨,在人生中一语立骨!陈晓东个人公众号“最美的风景在清澜”上所有的“一语立骨”文章如下——第178季说做本一体,精神筑丰碑第203季从小人物看大社会——《变色龙》教学实录第209季《卖油翁》中的陈康肃真的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吗?第208季真没想到,《卖油翁》里最神奇的一个字竟然是你!第213季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读李森祥《台阶》有感第214季父亲为什么迈不过“台阶”那道“槛”?语文湿地第1200季【青春课堂】“一字立骨”备《故乡》第223季竟然是他,第一次提出“一字立骨法”第1228季【青春课堂】一字立骨解析《范进中举》第247季一字立骨析《陋室铭》第261季一字立骨《一棵小桃树》第262季《一棵小桃树》中最神奇的一个字竟然是它第264季我赠你一个名字——“一字立骨法”,好么?第266季试探究“一字立骨法”的几种类型第267季我们如何来寻找“一字立骨法”中的那“一字”第279季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语文湿地”“培东专栏”《语文从最初的“一”字出发》有感第280季一字立骨《伟大的悲剧》第285季一字立骨《范进中举》第二次教学设计第578季晓东一字立骨法研究《观沧海》第759季一语立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758季一语立骨《望岳》《春望》第757季一语立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第1007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竟然用这个词来一语立骨,你想到了哪个词呢?第1006季我这样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语立骨第1000季一首《渔家傲》,我用了两种立骨方式第1030季尝试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语立骨,你会选择哪一个词?第1040季痴人说“梦” ——一语立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第1033季怎一个“闲”字了得!——我用“闲”字为《记承天寺夜游》立骨第1128季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站立起来——以《江雪》为例谈我的一点教学思考第1267季青春语文?陈晓东一语立骨研究(32)——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在别人奔跑的时候,我还在爬行;我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在别人创造的时候,我还在抄录。蓦然回首,所有的坎坷皆成风景,我感谢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后记——其实我真的挺笨的,曾经的我找不到自己,直到在艳平的引领下,我走进了语文湿地。走进了语文湿地,遇见了王君,遇见了那么多同一尺码的人,我才开始了真正的成长。真的有一种感觉,一个人的寻寻觅觅真的不如一群人的载歌载舞!于是才有了山西晋城执教《变色龙》,于是才有了北京名师大讲堂讲《故乡》时明确提出的一字立骨。我其实是个挺没出息的人,心里装不下事。在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今天轮到我来讲座,尽管我的脸皮厚,但是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我如果讲的没有价值,岂不愧对了全国各地那么多喜爱语文的教师。忙碌了一周,周六晚上本最应该是放心休息的时候,却被我占用,我不能辜负了兄弟姐妹们的期待。因此,这一周来我一直在思考讲座的内容,确定下来以后,我把自己所有的关于一语立骨的文章都整理出来,然后又整理成文字,甚至思考在哪里应该设置疑问,在哪里应该让老师们头脑风暴。开讲了,本来曹静老师负责转播,但是我感觉自己直接粘贴到群里,这样老师们会更有一种现场感,因此尽管是第一次,尽管自己手忙脚乱,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看着各位兄弟姐妹的热情,我深受感染。早把自己不压堂的目标忘到了九霄云外,结果一讲,就讲到了十点。我本想只把课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结果,我感到每一个兄弟姐妹都有着极强的求知欲,都有着一颗上进心,纷纷加我好友,索求课件。好的东西就应该与人分享,于是我把自己的群文设计《走进杜甫》课件直接发到我们语文湿地的七个微信群里。随着不断行走,很多朋友都把我当成榜样,其实,我一直有着自知之明。我就是一个草根,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在别人奔跑的时候,我还在一直爬行。在别人创造的时候,我还一直在抄录。到今天,我的浅显的文字已经写了1196季,蓦然回首,所有的坎坷皆成风景,我感谢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在热爱语文的路上,我们一起走起来吧!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作者简介:
陈晓东,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清澜山学校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市级骨干教师,市级读书先进个人,语文湿地栖居者。2016年开始进行一语立骨法研究,在中国教育报追光课堂网络平台面向全国语文教师主讲“一语立骨法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曾应邀到北京、山西、湖北、河北等地运用一语立骨法做课,执教公开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在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清澜杯”教学大赛中,两次获得一等奖。热爱写作,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最美的风景在清澜”,发表自己和学生的作品1196季,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2011年在北京新华社出版《中学生写作素材集锦》一书,与特级教师王君、司艳平、魏志强共同为省级刊物《快乐作文》撰写专栏——“京浙粤鲁四人聊”。
晓东心语——
我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在别人奔跑的时候,我还在一直爬行。到今天,我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写了1176季,蓦然回首,所有的坎坷皆成风景,我感谢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我们青春语文群每周六都要在群内进行专题讲座,目前1、2、3群已满,现在已经建立了青春语文第四群,如果你没有加入三个群里,可以加我的微信,晓东的微信为cxd6168,热爱语文的人,我们一起走!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