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学习心得(《改造我们的学习》详解)

改造我们的学习心得

详解之前的说明:
1、因为此文是延安整风运动开始的标志,故详解此文之前,暂不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说明。待文章详解完毕之后,再在文末将延安整风运动的整个背景、历程为大家进行适当的梳理,并以此作为对背景的补充说明。
2、之前购买了一本出版于70年前的,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的完整学习材料《整风文献》。因为此书难得购买,又相当珍贵,所以花费了不少时间,将整本《整风文献》手录成word文档。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扫描文末的二维码,找我索要《整风文献》的word文档。

一、《改造我们的学习》全文梳理
(一)回顾历史
毛主席首先对中国共产党过去的二十年历史作了一个定性: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之后,毛主席又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其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无论是最先的洋务派,还是中间的维新派,亦或是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前赴后继,奋斗牺牲,至死不渝。这种行为,是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们都没有摸索到救国救民出路的基本事实。
救国救民出路的寻得,是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后。
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其有着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也正是在此时,俄国的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指明了一条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路。巴黎和会的失败,使中国人民彻底看清了资本主义国家,只顾本国利益,不顾他国生死的丑恶嘴脸;再加之苏联两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放弃以前从中国夺取的一切领土和特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少好感。由此种种缘由,当五四运动发展到后期时,其就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一支倾向于苏联、倾向于苏联道路的分支。这也就最终成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契机之一。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这种为之一新的面目,首先就体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北伐的成功之中。而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这个武器,指导我们解放中华民族这个具体革命实践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当然,那时候的中国共产党尚处在幼年时期,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认识,还是相对肤浅的,还是相对贫乏的。因此,在革命中期其亦犯了不少错误,由此也造成了不小的损伤。但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认识,相较于之前,是要深刻得多了,是要丰富得多了。
可纵使如此,当革命发展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其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研究今天的、昨天的、前天的中国和世界,虽然是开始了、进步了,但还仅是停留在开始了和进步了的层面。如若要按照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丰富内容需求来说,其还是相当不相匹配,甚至是相当落后的,更不要说研究、认识跑到了革命实践的前面去。
因为这种种原因,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整风运动,以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更进一步的结合,就成为了一种必须和必要。

(二)现存不足
现存不足的危害:如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需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个问题看得不深刻,就会使大家对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感兴趣,就会使大家对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中国共产党的的指示不感兴趣。因此,也就无法使党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也就无法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也就无法使党在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
现存不足的分类
1、研究现状不够
虽然,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内的、国际的现状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来说,其对于国内的和国际的各方面,比如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所收集的材料还是相当零碎的,其研究工作也还是没有形成系统的。
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对于国内的和国际的各方面,并没有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并加以研究学习的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状况的浓厚氛围;对国内的和国际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
2、研究历史不够
虽然,有少数党员、少数党的同情者,曾自发的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还没有过,有组织性的、有针对性的开展这一项工作。
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史,懂得很少,甚至没有去进行认真研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对自己的东西知道的少,于是也就只能从外国的故纸堆里,零星的捡一些外国的故事。于是,就造成了言必称希腊,语必及欧美的结果,且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仅起了留声机的作用,而忘记了自己要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
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不够
正如前面所说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较之前而言,确实是深刻了,丰富了,但相较于丰富的革命实践来说,其还远远不够。
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来具体地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总的说起来,现在的不足就是:对外国知道的多,对中国知道的少;对过去知道的多,对现在知道的少;对理论知道的多,对实践知道的少。纸上谈兵还算勉强,躬身实践则相当不行。
那导致此种不足的根源在哪里呢?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这种理论脱离实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时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另一个是学习时没有理论联系实际。
于是我们会发现: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色的战略和战术;于是我们会发现:在延安学了,到其他地方就不能用了、在书本上学了,到解释现状时就不行了。总之,教的、学的都是知识,而不是规律,更不是与现状进行了结合的规律。

(三)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分别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
前者,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的情况一知半解;后者,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前者,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一团漆黑;后者,不割断历史,不但懂得希腊,还懂得中国;不但懂得外国革命史,还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懂得中国的今天,还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前者,凭主观想象,忽略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做研究工作的,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做实际工作的,把感性当政策;后者,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前者,单单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使用一大堆互相没有内部联系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说或一个报告,却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后者,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是带有指导性质的科学的结论。其总是先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对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调查、研究和分析,最后再将事物内部的联系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
前者,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其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为学理论而去学理论;后者,是有的放矢,不是无的放矢。其是有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为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
总之,前者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后者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何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有实事求是态度的,不仅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实事求是,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更是实事求是。且其认识世界是为改造世界服务的。
毛主席认为: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唯有打倒主观主义,打倒教条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为此,毛主席得出一个定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这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才是党性的表现,才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

(四)解决方案
针对现存的三点不足,毛主席分别给出了三点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
针对研究现状不够,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周围环境。
其方式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
其目的是: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进行调查和研究,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改造世界。
其要求是: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进行调查研究,只有对情况了解之后,才能去工作。
针对研究历史不够,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研究中国历史。即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先做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再做综合的研究。
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不够,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研究的中心。即教育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应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为此,其还特别推荐《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作为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学习材料。因为他知道,此书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范。因为他知道,我们可以通过看列宁、斯大林他们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苏联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从而知道我们在中国应该如何地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工作。

(五)总结
在过去,我们确实走过了许多弯路,可错误又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只要我们的学习问题得到了解决,就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是,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来整顿党的学风、作风和文风。其要取得的好的结果是,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端正全党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路线,巩固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从而使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历程
(一)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
客观需要:
1、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必须从思想路线上彻底解决
延安整风之前,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发生过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三次“左”倾错误。
在1931年1月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台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理论形态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危害最大的一次。
它在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在政治上实行关门主义。
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中央苏区丧失,全国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白区的党组织几乎损失殆尽。
遵义会议虽然宣告王明“左”倾错误统治结束,可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只解决了最为迫切的军事、组织问题,而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问题则未做出正确的结论。
毛主席在1940年12月政治局会议上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可由于教条主义在党内的思想基础仍然根深蒂固,他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完全成功。这让毛主席逐渐认识到,必须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整风运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2.、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一度引起党内思想混乱,必须予以肃清
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国后,又教条地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口号,主张对国民党让步。
在1937年12月和1938年3月两次政治局会议上,王明一再反对洛川会议以来,党坚持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点名批评了毛主席。
由于王明手握共产国际指示这道圣旨,而共产国际当时在中共党内又有着很高的威信,因此他的这种右倾思想一度占了上风,这就给全党带来了很大的思想混乱,给党在抗战初期的工作造成了不少坏的影响。而要纠正这种右倾错误,就必须通过开展整风运动,肃清教条主义的影响。
3、皖南事变,促使毛主席思考如何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损失惨重。事变前,毛主席从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出发,曾制定了一个能掌握主动权的计划,打算派15万精兵到国民党后方去,但这个计划最终被共产国际否定了。
这件事深刻反映了中共与共产国际的重大意见分歧背后是立场不同,苏联永远是将自身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而将中共的利益摆在第二位。为了彻底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他决心尽快改变中共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开展一次全党的整风运动,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教条化的氛围。
条件允许:
1、客观条件允许:20世纪40年代初,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局势相对平稳,特别是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形势比较稳定,这就为共产党集中时间开展整风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
2、组织条件允许:党内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逐渐形成了一批在政治上比较成熟的领导骨干。
3、思想条件允许:毛主席在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并在40年代初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标志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4、群众条件允许:毛泽东思想经受了各种复杂斗争实践的检验,日益显现出其高瞻远瞩的正确性,并逐步赢得了同志们的信任。
5、地位条件允许:毛主席的领袖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和巩固,并获得共产国际的承认和支持。
总之,在延安整风前,中共在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时还不够成熟,时常会犯“左”倾或右倾错误。而无论是“左倾”还是“右倾,其本质上都是照搬照抄共产国际指示所造成的结果。这就说明中共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了摆在中共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延安整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延安整风运动的历程
1、整风运动开始
1941年5月19日,毛主席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标志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风运动即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
2、思想动员阶段(1942年2月至4月)
1942年2月,毛主席所做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两个报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延安整风运动的任务、宗旨和方针,其实际上就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的动员报告。
3、整顿三风阶段(1942年4月至1943年10月)
1942年4月3日,中宣部发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进一步对整风运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做出了明确规定,从此开始了以整顿三风为中心内容的全党整风运动。
1942年4月至8月初,重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这是延安整风的中心内容。毛主席着重指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2年8月至12月中旬,重点是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毛主席认为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的一种表现,它妨碍了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必须加以反对。
1942年12月中旬到1943年3月中旬,重点是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毛主席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因此必须反对党八股,才能使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无藏身之地。唯有如此,实事求是的、生动活泼的创造精神才能得到发扬,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1943年3月中旬至10月,是总结学习阶段,各单位就自己的工作和整风学习进行总结。
4、总结经验阶段(1943年10月至1945年4月)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高级干部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党的历史问题,延安整风运动由此转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整顿三风的基础上,对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史上几次大的路线错误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做出结论。
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在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对党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做了结论,并高度肯定了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至此,延安整风胜利结束。
5、补充说明
延安整风运动的任务: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延安整风运动的宗旨和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参加整风学习的干部大体分为三部分:一是中直、军直系统;二是西北局、陕甘宁边区系统;三是中央党校系统。
第一期自1942年2月至1943年7月,约1年半时间。第一期整风学习带有试点性质,参加这次整风学习的干部,共约4、5千人。
第二期自1943年7、8月间至1945年4月,近两年时间,这是延安地区和陕甘宁边区全体党员干部普遍参加整风运动的阶段。参加这一期整风学习的干部,共计1万2千余人,包括全党范围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其中集中在中央党校的有6、7千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延安整风运动学习材料中,由毛主席所著的文章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12)、《反对自由主义》(1937.09.07)、《农村调查》的序言(1941.03.17)、《农村调查》的跋(1941.04.19)、《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05.19)、《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11.21)、《整顿党的作风》(1942.02.01)、《反对党八股》(1942.02.0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09.07)。其中,《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为毛主席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

改造我们的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