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文苑 | 张伟:村里的大寨田

村里的大寨田文/张伟

原创|张伟

首发|卢氏文苑

图片|来自作者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因亲戚家有事,回到了老家汤河高沟口竹园村,路过村里的大寨田,勾起我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大寨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

解放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我国农业非常落后,水利条件差,没有化肥、农药、良种,更没有农业机械,粮食产量普遍很低,亩产几十斤或一、两百斤,全国粮食不够吃,我们那时还是一个纯农业国,基本没有工业。农业国家连粮食都不够吃,除了挨饿之外,更无法发展工业和其它建设。发展工业需要更多的资金,况且工人也得吃饭。只有农业发展上去了,人们有了饭吃,才能把剩余的资金和物质用来发展工业和其它建设。

怎么才能让粮食够吃?在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良种、土地质量低、数量少、管理水平差的情况下,只有在提高土地质量和数量及管理水平上狠下工夫,从而提高全国的粮食总产量。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的一个生产大队,他们那里是七沟八梁一面坡,沟壑纵横,土地不平,适合耕种的田地很少,非常贫穷。但是他们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铁姑娘队长郭凤莲的率领下,组织全村男女老少,不等、不靠、不要,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用双手和最原始的劳动工具镢头、铁锨、箩筐,苦干、实干、巧干,靠锤砸钎凿,肩挑人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是把荒山变成了平整的梯田,粮食产量年年增加,不仅解决了自己温饱,每年还向国家交公粮十多万斤。他们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经验,正是解决国家当时面临困难的法宝,一九六三年被毛泽东主席在工作调研中发现。六三年十二月,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他把大寨精神总结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年毛泽东主席也向全国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号召,农业学大寨运动就此在全国铺开。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

大寨的红旗迎风摆

他是咱公社的好榜样呀

自力更生改变了那穷和白

坚决学习大寨人

敢把那山山水水另呀嘛另安排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

大寨精神放光彩

穷山恶水不可怕呀

开动脑筋呀改造那大自然

科学实验打先锋

你看那丰收的喜讯接呀接着来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

大寨风格记心怀

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呀

集体和个人妥安排

先进不忘帮后进

敢把那别人的困难担也嘛担起来

这首学大寨的歌曲,是我在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学会的,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才九到十岁,虽不能参加劳动,但村里学大寨红红火火的场面却历历在目。

首先是我们高沟大队在全队抽调三十多个精壮劳力,成立了学大寨专业队,到方车沟生产队的石窟窿开山、修坝、拦河造地。石窟窿位于方车沟生产队的大红岩下,鹳河水从羊角山和大红岩中间的峡谷,直对羊角山伸出的一个小山梁湍急冲来,常年累月的冲涮和风雨剥蚀,山梁的半坡处形成了一个天然山洞,洞口大如簸箩,因此得名石窟窿。抽出的三十多个精壮劳力,常年吃住在那里,还修起了铁匠炉。粮食由各生产队供给,记的工分参加各生产队分粮、核算。四年多的时间,他们钢钎钝了自己修,镢头磨短自己打,硬是用钢钎、铁锤、镢头、铁锨、箩筐把这里的花岗岩石凿出一个山豁,修成一条长有六十多米、宽约七、八米,高有八米多的拦河大坝,把河水拦入山豁流出,然后在坝内河道的卵石滩栽上稻子,利用河里的洪水过后的淤泥,在卵石滩上修垦稻田,这条昔日的荒河湾,从而变成了五十多亩肥沃土地。石窟窿这个自然景观就此消失了,成为现在的景象,留下的只是我们这代人的美好回忆。

学大寨时开出的山豁

石窟窿学大寨改河造地的成功,鼓舞了全村人战天斗地的士气,大队把专业队从石窟窿搬到了高沟口生产队的坡根,计划从坡根对门开挖一个山洞,至黄坪生产队的兰地坑出口,再把鹳河水拦入山洞流出,这样,坡根至黄坪的河湾可造出一百多亩土地。要想打通这个长250多米,直径不小于15米的山洞,再修一条比石窟窿更长、更宽、更高的拦水大坝,并在河道里造出地来,就是现代化的今天,也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这项工程,专业队干了近三年时间,后来随着我国农村形势的变化而停工,留下了现在坡根对门那个前辈们用钢钎、铁锤凿出直径十多米,深七、八十米的山洞。这个工程因形势变化下马了,用现在人的眼光,去看当时人们的那种做法,会觉得他们是异想天开,但不得不佩服我们前辈们的胆略和大寨精神的作用。
专业队学大寨的同时,各生产队的社员,也都因地制宜,开展起学大寨活动。木瓜沟生产队在二道岔、三道岔进行闸沟造地。他们在队长张有福的带领下,创造了没有水泥,仅用石头在沟中间砌成弓形涵洞,让沟里的水从涵洞中流出,然后运土垫地,形成了水从下面流,粮在上面种的顺沟梯田。他们的经验,得到了卢氏县委的充分肯定和推广,张有福还被评为县劳动模范。与此同时,黄坪、高沟口、方车沟等生产队分别在木瓜沟口、靳家沟阳坡根、高沟头道岔壕、方车沟口等地方开展了打坝造地、整修梯田等各种形式的学大寨活动。现在看到那些整齐的石堰和梯田都是在汪正杰、张永岐、解志成他们这些老一辈生产队长带领下修成的。

竹园村沙爬梁

我们竹园村生产队长是张永明、副队长是李清才,后来张永明因身体健康原因,由李清才接任队长,我们队的学大寨是在沙爬梁开始的。鹳河水到我门前约三百多米处,河道变宽,河水分成了两岔,至下庙后又合为一体,这段河床中间形成了一个小岛,人们管这小岛叫沙爬梁。沙爬梁地型两头尖,中间宽,面积有四、五十亩。这段主河道乱石堆积,石大浪高。六八年汛期过后,队长组织全队社员,在河道中一字排开,把河里的石头运向岸边。秋收结束入冬后,队里男女老少齐动员,在沙梁上游河道分岔处,开始了打坝造地工程。没有任何大型工具,所有工具就是社员每人手中的一把镢头、一张锨,每户一担箩筐和生产队里的几根钢钎、几把铁锤,还有在山上找来抬石头用的老葛条以及撬石头用的桦栎木杠子。大家冒着刺骨的寒冷劳动,男人们跳入半腿深的冰河里挖根基、垒石头。运石头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一人背的,两人、三人及更多人抬一块的,还有利用上冻后地下变硬,把杠子铺到地上,将几吨重的大石头撬到杠子上,拉的拉、撬的撬、一点一点把几十米、几百米外的大石头,移动到河坝重要位置上。在当时,我所能干的就是把小石头拾来,放在箩筐里,由妇女们抬或挑到坝上,填塞石坝缝隙。经过一个冬天的紧张劳动,修出了一条长一百多米,宽、高两米的顺河坝,将小河岔的水改入大河。第二年春天,大家就在沙爬梁的卵石滩上开始刨石头、打稻畦,又从我家门前用木桩、树枝拦住河水,将水引到沙爬梁上新修的稻田里。入夏后,人们将稻苗栽到了卵石缝中。没想到这乱石滩上的稻子经鹳河的洪水浇灌后,不但长势良好,稻田也淤了厚厚一层泥,沙梁子变成肥土地。这年秋天,我家分了三百多斤稻谷,我第一次吃上了白生生大米饭,才知家乡原来可以种水稻,认识了书本上讲的稻子。连续两、三年,生产队的社员们都是在这个地方,夏天掏河床的石头,冬天继续打坝,修成了从桦栎树下到下庙长三百多米的石坝。这一段河道里的红石头、黑石头(两个石头很大,成了地名)也被炸掉运去打坝了,河床里的石头用完后,被水冲涮,河床下落近两米深。沙爬梁上修出的这四十多亩地,由于河道变深、大坝的保护,几十年来安然无恙。而红石头、黑石头现在知道的人却不多了。这是我们生产队学大寨的第一成果。
一九七五年我高中毕业回到了村里,正式成了一名生产队社员,才真正投入到了学大寨之中。

竹园村

大寨田这个地方原来叫村后壕,是条长约一百五六十米,宽处有几十米,窄的有十几米,深有八、九米不等的深壕沟,这个壕沟是山上的洪水长年累月冲涮造成的。七四年冬,生产队在完成了沙爬梁的改河造地任务后,经社员会讨论和队委会决定,决定在这个壕里学大寨,规划在此修五条石堰,壕两边坡上的石头用来砌堰,土用来垫地。我那时十七岁,高中毕业,在当时也算是队里的文化人,队长就让当了记工员。我们规定的上工时间和现在的作息时间一样,上午是早八点至十二点,下午是两点到六点,干完一整天为一个工,一个工记十分,谁如果上工晚到十分钟,或早退十分钟扣一分,晚到半小时以上为旷工,来晚了或旷工,会受到队长批评,并在休息时向社员们做检讨。
那时的工具只有铁锤、钢钎、镢头、铁锨、木杠、箩筐等最原始的生产工具。没有炸药,用铁锤钢钎破石,用杠子移送石头,箩筐担土填沟,实在是费力,效率又低。我就给队长建议说能不能弄点硝酸胺做炸药,另外生产队能否把我上年的余粮款四十元兑现给我,我再去借点钱自己买辆架子车。队长听我说硝酸胺做炸药,有点怀疑,我说我在高中上化学课时老师讲过,按一定比例用硝酸胺加锯沫加柴油可做成炸药。于是老队长好不容易弄来一袋硝酸胺,我们就用老师教的方法,按比例用硝酸胺加锯沫加柴油,经石磨磨碎,还真是制成了炸药。后来用这方法做炸药解决了开石的大问题。这时,生产队把我的余粮款也兑现了,家里又弄了二十多元钱,共计六十三元,父亲步行四十多里,到五里川买回一辆架子车轱辘,我爷爷亲手做了个车架。架子车做好后,一次可装五担土,能顶五、六个人干活。我的架子车按一个劳力计工,每天可挣十分。这个架子车就成了全生产队唯一的现代化载重工具,推土、拉石头,修地、送粪,为生产队修大寨田和其他运输做出了一定贡献,架子车直到八二年我参加工作了还可以用。经过一冬一春,社员们把这条荒壕变成五亩多梯田,因此村后壕就叫大寨田了,现在的年轻人也只知道大寨田不知道还有村后壕。
七五年冬和七六年春,我们生产队用同样的方法,在岭头上后壕再修大寨田。最令人难忘的是在此过程中,我的高中同学李清文,计划把十多米的土崖下掏空,然后从崖上用杠子撬动,使土崖坍塌,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挖土效率。在掏土过程中,崖土突然坍塌,他被埋入土中,不幸身亡。梯田是修成了,一个年仅二十岁的生命,献给了我们村的修大寨田事业。

高沟口、竹园村

农业学大寨的十多年间,我们大队在张永才、张明乾、李清智、解志成等几任支书领导下,张有福、汪正杰、张永岐、陈万新、张永明、李清才等生产队长的带领下,以及王青岐、陈万新、解志成等一些能工巧匠积极参与下。大队又从高沟口坡根,引水到黄坪兰地坑修成了水电站,大队的社员们用上了电灯。高沟口生产队不但修了水磨、油坊,还利用水能带动弹花车。其它各生产队除木瓜沟不具备条件外,都修了水磨。另外,木瓜沟生产队在核桃坪、黄坪生产队在李家坟、六十亩地后头、高沟口生产队在李子湾、高沟至盖上、竹园村生产队在土地垭崖、后坪地后头、方车沟生产队在后湾等地方分别修成了提灌站、蓄水池和引水渠道。这些工程设施的先后建成,大大地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粮食产量,我们大队的面貌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农业学大寨,那种不等、不靠、不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向上、齐心努力、积极进取的创业劲头,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存条件,更留下一大笔精神财富。我们国家现在比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大寨成为了历史,但大寨精神不应过时,这笔精神财富在新时期的中国梦中,不能被人们忘记。 二0二一年一月五日

作者简介:

张伟,男,汉族,大专文化,生于1958年7月6日,卢氏县汤河乡高沟口村人。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曾在汤河供销社、五里川镇政府、汤河乡政府、县冶炼厂、城关镇政府、县审计局工作。2018年退休,爱好摄影,喜欢文字。

卢氏文友群主办

首席顾问

车迎新

文化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李宏文张银成 周天鹤 董建中寇一洵(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文苑总编:知一和文苑主编:卢一辉执行主编:张淑清责任编辑:张一瑞 张欣燕一一一一:程向楠 邹一楠

一一一一:李一璇

本期编辑:张欣燕

投稿信箱:一一一一一一一LSWY1818@163.com
广告外联部微信联系:baixue7818微信联系:lsm1685786966
▊声明感谢关注《卢氏文苑》。网站与公众平台转载《卢氏文苑》所刊发的文章,须征得《卢氏文苑》授权,并请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平台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平台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单位:河南共同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宋海峰律师

请点击“写留言”,留下您的精彩评论!点击“在看”推介给更多的微信好友!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切忌一稿多投!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