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在即,无论考多少,父母都别对孩子说这3句话

期中考试在即,爸妈要谨记这3句话,管住嘴。
这几天,孩子们就要陆续迎来期中考试了。
9月份欢欢喜喜送神兽归笼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这一转眼,变凉的不止是天气,还有父母的心。
毕竟,期中考试近在眼前,一个学期过去一半了。
孩子们学得怎么样,是骡子还是马,是时候拖出来遛遛了。
于是,各位老父老母也紧张起来了,他们脱掉小西装,扔下PPT,加入陪娃复习的大军。
不过,几次复习下来,状况有点出乎意料。
有的家长惊觉:我原以为给孩子查漏补缺,没想到他要我女娲补天。
还有的家长生无可恋:我看他每天也和同学一样上学上课放学了呀,到头来怎么一问三不知,难道他上了个假学?
总之,一顿操作猛如虎,几家欢乐几家愁。
眼瞅着马上就要考试了,家长再怎么着急也无力回天了。
但是,等孩子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无论他们考多少,父母都别对他们说这3句话。
01
“考这么差,你怎么这么笨!”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考得不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加上信奉打击教育,于是会本能地蹦出这句极具杀伤力的话。
殊不知,一旦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孩子会陷入自我否定,从而停止努力,破罐子破摔。
他们会觉得,反正爸妈觉得我笨,那我再努力也没有用了。
我辅导女儿的时候就深有感触,我还没有说出“你怎么这么笨”这种话,
我只是着急说:“这么简单的题目你怎么也不会啊?”
谁知,她憋红了脸气急败坏地跟我说:“我就是不会,我就是笨,我就是考不过他们学霸。”
后来,哪怕我再着急,我都试着鼓励她:
“你这一次阅读理解也进步了,就错了一个,比上次好多了!”
“这次作文写得不错嘛,下次咱们再加一点细节描写就更好啦!”
在慢慢地鼓励下,孩子真的一点一点在进步。
她既欣喜又害羞地跟我说:
“妈妈,你说的对,我真的能做到,这一次我竟然考得比XXX(他们班学霸)还多呢,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然后我夸张地回她“:那当然,我就说过我的女儿可以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鼓励远比打压来的有用。
还记得之前有一个爸爸,儿子考了7分,他非但没有骂儿子,还买了一整车鞭炮庆祝。
原来,儿子成绩不好,之前经常考0分,这次竟然考了7分,爸爸觉得要鼓励一下儿子。
没想到,接下来的考试儿子竟然考了57分。
这就是鼓励的神奇力量。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将智力水平完全一样的两组学生交给不同的老师,并且告知其中一组学生的老师这一组学生智商更高。
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贴上“智商更高”标签的这组学生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另一组学生。
这一结果表明,教师的期望会传递给学生并产生鼓励效应,使其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父母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你的每一句鼓励都会春风化雨般滋养孩子。
02
“我为了你这么辛苦,
你怎么对得起我!“
毫无疑问,大部分父母为了孩子倾尽全力,当孩子考得不好,父母难免会心灰意冷,觉得付出那么多不值得。
可是这句话却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
我有一个朋友,读书时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毕业后有着很不错的工作,
但是为了照顾孩子,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像她那样的学霸,她辞职了。
从此她每天除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饮食起居,还要学习各种知识以便更好地辅导孩子。
可是,学霸并不一定生出学霸,鸡娃也并不一定鸡成功。
结果就是,孩子一考差了,朋友就无法接受,
她觉得不管从基因角度还是她后天的努力程度,孩子都不该考不好啊。
更要命的是,一想到自己放弃了事业都没把孩子辅导好,她就特别崩溃,甚至后悔,
然而,这种情绪难免会传染给孩子,越是这样孩子压力就越大。
有一次我问孩子:“你为什么学习这么用功呀?”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了妈妈,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
她不假思索的回答背后是她努力迎合妈妈讨好妈妈的心理。
她会觉得妈妈对她的爱是有条件的,从而迎合父母,没有自己的内驱力。
当一个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讨好别人是很恐怖的。
就像《小欢喜》里面的英子,妈妈离婚后,放弃了老师的工作,一门心思照顾英子的生活和学习。
妈妈付出所有,英子觉得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回报妈妈,于是她在妈妈面前藏起了所有的不开心。
可是,英子最终被这份令人窒息的付出感折磨到崩溃了。
她连续34天失眠,最终决定逃离妈妈。
我们总觉得,我们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对Ta有要求有期待不应该吗?
没错,我们可以有要求有期待,可是不要用付出感绑架孩子。
毕竟你把孩子生出来也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啊!
既然如此,就不要让你的付出感成为孩子的负罪感。
03
“考了第二名,第一名是谁呀?”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的好和不好都是比较出来的。
孩子这次进步了,你说有什么用啊,那谁谁谁还不是比你多。
孩子这次努力了,你说努力了为什么没有人家考得好啊。
主持人马丁曾经在演讲中讲述了他和父亲之间多年的战争。
在马丁眼里,父亲是个从不会夸奖他的老顽固。
有一次期末考试,马丁考了全年级第二名,他很开心,想着父亲一定会夸他的,
结果父亲慢悠悠地来了一句:“第一名是谁呀?”
马丁当场石化。
不过他转头一想:行,我就考个第一名给你看。
结果第二年,马丁真的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他心想这回父亲没什么好说的了吧。
结果,父亲慢悠悠地拿过试卷:
“这道题我给你讲过吧,你怎么又错了?人生最大的愚蠢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这回马丁怒了,他反驳道:“人生最大的愚蠢就在于他明明想夸孩子,但是他不会夸。”
永远在被比较,永远得不到父亲的肯定,这样的环境让马丁变得特别叛逆。
随着他慢慢长大,凡是父亲让他做的事,不管喜不喜欢,他都不去做。
凡是父亲反对他做的事,不管喜不喜欢,他都想去做。
他通过不断的对抗发泄自己多年来不被认可的压抑。
可是很多父母却浑然不觉:我这样说还不是为了让你不要骄傲,继续努力。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会成为一生的情感黑洞,不断地吞噬自己。
姜文就曾说过,他怎么做都得不到母亲的肯定,哪怕他努力成了大导演,母亲也是拉着脸,他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她开心。
随着母亲的去世,这成了姜文心里未解的心结和遗憾。
适时给孩子肯定,不要让孩子一直处于被比较不被认可的漩涡中。
04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呢?
首先,不管孩子考得多差都坦然接受。
我们无法改变既定事实,发泄情绪甚至打骂孩子一点用都没有,尤其是父母两个人一起吼孩子更是孩子的噩梦。
其次,客观看待成绩。
家长不要看到分数就炸毛,要冷静下来,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
看看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肯定孩子进步的地方,指出孩子的不足。
最后,确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确立目标。
这个目标要客观,不能过低,这样没有激励作用,也不能过高,应该让孩子垫垫脚就能够得上。
一次期中考试只是孩子人生中众多考试中不值一提的小考。
人生的路很长,作为父母,放下对孩子的过高期待,放下内心的焦虑,接受孩子原本的样子。
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才是我们和孩子相伴一场的意义。
*作者:智慧主创团清月。来源:智慧父母V(ID:zhfm831),智慧父母是木棉说旗下的亲子教育号,关注0-15岁孩子的成长教育,旨在帮助有远见的父母养育终生成长的孩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你若喜欢,请为我们点亮“在看”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