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性,能爱,还是因为活力吧

一个为都市成熟懂爱女性存在的公众号
戳上方蓝字置顶火养
1
今天是固定打球的日子。
喜欢运动的人都应该知道,运动是很容易上瘾的,如果长时间不运动,肌肉的记忆会提醒你,然后让你浑身难受,总是想去运动。反正如果让我半个月不打球,会比让我半个月不读书还难受。
当然也要感谢运动,汗水总是可以化解很多东西。写作到最后,其实是一种体力活,特别是对坚持每天更新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没有身体的底子,也做不到这样,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情绪需要接纳。
我看似在写婚姻,在写婚外情,写两性,其实我在写一个人的活力。很多人可能认为我是三观不正,道德败坏,鼓励什么。我什么都没鼓励,我只是希望每个人生活都更有活力一些,更有质量一些,更能够遵从自己内心一些。既然婚内无性,干嘛要完全压制自己,既然已经不爱了,又挣脱不了,干嘛不能去爱。能性,能爱,不就是一个人活力的标志吗?人这一生很多枷锁,道德的,世俗的,教育的,家族的等等,但是这些枷锁并不是让一个人失去活力的理由。以前读《安娜·卡列尼娜》,并不能理解她的选择。但是读过太多信件之后,再来重读,读到安娜·卡列尼娜的这句呐喊:他们不知道,八年来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生活的女人。他们不知道,他时时刻刻都在侮辱我,自己还洋洋得意。难道我没有尽力,尽我所有的力量,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吗?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他吗?当我没有办法爱他时,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儿子吗?可是后来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
其实无数树洞里来信,也就是这句呐喊,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
2
人到了一定年龄后,总是喜欢回忆,当年如何如何,感叹自己青春流逝,容颜不再,爱情也消失了一样。可能三十来岁的时候,很容易有这样的感叹。就像这个夏天,有一个音乐节目《夏天的乐队》结束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在写什么三十岁老了,最美好的时光流逝了,充满了回忆,人生如何如何。好像他这三十岁就经历多少波折一样。等我到了将近四十岁,反而很不喜欢这种论调。人应该是往前冲,而不是被过去这些芝麻小事羁绊你。你只有往前冲,才可以让自己有活力。很多很多感情其实也一样,很多人结束了,总是会想着,自己此生可能都看不到这个人了,可能就此失去了爱的能力了,可能和这个人永远别过了,就开始在那悲伤,难受,痛苦,感觉世界末日了一样。是会很痛苦,但只要你往前冲,你冲的速度越快,可能你当初认为真正放不下的人,很快也就会放下了。人生不都是流动的状态吗。你干嘛把自己限定那么死?你可以为一段感情难受,难过,痛苦,证明自己爱过这个人,也证明自己用心投入过。但是如果你总是沉浸在这些痛苦中,其实没有多大的用处,你只能带着痛苦往前,可能回头看看,也就那样而已。我相信一个有活力的人,是不会说把自己完全固定死的。人要做的事情,值得追求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要为了一个人,一段情,就觉得自己此生都搭上了呢?难道你的生命力,你的活力,就仅仅为了这段感情而存在吗?不是。我们还可以性,还可以爱,还可以让活力回来。如果你多读几本书,多了解几个名人故事,就可以看到,不管你是什么思维和价值观,人都还是喜欢那些有活力的人,只有充满活力的人才可以穿越时代,让我们觉得这个人并不过时。那些死的,条条框框太多的人,最后都被自己限定死了。譬如李白,我们现在还是羡慕他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这是他的自由,他的活力。譬如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
人身上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我从情感的切入口,来解读这个社会纷繁复杂的问题,不过还是在写我的价值观而已。我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人来到这世上,他个体生命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能够最好的绽放,最好的体验就是好的。因为别人并不能替代他。在这种前提之下,我再来解读各种情感本身。所以我的言论经常就显得不那么正确。因为我首先尊重的是个体,而不是某个世俗的观念,世俗观念当然很重要,但前提是,这个世俗,并没有限制我的活力,是我可以遵守,而活力又可以很好的维系,是一种平行的状态的。譬如,如果你在婚姻里,可以得到很好的爱,很好的情绪价值,很好的性,你自身的活力和价值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当然是最美好的状态,干嘛还要什么婚外情之类的呢。这样就挺好的,婚姻稳定,有助于你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就是很多很多压制个体活力的婚姻,就是很多很多并不能让个人感受一点活力和爱意的结合,那怎么办?你总不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失去所有的活力吧。我在这篇文章性能量的释放和升华里也写过,两性关系还有一个最麻烦的地方,要让两个人的性能量,和情感浓度的需求都匹配,本来就是很难很难的事情。能量和需求一旦不匹配,个体的活力长期被压制,那就有各种情感发生的可能。用道德去约束这些活力,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些活力,没有更好的出口,很多事情就会成为灾难。我之所以不喜欢那种三十岁就说自己很老了,要回忆了的论调,是因为,对于很多婚姻里的人来说,三十岁真还没有到体验那种活力被压制,或者活力需要寻找出口的阶段。还没有体会到,一个人需要往前冲,才可以让自己更好的释放活力的阶段。4
大概是我们整体教育还是以一个人乖巧,听话,温顺为主,而不喜欢让一个人有活力,有激情,有自由。所以放到两性关系里面,也会让很多很多人可以无趣,无爱,无性的耗在里面,因为就算三无,但只要符合温顺,乖巧的社会设定就是。人啊,总要遵从自己活力太难了。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表达是对还是错,我也不是真理,并不是说可以左右别人的人生。但是我会遵从或者尊重很多东西,譬如他个人的感受,他真实的内心,还有他自己觉得幸福的心情,当然还有他的活力。呈现太多婚外情的案例,并不是说,我不知道这个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而是她需要这份活力,她需要这份爱,让自己感到还活着,我干嘛不尊重她呢?这是她的性和爱,是她的,她想让自己活得更好的见证。我总不能用轻飘飘的一句,你要遵守世俗道德,来压制她所有的活力吧。如果说,我喜欢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论调,我喜欢的永远都是王小波和罗素这种。王小波说:“我总觉得,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王小波只结过一次婚,他和李银河的爱情婚姻很多人都知道。他幸运的是遇到了和自己各方面都匹配的人。我还喜欢罗素,他说:“美好的世界需要知识、仁慈和勇敢;它不需要追悔和对往昔的怀念,或者说,不需要用很久以前无知的人说过的话来禁锢自由的才智。它需要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对业已消失的过去没完没了地回顾。我们深信,我们的才智所能创造的未来将远远胜过业已消逝的过去。”罗素结婚好几次,但是聪明如他,也在第一段婚姻里面挣扎了九年,才挣脱了出来。而他的智慧,智识,远远超过无数人。要说对婚恋关系的解读,我最佩服的还是他。一本《幸福婚姻与性》,写于将近一百年前的著作,现在看来一点都不过时,而且越来越适合当下的社会。关键的是,他身上的活力,他追求智慧的动力贯穿着一生,从没停止过。猜你想读
人为什么会追求高质量的性?
性关系,仅仅谈感情走不远
性关系的最好状态:雌雄同体
性与孤独
– END –
火养:特别能坚持的摩羯座。当过老师,做过女性杂志,接过情感热线,无论在婚姻还是育儿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两性关系有自己独特且包容的人性化理解,近期深度研读心理学和两性关系、婚姻关系的书籍,希望能够更深入解读这类话题。如果你有什么情感、婚姻困惑或者阅读感受,树洞直达67786370@qq.com(请注明能否公开),都会抽空回复。新书已经在当当网开卖,喜欢的朋友可以扫码购买▼

后台回复晚安有诗歌,在看点这里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