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解密 | 春华不谢、劲节传心 ——以知人论世探《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春华不谢、劲节传心
——以知人论世探《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文 | 梁星星
读书人普遍有“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的责任担当,因此要在学生与“读书人”之间架起一座跨时代沟通的桥梁,使其人格导向作用对学生追求思想自由产生巨大价值。正如王小波所说:“知识分子是整个民族的指挥、整个民族的良心、整个民族文化的自觉创造者、整个民族历史的首席推动者”。语文教材在教材编写委员会的严格筛选下,为学生展开一幅宽广的文化名人群像:恃才傲物、以身殉国的屈原;归隐田园、傲然独立的陶渊明;仙风道骨、浪漫飘逸的李白;乐观豁达、普济众生的苏轼……他们跨越千年时空,尽现学生眼底,书中群像的人生选择、自我价值、社会理想与文本中的自我形象交相辉映。
千古爱国诗人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最终以自沉汨罗江的方式完成了伟大的人格塑造,我们对这一抒情主人公形象致以最真切的赞美。在人生困境中写下的《离骚》被选入高中语文必修二,如何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认识那个经历过犹豫、彷徨、退让最终走向坚守的诗人形象,更是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识文知人,惊鸿一面
(一)内修外美,卓尔不群。
《离骚》开篇塑造了一位内修外美、卓尔不群的浪漫诗人形象:“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紧接着阐明了自己如何加强品质修养:“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唯恐时不我待,在天质纯美的基础上,砥砺德行。司马迁评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更是将美德外化于衣、食、住、行:他着装奇异精美,戴高冠、佩长剑,缀以香草良玉;他偏爱琼浆玉露,渴望驾龙御凤,希冀结交德行兼备之仙。
尽管屈原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贤臣,但变法图强的主张不可避免地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楚怀王忠奸不辨,加之奸佞谗言使屈原政治理想遭受挫折,但他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投身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然而现实却是:不但奸佞以丑为美“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更甚之呕心沥血培养的人才竟“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不肯同流合污的屈原更是招致小人更加疯狂的谗害。同时,诗人的内心也经历了深深的绝望,他上下求索,慨叹知音难觅,满腔愤懑倾泻不止:“反信馋而齋怒”是对楚怀王的嗔怨;“谣诼谓余以善淫”是对群小的憎恶;“唯昭质其犹未亏”是对美好德行的坚守;“伏清白以死直兮”是他坚定决绝的人生态度。
(二)长路漫漫,九死不悔。
屈原的爱国热情和德政思想遇合,形成了高寒的美政理想。难能可贵的是,在黑暗现实和人生困境中依然选择保持对高洁人格的执着追求和理想信念的至死不渝。但君王的猜忌、奸佞的陷害、群芳的变质,也让他深知坚守理想信念所面临的长路漫漫。诗人的内心无异于常人,在经历了矛盾、苦闷、彷徨、退让和坚守之后,走上了漫长求索之路。
《离骚》中他“上征”“求女”和“远逝”。屈原假借女媭之口道出了内心的困惑:“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歼乎羽之野。”,自身的刚正不阿与“并举好朋”的黑暗社会现实是格格不入,如何做到坚守本心?屈原将漫长的求索历程化为上天入地的四次求婚:第一次求婚于天帝的女儿,但守门人“好蔽美而嫉妒”,迟迟不肯开门;第二次求婚于宓妃,宓妃“保蕨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傲慢无礼、贪图享乐的宓妃根本不是屈原心中的理想对象;第三次求婚于简狄,却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媒人,在屈原“欲自适而不可”之际,帝喾已捷足先登;第四次求婚于二姚姐妹,媒人笨嘴拙舌,最终无法说合。屈原这四次上天入地、穿越古今的求婚象征了其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而终究无果意味着自己与心目中的明君有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就是他所谓的“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但最终还是发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呐喊,坚守最初的理想信念。
二、独醒论世,慷慨赴死
屈原在作品中多次提到自己要“从彭咸之所居”,但诗人命运多舛,在经历郢都沦陷后毅然决然选择了自沉汨罗江。《离骚》中描述的是一位内外兼修且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浪漫诗人:“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足以看出他热爱生命,对时光易逝充满焦虑,这样一个积极进取,有着崇高价值追求的人,是不会因为个人生命困苦轻率赴死的。那么该如何评价屈原的慷慨赴死?应是解读这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我们不妨从屈原的信仰——家国情怀方面着手。屈原深爱楚国,将自我价值与楚国命运捆绑在一起,因此,当他清楚的知道楚国再无复兴的可能后,感到自我价值和美政理想的双重毁灭,于是选择了以慷慨赴死的方式来提升自我人格,希冀以自我牺牲来警示后人。临死前,屈原最后一次遥望郢都,那一望想必也在祭奠自己的理想,伴着那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完成生命的伟大落幕。屈原怀沙自沉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以死明志,而是以“慷慨死”的方式警示后人该“如何生”,不仅是对社会的一种警示,更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气节。
在评价屈原时,我们通常说诗人内修外美,表现出极强的自尊自信,甚至认为“唯我独贤”的优越感妨碍了他结交政治盟友,进而使学生误解“唯我独贤”的优越感是屈原最大的性格缺陷。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师生的探讨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而不是简单以当下的标准去探讨复杂的历史人物性格。屈原具有诗人气质,自尊自信,他心目中的“知音”自然不是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知己”,他是把明君贤臣看作唯一的生命追求,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明君贤臣的知音传统,从此,知音难觅成为众多文人骚客对身世的感叹,所以不能把屈原的旷世孤寂简单地理解为缺乏政治同盟。况且,屈原的悲剧命运也不是拥有政治盟友就可以避免的,那是一种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相互碰撞的悲壮毁灭。师生要以深远的眼光来评价诗人这一性格特点,真正领悟屈原那句“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时代呐喊;感受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精神;理解其为了坚守理想信念“虽九死吾犹未悔”的人生态度,进而增强对屈子精神的认同感。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情感交流、心灵碰撞、文化沟通,在互动中燃起对灿烂文化的热情,然后以文本为突破口,开拓丰富的素材,链接璀璨文化。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文人群像的人格魅力,对促进学生塑造独立人格以及追求思想自由有着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卞良君、叶盈盈.屈原的崇高人格魅力恒久持续的原因[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3(05).
[2]廖颖.举世皆浊我独醒,众人皆醉我独醒——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魅力[J].怀化学院学报,2007(08).
[3]刘海生.论屈原对人格美的追求[J].河北大学学报,1985(04).
铁塔解密 | 人各千面,细味绵长——从作者认知把握周朴园形象铁塔钟声 | 小开口,深挖掘——读甘红梅、王层林《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有感铁塔剪影 | 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铁塔钟声 |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祝福》二十年教学流变及反思
编辑 | 马 瑞 李章鑫
审核 | 张明月 刘海宁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