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故乡往年

故乡往年
文/余明图/网络
当每家的房檐下、灶房间,硬柴高高的码成一垛一垛。小河边纱布滤过了薯渣的木桶里淀成了粉,山村的烟囱袅袅不断的冒着白烟。打糍粑、过豆腐、炸薯片、炒花生瓜子豆和米…,大人们忙着准备一样样的食材货物,年味就渐渐的浓烈了起来。  腊月二十四,打扬尘。父亲头戴草帽,长长的竹竿顶上绑一把芦毛扫帚。把椽梁瓦凹上悬挂的灰尘蛛网扫了个遍。都说二十四是小孩先过年,开始有好吃的饭菜和自制的零食。如果那一天谁家移栽楠竹,刁钻的哥哥们竟是要把小孩弄哭的。据说哭声越大,竹子就活得越好。
  此后便天天有人杀年猪,屠户麻利的烧水剃毛,然后用铁钩把肥猪倒挂在木梯上开膛破肚。那种似乎闻不到臭只闻到肉香的馋涎欲滴,诱使着我和小伙伴们湊近前去。屠户便在大木桶边抓起一把带着屎尿的杂毛来,边往跟前递边问“谁要吃”,我们才尴尬讪笑着离去。  腊月二十九,还年福。大概是庆幸这一年风调雨顺的意思吧。入晚,摆一张桌子在大门口,蓝边碗端上整鸡、整鱼、整猪头、过豆腐、哨子?白米饭等,在乡村没有君子远庖厨一说,连菩萨的口味都跟我们一致,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神灵喜欢的。我常常吝啬的目测那些可口的食物,每次贡献过后都庆幸贡品并无残缺。莫非菩萨神灵也只是像襁褓中母亲喂饭一样,只是呵了呵热气?
燃三支檀香,点一挂鞭炮。母亲便带着我虔诚的对天地磕头膜拜。腊月三十,除夕夜。帮衬着在大门上贴上“一年好景随春至,四季财源顺意来”的对联,猪圈里贴“六畜兴旺”,谷仓上贴“五谷丰登”,连鸡窝上也要贴一个“鸡鸭成群”。
  火塘里放进老早备好的大树蔸,燃起红红艳艳的柴火。连着檩条的铁钩上挂着炉罐,面里咕咕的炖腊肉,烟熏的猪肝往火塘里噗噗滴油。跟昨天一样,还得先举膳焚香,磕头作揖。但鞭炮却是比昨夜稍长了些,摆过的猪头肉,包哨子等也依然还在,只是将精气奉献了菩萨神灵,肉身可以留给奉献者继续享用,我于是对菩萨神灵的敬重又更深了一层。  母亲慎重交代,大过年的要说吉利话:猪耳朵要叫做“顺风”,舌头叫做“利钱”,骨头叫做“富贵”…。我美美饱饱的吃了顺风、利钱和富贵,再热热的烤暖了身子,熬不住打盹就幸福满足的睡了,父母还兴趣盎然的在火塘边守岁。
大年初一的早上,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鞭炮声把我从梦里叫醒。爬起床来,先把自家和隔壁家门口未炸的散炮捡了,再回家漱口洗脸。母亲给我换上一年一度的,崭新的衣裤鞋袜,依旧带着我拜天拜地。吃过什锦汤,包哨子的丰盛早餐,我便挨家挨户的串门,去给长辈们拱手弯腰的拜年。大爷给一把云片糕,大娘给一把冻米糖…,转了一圈,衣袋里塞得鼓鼓的,就感觉崭新的衣服口袋做少小了些。装不下用手捧着,一把把糖果、饼干、还有花生、瓜子和香烟。
  初一是在族亲里拜年的,不能走远。乡谚道:“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什么意思呢?初一是作为儿子拜父辈,初二是女婿上门拜泰山,初三初四轮到拜姑姨家了。  年味也就在来来往往的亲戚间,餐餐丰盛的东道里持续热乎着。到了正月十五,舞龙的、舞狮、唱采茶花鼓戏的卯足了劲,但年味却像要在最热闹的排场里收场。乡俗说:“三十夜的猪头,月半夜的脚”。元宵夜,映着通红的灯笼,熏黑的猪蹄美人迟暮的上了桌。吃过腊猪蹄,喝过米酒糯米汤丸,那浓浓年味,也就在喷香沁甜,敲锣打鼓里,渐渐的消散。

【作者简介】:余明,网名梅花三弄,江西省九江市人,70后,九江市丰乐农技总经理,九江市鸿鹄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业余文学爱好者,作品散见于当地“西海文学”,“宁溪诗刊”。

华文鉴赏者驿站致读者
本平台创建于2018年10月4日,旨在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愉悦身心的驿站。
本公众号所发作品,必须原创,并进行原创保护,禁止任何剽窃、抄袭行为,一经查实,责任自负,将不再推送任何作品。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投稿、转发和分享。
投稿邮箱:2361175670@qq.com
503415349@qq.com

稿件也可直接投给任何一位编辑,要求均为原创首发,并附一张生活照和不超过200字的简介为盼。
赞赏费将在一周内向作者返还50%,其余50%用于平台维护。低于5元将不再发放。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涉及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及时删除。
    华文鉴赏者驿站编辑组
精彩回顾:
1.老去的父亲和下岗的牛 余明
2.怀屈原 余明
3.梦荷湾 余明
4.春天里的杜鹃花 余明
5.今夜如此寂寞 余明
6.余明: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7.余明:矮草的春天
8.余明:红枫树
9.余明:大鱼的独白
10.余明:雨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