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随笔】“神鱼”故乡的狂欢(娜朵原创民族音乐作品欣赏 · 傣语演唱版)

提示:点击上方”朵朵随笔”↑可关注我
摄 影 刀建波
娜朵原创民族音乐作品《边寨姑娘》
作词、作曲、演唱:娜 朵
傣语翻译:刀正明
葫芦丝、笛子:谭炎健
编 曲:卢文韬
吉 他:卢文韬
歌词大意:在那弯弯的小河畔/ 有一群戏水的边寨姑娘/ 婀娜的身影倒影在水中/ 银铃般的笑声在河里流淌/ 水中的鱼儿/ 岸边的藤蔓/ 就是那迷人的边地风光/ 哎,美丽的边寨姑娘/ 你是那天上灿烂的太阳/灿烂的太阳/在那静静的小河旁/ 有一群对歌的边寨姑娘/ 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 边寨姑娘把情歌吟唱/ 歌声飘过/ 竹楼山川/ 寨子里就多了一个幸福的新娘/ 哎,善良的边寨姑娘/ 你是那夜空中皓明的月亮/皓明的月亮/
《边寨姑娘》是本人写的一首傣族情歌,创作灵感来源于故乡的那条南垒河(就是文中写到的那条河),这首歌收录在本人的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妈妈背上的歌》中,专辑发行后反应还不错,现把这首歌编发在微信中与大家分享。
神鱼节的盛况,万人一起捉鱼的场面。
(此图片由朋友从微信转发而来)
温馨提示:
去年的“神鱼节”和“泼水节”期间,“朵朵随笔”分别编发了有关泼水节的微信(文字版)和“神鱼节”和“泼水节”两个节日放在一起的微信(文字版)。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文后链接了两篇微信的首发版,首发版总阅读量近600人),因为当时“朵朵随笔”未开通超链接功能,所以,“朵朵随笔”将此篇微信重新编发(此次新编发的微信增加了音乐演唱版、超链接功能,调整了部分内容、图片和版式)。
把泼水节和神鱼节写在一起编发微信是“朵朵随笔”的粉丝刀建波先生建议的,他还发来了拍摄的神鱼节和泼水节的照片。在此,感谢刀建波先生对“朵朵随笔”的支持!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出生长大,在那里编织我的文学梦想。我的文学作品中,绝大部分是写孟连那块土地的。孟连是一块绿宝石,是一块风水宝地,南垒河两岸肥沃的土地,给那里的百姓带来了富裕的生活。浓郁的民族风情也让那块土地充满了神秘和活力。每年的“神鱼节”和“泼水节”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人与水和鱼一起狂欢到极致。
神鱼节的“放生”仪式(摄 影 刀建波)
“神鱼”故乡的狂欢(人与水和鱼共同讲述的故事)
在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有两个盛大的节日:一个是神鱼节,一个是泼水节。两个节日连在一起,都在每年的4月份,神鱼节是4月12日,泼水节是4月13日——15日。两大节日是孟连最热闹的时候,也让孟连这个边陲小城声名远扬。
孟连也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虽然我后来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故乡,但对故乡那种浓浓的永远都割舍不断的情感,还是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每当想起故乡,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让人醉了一次又一次的节日,想起那些被快乐包围的日子。
摄 影 刀建波
孟连的“神鱼节”
“神鱼节”是孟连县一个特有的节日,神鱼节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的时候,释迦牟尼游世来到孟连的一座山上打坐休息,孟连的人们得知佛祖驾到,纷纷前往朝拜。佛祖听说这里的人们还不懂得种植谷物,只能靠野果野菜充饥,生活很艰难。
佛祖回去之后,派了一条鲤鱼来给孟连坝子的人们送谷种。鲤鱼把谷种吞在肚里,终于游到了南垒河。可是,一个不知情的饥民意外抓住了这条鲤鱼,并急忙拿到火上烤,准备烤熟了吃。烤了一会儿,鲤鱼想到佛祖的使命,便使劲一跳跳进南垒河边一座山脚下的池塘里。
当天晚上,一位老人梦见鲤鱼对他说:它是佛祖派来给孟连的百姓送谷种的,南垒河边有一些金黄色的颗粒就是谷种,大家可以拿去种在田里,几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今后,这里的百姓就可以丰衣足食,不用忍饥挨饿了。

参加放生仪式的僧侣们(摄 影 刀建波)
第二天,老人把这个梦告诉了大家,人们按鲤鱼的说法,把谷种种在田里。从此以后,孟连坝子年年长出金黄色的稻谷,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孟连坝子也变成了一个富饶的地方。
孟连坝子的百姓为了感谢佛祖的恩赐,每年都要到释迦牟尼游世到孟连打坐休息的那座山上朝拜,这座山就是现在的法罕山。
听说当年送谷种的鲤鱼跳进池塘后,活了下来,只是当时被火烤了之后,半边的眼睑凸了出来,尾巴也歪着翘向一边,人们把它奉为神鱼,神鱼跳进的池塘就是现在南垒河上游景信的神鱼池,如今,神鱼还在那里繁衍生息。
准备“放生”的鱼儿(摄 影 刀建波)
这个古老的传说在孟连坝子流传了很多年,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因为这个古老的传说,孟连坝子就有了一个独特的节日——“神鱼节”。
神鱼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在古时候,“神鱼节”是老百姓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土司准许百姓在禁渔的河道里捕捞。“神鱼节”在孟连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了孟连县最热闹的节日。
神鱼节期间,还要举行“放生”的仪式,仪式一般由僧侣主持并实施。放生的鱼放在特制的盆里,由僧侣带到放生的地点放生,放生的鱼儿一般是不会捕捞的。
满载而归(摄 影 刀建波)
每年的神鱼节,最吸引人的就是万人一起捉鱼的场面。为了让神鱼节更加热闹有“看点”,当地政府每年都会往南垒河投放活鱼,让老百姓们尽情地去捉。
那天,南垒河两岸人山人海,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都派上了用场,人们脸上都挂着笑容,在河水里尽情地捕捞,岸边站满了围观的人群,到河里捕捞的人,一般都能满载而归。
现在,神鱼节已经成为孟连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每年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在这里感受民俗文化的同时,还收获了快乐。
收获(摄 影 刀建波)
狂欢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的盛大节日,每年的4月13日到15日是泼水节的时间。我的家乡是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泼水节自然是热闹非凡。
每年,在泼水节还没有到来的前一两个星期就可以听到“咚、咚”的象脚鼓声了。傣族人过泼水节的时候都要敲象脚鼓,敲象脚鼓一般是傣族男子,女人们一般都是站在旁边看热闹。
人与水的狂欢(此图片由朋友从微信转发而来)
刚开始的几天,敲象脚鼓的只是几个男人,等真正到了泼水节的时候,寨子的广场上会聚集很多人,男女老少都会到广场上去跳舞,通宵达旦。
在我们那个小县城,泼水节的时候是人最多的时候。白天,街道上、小路边总会看到提着水桶、端着盆子的人,只要看到路上走来人,不管男男女女都会被泼得像落汤鸡。那些拿着水桶和盆子泼水的人,也会被别人泼得满身是水。
象脚鼓敲起来了(摄 影 刀建波)
每年的泼水节,只要我没有外出,一定要去参加。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去参加泼水的,只记得年年都被泼得浑身湿透了。在我们那个县城的中心有一条河水,每年的泼水节,河边是最热闹的。有的人干脆在河里打起了水战,有一年,我跟几个小伙伴就在河里跟一群男孩子打起了水战,最后是我们“战败”而逃。
祝福(摄影 刀建波)
泼水节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哄笑声,那一定是有人被泼水了。泼水的人笑,被泼水的人也笑,泼水节就是一个被水和笑声包围的节日,是一个人人都得到祝福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与水一起狂欢到极致。
泼水节最热闹的要数4月15号,泼水节一般是三天,15号正好是第三天。这天一般要举行放高升比赛和放火花。放高升一般会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进行,因为,放高升的时候会出现高升放得不好掉落的事情,高升掉落会伤到人,所以,放高升的地方都是开阔的地方,我们那里,一般会把放高升的地方选在没水的田野上。
”水战“(摄 影 刀建波)
放高升的地方一般会搭一个简易的架子,放高升的人会把自己的高升放在架子上发射。高升是用竹子做的,头部绑着几个竹筒,里面有火药,尾部是一条长长的细竹竿,高升发射后,尾部的细竹竿会像蝌蚪的尾巴一样摆动,特别好看。
放高升一般选择在下午,因为放高升要看得清楚高升飞行的情况,所以,天气的好坏很关键,天气好才能放高升,碰到下雨天,一般都要取消或改期。不过,在我们那里,放高升的日子一般都是好天气,很少碰到下雨的时候。
祈 福(摄 影 刀建波)
做高升一般是以寨子为单位制作,那一个寨子的高升飞得高,来年就有好的收成。每年泼水节放高升的时候,田野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当放的高升飞向天空的时候,人群中就会爆发出一阵喝彩声;如果高升发射不成功,人群中也会传来一阵起哄声。
每年都有发射得好的高升,也有掉落的高升,所以,每年高升发射的现场总是喝彩声和起哄声交替着出现,不管是喝彩还是起哄,人们的脸上都是喜悦的,那些被起哄的人,也不生气,只是笑笑,说明年再做好一些的高升来放。
摄 影 刀建波
放火花是在晚上进行,放火花的地点要求就不像放高升那么严格,只要是一个宽一些的广场就可以了。火花也是各个寨子自己制作的,每一个寨子都有制作火花的高手,听说制作火花很有讲究,高水平的人制作的火花,火星喷得高,喷得好;水平一般的人制作的火花,火星喷得不高,甚至有的火花连火星都喷不出来就熄灭了。
泼水节的时候,我经常去看放火花,看到过火星喷得很高的火花,也看到过火星喷得很低的火花,有一次还看到一只火花火星冒了一下就熄灭了。
炸好的牛皮比人还高呢,“炸牛皮”是傣家人的特色食品。
(摄 影 刀建波)
放火花一般是人群跳孔雀舞跳得很起劲的时候放,刚开始,大家都在跳舞,等跳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放火花,火花喷出的火星照亮了夜空,人们围着火花跳舞狂欢,如痴如醉。
现在,生活在都市的我很久没有感受到泼水节那欢乐的气氛了,但多年前的泼水节的经历好像还在眼前,那些欢声笑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我把对泼水节的情感写成了一首傣族的歌曲《边寨姑娘》。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后记:《孟连的“神鱼节”》相关素材由刀建波先生提供,神鱼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但曾一度中断,后来才恢复,已成功举办十三届,今年举办第十四届。
《狂欢的“泼水节”》摘自娜朵著《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一书,标题有改动,内容稍有增减。此篇小文已经编发过一篇微信,因为“朵朵随笔”的“粉丝”刀建波先生的建议,把“神鱼节”和“泼水节”两篇小文放在一起再次发布,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了解孟连的民俗和旅游文化,喜欢那块神奇的土地。
重要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阅读“朵朵随笔”的文章,此篇微信使用了“超链接”功能。以后,在每一篇新发布的微信后面都会同时滚动推荐几篇“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请多关注。
特别说明: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族的文化,如有其他公众号要转载“朵朵随笔”的文章,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朵朵随笔”公众号和出处。
温馨提示: 请多关注“朵朵随笔”
请多关注“ 拉祜族文化网”
(网址:www.lahuzu56.com)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作者简介:娜朵,拉祜族第一位作家,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11部书和3张个人原创民族音乐专辑(由娜朵作词、作曲、用六种语言演唱),创作水墨作品近200幅(出版96幅),摄影作品多幅,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协会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三批卷本(国家卷),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多部作品被云南民族大学作为本科教学内容,个人小传被作为词条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大词典·拉祜族卷》《中国作家词典》,并被国家民委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英才”进行介绍,2015年、2016年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优秀音乐家奖”。
娜朵主要著作:(1)报告文学集《民族·热土》(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2)中短篇小说集《绿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此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收录的短篇小说《蕨蕨草》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新人新作奖);(3)民间文学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中篇小说集《疯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5)纪实文学集《边地民族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6)纪实文学集《绿满拉祜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7)中国第一部拉祜族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母枪》(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作为中国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经典作品推出;(8)长篇小说《麻石街的女人》(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9)个人演唱专辑《拉祜情声——心灵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10)长篇小说《骑楼里的女人》(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11)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妈妈背上的歌——拉祜山歌谣》民族语版,由娜朵作词、作曲、用五种语言(拉祜语、傣语、佤语、哈尼语、云南方言)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2)原创民族音乐专辑《麻栗花——遥远的歌谣》普通话版,由娜朵作词、作曲、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3)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拉祜山的传说——古老的歌谣》器乐演奏版,由娜朵作曲、配诗,著名国乐演奏家谭炎健教授倾情演绎。(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4)散文集《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5)长篇童话《边地丛林密码》(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长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拉祜族文化网
推荐【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
【朵朵随笔】边地集市
【朵朵随笔】小县城(遥远的记忆)
【朵朵随笔】故乡的小河(唯美朗诵)
【朵朵随笔】故乡是永远的牵挂
(娜朵原创民族音乐作品欣赏)
【朵朵随笔】泼水节(人与水狂欢的日子)
【朵朵随笔】“神鱼”故乡的狂欢
(人与水和鱼共同讲述的故事·首发版)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