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全文及译文(《戰國策》“恭於教而不快,和於下而不危”解#2020-31)

战国策全文及译文
王立周紹爲傅。……周紹曰:“王失論矣,非賤臣所敢任也。”王曰:“選子莫若父,論臣莫若君。君,寡人也。”周紹曰:“立傅之道六。”王曰:“六者何也?”周紹曰:“知慮不躁達於變,身行寬惠達於禮,威嚴不足以易於位,重利不足以變其心,恭於教而不快,和於下而不危。六者,傅之才,而臣無一焉。隱中不竭,臣之罪也。傅命僕官,以煩有司,吏之恥也。王請更論。”
……王曰:“寡人以王子爲子任,欲子之厚愛之,無所見醜。御道之以行義,勿令溺苦於學。事君者,順其意,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其國之祿也。子能行是,以事寡人者畢矣。《書》云:‘去邪無疑,任賢勿貳。’寡人與子,不用人矣。”——《戰國策·趙二·王立周紹爲傅》

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要給兒子找個好老師,周紹卻推三阻四,說自己不符合六條標準。前四條都很簡單,難點在後兩句。南宋鮑彪注:“快謂縱逸。”(《漢語大詞典》誤為高誘,當成漢儒故訓整個性質都變了。)日人橫田惟孝《戰國策正解》云:“不快,謂不苟從。”近人金正煒《戰國策補釋》以“‘危’與‘詭’通”釋之。今人多從金說,理解為“異於眾”,或“虛偽”、“詭詐”。今通行的譯本對“恭於教而不快,和於下而不危”的翻譯如下:何建章《戰國策注釋》(中華書局,1990年,第701頁):嚴肅認真,遵守教令,一絲不苟。謙虛謹慎,對待下屬,平易近人。王守謙等《戰國策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61頁):對於教化恭謹而不放縱,對屬下和藹而不虛偽。
繆文遠等《戰國策(全本全注全譯)》(中華書局,2012年,第563頁):嚴肅認真,遵守教令而不放縱;對待下屬平易近人。
范祥雍《戰國策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73頁)獨出心裁,定“快”字為形近而誤,本當作“怏”,“謂恭於教而不自大”;又如字讀“危”,訓高峻,“不危”謂“不自高”。范氏認為“快”是譌字的思路可取。除此處之外,先秦傳世文獻中總共有四處“不快”。《周易·艮》:“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周易·旅》:“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戰國策·秦三》:“蔡澤入,則揖應侯,應侯固不快,及見之,又倨。”
《戰國策·秦五》:“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羅曰:‘君侯何不快甚也?’”
皆指負面的心理感受。兩漢則共有二三十例,亦復如此。“不快”從來就沒有正向價值的用法。解作“不縱逸”、“不苟從”皆牽強而無徵,以“不快”為追求目標更是荒謬,不可強通。“快”是譌字的可能性很大。至於范氏校為“怏”的解決方案則不佳,經籍中從無“不怏”的提法,臆說無據。諸家的思路都有共同的問題,就是沒有體察整體語境,目光局限於句子內部,順着前半句猜後半句,出來的結果是類似“聰明機智而不傻”、“心地善良而不壞”那樣的廢話。這裡六條是“傅”的標準。前四條分別說應變、持禮、威嚴、貞廉,純屬士大夫的自我修養,套在任何官員頭上都成立,不限於“傅”這個職位。後兩條照諸家解釋則還是如此,六條全都落在空處,怎見得是“傅之才”?“傅”這個職位最重要的素質不是別的,正是處理好與王子——未來的君主、王——目前的君主之間這兩層關係。這後兩句說的正是這個。看到人際關係中用到“危”,就應該設想使用“危,疑也”之訓的可能。前文《〈墨子〉“得下不危”解》就是這個思路。此處“和於下而不危”與“得下不危”正可對讀,“不危”皆猶使動用法的“不疑”,指的都是不使王疑。

探討“危疑”的系列文章
辨《孫子》“民弗詭”——出土研究誤導古籍訓詁之一例
讀《讀書雜志》札記(51)——不危
《墨子》“得下不危”解

而“下”之所指則根據語境而有所不同。“傅”主教導王子,非理民之官,“下”不是指百姓。今人理解的“下屬”也非是,跟下屬關係好壞不影響“傅”是否稱職,哪個大官沒幾個得力下屬,沒有因這個就遭疑忌的。這裡的“下”當指王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為君上,子為臣下。王派去教導王子的“傅”如果和王子關係太好,也會遭到上面王的猜忌。在這位家長看起來,這很可能就是你放棄原則、忘記使命、投其所好、教壞小孩。歷史上老師替學生背鍋,被當做儆猴之雞的事時有發生。“恭於教而不快”則是說師生關係,老師嚴苛易招弟子不滿,這是良師需要避免的。“快”當是“忮”的譌字。《說文·心部》:“忮,很也。”段玉裁注:“很者,不聽从也。”《詩·邶風·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毛傳:“忮,害。”陸德明釋文引《字書》:“忮,恨也。”“忮”謂不服、忌恨,這正是嚴師高壓下的學生常有的逆反心理。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荀子·大略》
楊倞注:“快,人有肆意。”楊倞或亦就誤本為說。楊柳橋《荀子詁譯》(齊魯書社,1985年,第791頁)疑“快”為“怏”字之誤。余謂此“快”亦“忮”之譌字。古音忮屬支部,壞屬微部,支微合韻。《荀子》句可與《漢書》對讀。《漢書·匡衡傳》:“公卿大夫相與循禮恭讓,則民不爭……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禮讓,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於罪,貪財而慕勢,故犯法者眾。”
古有、或相通,《荀子》“有忮”就是《漢書》“或忮害”,引發的後果是“法度壞”、“犯法者眾”。
《戰國策》對“恭於教”產生的“忮”亦即《荀子》“賤師輕傅”之“忮”。一般學生不服老師還沒什麼,但這位可是王子,還可能是下一任君主,這個關係處理不好問題就大了。可以參考唐太宗太子李承乾要暗殺張玄素、明神宗朱翊鈞要鞭屍張居正,兩位張老師皆“恭於教”,但搞到學生如此走極端,以周紹的標準,都算不上合格的“傅”。教學嚴格而不使王子忌恨,與王子融洽而不使君主猜疑,這才是重點。常言“伴君如伴虎”,“傅”那就是伴兩隻虎,還往往是兩難之境。做得好固然從龍潛邸,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做得不好就兩面不是人,出了紕漏殺身之禍都是小的,抄家滅族都有可能。所以周紹真正的顧慮就在這兩條,嘴裡說的是“傅”要做到不使人疑忌,言下之意實際上就是怕遭疑忌。趙武靈王也很清楚這點,所以根本沒搭理前四條,專門就後兩條作了回答。御道之以行義,勿令溺苦於學。——你這麼優秀作出榜樣引導我兒子就行,在成績方面我不給你定KPI,不需要督促他苦學,他自然不會忌恨你。《書》云:“去邪無疑,任賢勿貳。”寡人與子,不用人矣。——我本人對你更是絕無懷疑,“傅”之一職非你莫屬,儘管放心。若照諸家理解,則周紹的推拒成了虛文客套,趙武靈王的勸解成了無的放矢,前言不搭後語,也不知道怎麼打消的疑慮。只有“快(忮)”、“危”二字釋通才能把整段邏輯理順。至此,“危”之“疑”義已在《孫子》、《墨子》、《鬼谷子》、《荀子》、《呂氏春秋》、《文子》、《淮南子》和《戰國策》中發現用例,是知戰國乃至西漢此義的應用並不鮮見。單看這個故事,那是君臣、父子、師生三重關係的和諧圖景。趙武靈王對自己看人的眼光、用人的氣度自信滿滿。可就在兩年以後,他廢除成年長子儲君之位,傳王位於十歲愛子——也就是周紹的這位學生。廢嫡立幼、壯年禪位引發造反、宮變、長子被殺、自己餓死、王國衰退……一連串悲劇發生。而趙武靈王那句“選子莫若父”言猶在耳。周紹眼看着學生背上殺兄弒父之名,亦不知作何想。

2020年11月18日

吳銘訓詁札記

战国策全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