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建议别建对撞机(杨振宁的最后一战:阻止中国为超大对撞机买单)

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杨振宁竭力阻止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

优质回答:

完全赞同和支持杨振宁的看法和做法:高瞻远瞩、坚持反对“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的初心30年不改。

针对中国是否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物理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以CEPC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VS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杨振宁为首的正反两派,双方各持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并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讨论。

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只学到高中物理的普通老百姓,通读、理解了两方的辩论和观点,客观、冷静地分析后发现:杨振宁的观点全面、细致,让人心悦诚服,引为高见。

一、时间点

杨振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表述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在中国高能物理学家2012年提出CEPC计划(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后才反对。

不是突发奇想的不成熟观点,不是同行相轻,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站在高能物理学科的巨大高度上发表的高瞻远瞩、真知灼见。

二、高能物理的学科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半世纪最红的物理学是高能物理,可是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高能物理重要的观念都已经有了。世界高能物理的发展前景,并不在于高能加速器能量的增加,而在于物理观念的突破。“盛宴已过”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现在大对撞机是‘没落’的时候了。

21世纪将要发展的是什么呢?看清未来趋势是一个科学家头等大事。盲目的拼命上项目,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该干的事。

三、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大约需要1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

王贻芳的观点是:我们愿意把20年所有人的钱集中在一个装置上,所以产生的效益比分成100个研究要高。

杨振宁的观点是:中国GDP虽然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9000万的贫困人口,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等,钱应该花在更需要的地方。

两相对比,你是否发现有莫名的熟悉感。对的,这跟很多城市主政官员的政绩工程同一个逻辑思路:宁愿花未来几十年的钱去搞仅仅有可能的大项目,去出政绩,而不是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其它项目上。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此行事,何其触目惊心!

四、高能物理的现实意义

七十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

杨振宁的答案是“没有”。至少未来三十、五十年内不会有。

真的有必要花1000亿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是否应该投入到更需要、更迫切的科研项目中去?

五、高能物理的发展的基石

杨振宁一针见血的指出: 美国高能物理发展能取得许多成绩核心要素是:一是经费充足,二是人才众多。

经费:现在中国每年的基础研究经费有900亿,数理化天地生6个领域。物理占1/5,一年大约有30亿科研经费。跟美国、欧洲各国的科研经费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差距很明显。

人才:60余名中国科学家(其中近四十人为台湾科学家)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强子对撞机实验,中国的高能物理人才贮备可见一般。

花费1000亿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高能物理的现状。

结语:

王贻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需要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谈的是需要性。盲目跟风,不知风向已变。

杨振宁的核心观点是:我懂高能物理,我认为你不要走这个方向。盛宴已过,高瞻远瞩,没有必要性。

高下立判!科学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不能急功近利,功利主义害已害国。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题目有点小偏差,杨振宁先生并不是竭力阻止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他的观点是大型对撞机可以建,但不是现在马上立刻就要建。

“中国是否应该上马大型对撞机项目”这个话题从科学界到民间已经争论好几年了,在2016年,杨振宁和丘成桐等对此就展开了论战,而最近一篇网文《杨振宁的最后一战》,再度将这个事件引上了热搜。

大型对撞机是研究微观粒子的利器,通过两束高能粒子的直接对撞,产生的高能量,来期待发现最新的粒子。特别是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并在2013年获得或贝尔物理学奖,这极大激发了中国科学家建造大型对撞机,实现在高等物理领域的领先和诺贝尔经的突破。

但大型对撞机的特点就是大型,投入巨大,耗资千亿的量级,就连美国都无力承受,在洒下30亿美元后,在论证科学意义与花费投资可行性后,果断止损,终止了该项目。

而国内发对者中最著名的就是杨振宁教授,他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可能也确实是他的最后一战。他除了认为高等物理的盛宴已过,通过大型对撞机来发现新粒子,成了猜想,而且投资可能会是无底洞,数以千亿的投资对于其他急需资金的民生教育,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更加重要。

杨振宁认为是可以建大型对撞机,但不是现在,现在上马不太符合国情。当然现在争论热烈,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想法,来评论里,亮出您的精彩观点吧。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领域实在是太高端了,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可以说对于这样的领域只能是听一听,不过通过杨振宁和主张建的各方立场来看,感觉杨说的更有道理。他没有说不让建,按照他的意思等一等,如果需要了再建也不迟。(他用了美国已经建的对撞机做了证明,投入无限大,实际意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从杨真实的意图来看还是为国家考虑节约经费用于实用科学领域里的研究。也就是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作为一个群众听来感觉杨是为国而想的。

其他网友回答

怎么说呢,这件事应该支持杨振宁的比较多,毕竟建造大型对撞机花费的钱太多:

美国和欧洲都曾计划建造过大型对撞机,当初他们的预算都处于可接受范围内。然而,随着建造进度的增加,二者赫然发现预算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需要预算1-2倍的钱才行。美国及时止损了,停止了大型对撞机的建造。而欧洲却坚持建造,最终虽然使得欧洲成为了研究粒子物理的中心,但是花费却也极大,而且所得的研究并没有为欧洲带来实质性的利益。特别是在粒子物理以及高能物理预言的粒子基本都已发现的前提下,欧洲的大型对撞机依然满足不了现代科学的需求了,所以而建造更大的对撞机的呼声也逐渐显露了。

王怡芳院士正式基于研究粒子物理的目的,提出我们要建立更大的大型对撞机。然而杨振宁确认为建造大型对撞机太费钱,至少需要200亿美亿。而且,就是建立起来了,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又有什么显著帮助呢?现在我们科研的重点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导向,所以这么多钱投入到这个项目,实在是不值。就算是真的出几个诺奖成果,又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多希望国家能够把更多的钱投入科研领域,现在的基因申请真的是太难了,很多科研人员把拿到基金比喻为范进中举,说明了科研基金的难中。所以,希望国家可以把更多的钱用在基金上面,让科研人员有项目,有钱实现自己的科研想法,而不是把钱集中在某几个大型项目上面。

其他网友回答

最近在网上出现了一篇很火的网红文章:《杨振宁的最后一战》,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原文。我们要清楚杨振宁杨老出生于1922年10月1日,目前已经97岁高龄,阻止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造真的可能是杨老的最后一战。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是我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在2012年9月份提出来的项目,支持的一方自然是高能所的科学家们,主要以高能所所长王贻芳为代表,他在我国粒子物理领域属于领军人物。这个项目前后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就是电子对撞、二期是质子对撞。

一期工程电子对撞机(CEPC)的科学目标很明确,就是撞出大量的希格斯粒子,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至少可以出现两三个诺奖成果;

二期工程质子对撞机(SPPC)科学目标目标是探索,希望可以撞出标准模型之外的粒子,同时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如果成功那将是开创性的成果。

欧洲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这个大型粒子对撞机的提出是有背景的,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从预言到发现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至此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61种粒子全部都被发现。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但是现有的对撞机规模不够,成规模的撞出希格斯粒子不可能。其次希格斯粒子非常不稳定,只能持续十亿分之一秒,之后就会立刻衰变成光子。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个模型中包含了61种粒子,描述了电磁力、强力、弱力,以及物质的基本组成粒子。是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重要理论,这个模型的建立主要基石理论就是杨振宁的规范场论。

按照王贻芳等高能物理学家观点目前所有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先建造出大型的粒子对撞机,在今后的几十年甚至百年左右都将处于领跑地位。这就像是研究天文的必须要有望远镜,研究高能物理的就必须要有对撞击,不然只能一路跟着别人跑。

杨振宁杨老公开表达过自己的意见,他的原意是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击,但并不反对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杨老列举出了几条反对意见简单叙述如下:首先是费钱:美国曾1989年开始建造大型对撞击,最初的费用多次预估是30亿美元,但是随着建设不断的加大投入,最后到达了80亿美元,因此在浪费了30亿美元后1992年停止了该项目,建造大型对撞击就是一个无底洞;其次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GDP总量的确是高,但人均GDP却不靠前;高能物理的研究成果短时间内对于我国没有实际的用处,科学转变为技术服务人类至少五六十年的时间。总之简单来说就是费钱不符合现在的国情。

在这里放一段杨振宁杨老在今年国科大讲座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大家可以细品一下:

“这个实验做完,这个机器就没有用了,需要造更大的对撞机,需要花更多的钱,至少要200亿美元。”杨振宁说:“别的国家没钱,大家都说中国有钱。” “我知道我的同行对我很不满意,说我(的反对)是要把他们这行给关闭掉。可是这个对撞机要花中国200亿美元,我没办法能够接受这个事情。”杨振宁说。

杨振宁已经97岁高龄了,安度晚年不好吗?但是他并没有,而是一直在奉献着自己,这也许就是他的最后一战了。而王贻芳院士坚持提出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也并没有错,这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因为即使最后这个对撞机确定建造了,等到真正使用的时候只会是后来人,也就是说王贻芳院士等都是栽树人。

至于中国是否应该建造“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我们永远都是看客,并且是抱着不同观点的看客。而冲在最前边的是这位97岁高龄的老人家,是非功过历史总会给出判定的…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