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文化研究| | 蓝关古道探秘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散文/诗词/ 小说/ 情感
朋友,你若有幸在向导的带领下,对蓝关古道作一次较深入的考察游览,你就会发现,蓝关古道险峻雄奇的自然风光、积淀丰厚的人文历史、美丽生动的民间传说,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真是知识点多多、趣味多多啊。
近几年,笔者作为地方文化研究者团队的带头人,以深度挖掘和宣传地域文化为己任,数十次踏访蓝关古道:或组织地方文化爱好者实际勘察,或协助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文化考察,或配合中央、省市媒体单位进行采访、摄制活动,对蓝关古道的历史、人文、地理作了多维度的研究宣讲和解惑释疑。现整理有关资料撰成《蓝关古道探秘》一文,与之前较早发表的《蓝关古道考述》一起,作为蓝关古道文化研究初步成果的小结,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批评指正。
蓝关古道示意图
青泥岭有青泥吗?
行走蓝关古道出了蓝田县城登上峣山就进入了秦岭山地。峣山位于县城东南,为东西走向,是蓝峪与辋峪的界山,最高处海拔1700多米。它东端隔十二筝坡与桓公堆相接,西端接辋峪口与篑山相对,绵延30余里。其东部称芦山,中部称七盘山,西部称薛家山,北出有虎吼山,南出有照壁山。秦楚古道(即蓝关古道)循峣山梁南侧逶迤东行,沿途有鸡头关、风门子、六郎关、筝坡关诸要隘。
峣山,即青泥岭
峣山也称青泥岭。峣山的西端王村沟一带,出产一种非金属矿产高岭土,也叫观音土、白土,主要用于造纸、陶瓷、白水泥和耐火材料制造。青泥岭的命名,应当与此有关。可类比的例子,有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一个盛产高岭土的镇,就叫青泥镇。
与峣山被叫作青泥岭一样,附近以“青泥”命名的地名有好多,如:
青泥城民国《续修蓝田县志》记载:“县南七里营上村北,有地名‘北城子’,即(晋)青泥城故址。”史载东晋大将刘裕征关中,曾遣将入武关,进屯青泥城,在此大败后秦兵。
青泥关南北朝北周时,将位于蓝桥的峣关迁徙至青泥故城侧,遂改关名为青泥关。
青泥坊杜甫访蓝有诗句“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青泥坊渠蓝田明清两代各筑有一条青泥坊渠,清代的青泥坊渠曾引水穿过县城。
《白鹿原》“棒槌山”的原型——竹篑山
《白鹿原》里有这样的情节:白鹿原东南方向有一座形似棒槌的孤峰,每年六月三到六日过神会期间,一些不能生育的女人多在婆婆带领下来此求神“借种”。白嘉轩的三儿媳妇多年不孕,嘉轩怕孝义这支从此绝后,只好按冷先生指点,让三媳妇上了一次棒槌山会。这个“棒槌山”的原型就是辋峪口的孤峰竹篑山。竹篑山每年六月六过庙会,据说旧时确有过不孕妇人与人野合之俗,这当然是医药科技落后时代人们的愚昧无奈之举了。
从蓝关古道上眺望竹篑山
竹篑山也叫金山、天马山、笔架山,海拔900米。山顶平缓,东、西突起两峰头,各有一寺,均名竹篑寺(讹为“祝国寺”、“中国寺”),旧时两寺之间原有七级宝塔一座,与县城遥遥相对,被视为蓝田县城的地标,文革中被毁,现在的新塔为近年重建。
据史书记载,秦末, 刘邦与项羽相约伐秦,刘邦用张良计,设疑兵,“绕峣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汉书?高帝纪》)。即避开了驻防在峣关和篑山旁青泥城的秦军,从辋峪腰部直插蓝田南部的焦汤、鹿原一带,大破秦军,从而直取咸阳。
蓝田溶洞群的母体——桓公堆
桓公堆是青泥岭南侧的一座东西走向的山梁,海拔1500多米,东接蓝桥碧天洞南的蟠龙山,西至辋川溶洞所在的清水沟,长约5公里。桓公堆因东晋桓温征关中在此驻兵而得名(有的讹为“韩公堆”),是蓝关古道上著名军事重地。
桓公堆
桓公堆是秦岭北坡群峰的另类。因为在清一色的花岗岩地貌的秦岭北麓,只有蓝田的桓公堆和玉川所在的两个地质带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即由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岩类构成的溶岩地貌。因了这种特殊地质结构,上天送给了蓝田两样宝贝:一是蓝田玉,因为只有这类岩石形成的变质岩,在地壳内部的超高温高压条件下,才有可能生成玉石。再一个是溶洞群。桓公堆的西端就有由辋川老洞锡水洞、新开发的凌云洞以及数个尚未开发洞穴组成的一组溶洞;桓公堆东端也有碧天洞、珍珠楼等一组溶洞。碧天洞是道教著名道观,传说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修道成仙之处,故桓公堆也被叫作成仙岭(讹为“成天岭”)。当地还流行着碧天洞和锡水洞两洞相通的传说,说是在一个洞顶端点燃一把麦秸火,在另一个洞里可见冒出的烟。玉矿和溶洞是难得的地方资源,这是上天给蓝田人的恩赐惠赠啊。
峣岭三关
蓝关古道历史上被称作“秦楚道”“武关道”“商山道”等,后因了韩愈的不朽诗句“雪拥蓝关马不前”,“蓝关古道”就闻名遐迩了。但若问韩愈拥雪的“蓝关”在哪里?对此,即就是蓝田本地人,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的。造成这种“说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历史上古蓝关曾两移关址,三易关名。蓝关在秦汉之际叫“峣关”,关址在今蓝桥河村之南、峣山之东处。南北朝北周武成二年(559年),将峣关迁移至今营上村青泥城侧,遂改关名为“青泥关”。但这个名字只叫了14年,又改名为“蓝田关” ,原因是蓝田县县治于北周建德二年(573年)从白鹿原迁到峣柳城(即今县城)处,于是关也随县城改名了。接着在32年后的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又徙回秦峣关原址,但关名从此就不叫峣关而叫蓝田关(习称蓝关)了。关址和关名的变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史料和人们认知的惑乱。
二是,从军事防卫角度看,蓝关并不是一个地理坐标“点”,而是由一组关隘组成的军事防卫线。在长达30里的峣山古道上,共有3处关隘,即鸡头关、六郎关和筝坡关。唐人杜佑《通典》说:“七盘、十二筝,蓝田之险路。”这三关都是凭险而设,扼控古道要冲,共同担负蓝关的军事防守之责:
鸡头关 位于七盘坡的上三分之二处,隘口东边耸立的石岩,酷似一只雄鸡引吭昂鸣,故名。这里山势陡峻如一个巨大的鼻梁,两旁都是深涧,确为兵家重地。当地流传:光武帝刘秀剿灭王莽时,在此遇到蝎子封关,南天门司晨的金鸡下凡啄蝎相助,才得以过关,金鸡却因私自下凡触犯天条被罚而变为石鸡了。当地人都相信,至今鸡头关北有蝎子而关南看不到蝎子。
鸡头岭
筝坡关 位于十二筝坡的近坡头处。蓝桥河村西侧,有一面大坡,北临桓公堆之首,南接峣山之尾,两面大山夹峙,之间的通道不过20余米。整面大坡全长虽不到2公里,但十分陡峭,成“之”字形的坡路,多重迂回盘折,犹如古筝上的一排排琴弦。筝在汉、晋以前是十二弦,故有“十二筝坡”之称。当地世代口传将“筝坡”转为“窄坡”了。
峣山(左)和桓公堆(右)夹峙的筝坡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里的坡形山势,构成了险要的天然屏障,古蓝关对于来自东南军事威胁的阻遏、防卫,应当首先且主要由这个关隘担任。坡中腰西侧,有处叫“万人坑”,据说是堆埋战死兵卒的,前些年还不断有人在那里捡拾到锈蚀的箭头。保藏在窄坡关大坡脑村陈根让家的原筝坡关门的一块偌大的门墩石,是唯一可以见证古道历史的遗物。
就是这位老人,年轻时把这块门墩巨石从筝坡半腰抬回来的
六郎关位于北曲村和六郎关村之间。这里原先是北面的峣山向南突出来的一个高梁,关门就建在梁头上,南临峣山与桓公堆相夹的深涧,真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六郎关东距筝坡关西距鸡头关分别为5.5公里和3公里,主要对东西两个关隘起联接呼应作用。当地人告诉说,六郎关是因了杨六郎在此守关而得名,但并无相关史料可以证明。

峣山公路斩断了六郎关山梁,关隘遗址就在公路外侧尚存的梁头处
以上三关,共同构成了古蓝关这一军事要隘,从而使峣岭成为长安和关中的东南屏障。韩愈蓝关阻雪之处,应当就是在这组关隘的某一处。
摩崖石刻
蓝关古道峣山段共有5处摩崖石刻,按照历史时期先后,分别是:
蟒石湾石刻位于风门子和北曲之间,朝代为清代乾隆年间,内容为陕西巡抚陈宏谋捐资修路的功德纪事。碑文为:
皇清乾隆拾壹年丙寅季夏谷旦
陈大丞捐修大路,化险为平。士民商旅公颂功德,勒石为记。
公讳弘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临人,雍正元年癸卯解元词林。
各省往来客民公立
蟒石湾摩崖石刻
石刻文字中,丙寅是乾隆十一年的干支纪年,为公元1746年。季夏:为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谷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陈大中丞指陕西巡抚陈弘谋。“广西桂临”误,应为“广西临桂”,广西桂林府下辖临桂县。解(jiè)元,指科举乡试举子头一名;词林,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年(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桂林临桂人),捐银3000两,修筑了商州胭脂关至蓝田七盘关道路,使“险者平之,坑者堙之,顿成康庄”,士民刻石赞曰“陈公路”。
杨三庄石刻位于鸡头关西侧刘家沟近峣山梁头一巨石处,刻石时间、纪事内容均与蟒石湾石刻相同。碑文正中刻字为“陈大中丞辟新路”,上款为“公讳榕门广西桂林进士”,“榕门”是陈宏谋的号。陈是雍正元年(1723)癸卯科进士。下款为“署蓝田县知县石廷棟書”。石廷栋,山西解州人。“署”是暂时代理之意。民国县志记载:“石廷栋……由泾阳丞署”,意即石廷栋时由泾阳县县丞调任蓝田县代理知县。这个石刻提示本次修路可能在鸡头关原道之旁,又开辟了一段新路。
杨三庄摩崖石刻

杨三庄石刻复原示意图
蓝桥河石刻 位于蓝桥河村西头古蓝桥遗址不远处,时代为清朝乾隆年间。刻文为“抱住处”“拾玉杵臼处”,落款为“西蜀罗文思”。据史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商州知州罗文思(四川人)捐银480两,主持修筑了蓝田至商州200里道路,百姓称新开凿出的一段险路为“罗公碥”。蓝桥河村石刻应是本次修路同时修复了古蓝桥而镌刻的。所纪史事,就是发生在此处的“尾生抱柱”和“裴航遇云英”传说。只是刻文“拾玉臼杵处”似有不确,因玉杵臼是裴航历尽艰辛从河南虢州买到的而不是在蓝桥拾到的。
蓝桥河村摩崖石刻,原有“抱柱处”三字已不可见
鸡头关石刻 位于七盘坡中部,时代为清道光年间。刻文为“署商州白捐修”。据史料,道光十五年(1835年),西安府同知署商州事白维清捐银100两,并带动渭绅李继广等捐银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坡路( “同知”是知府的副官,“署”是代理意。“西安府同知署商州事白维清”是指西安府的同知白维清又监管商州政事)。
鸡头关摩崖石刻
北曲石刻位于北曲村和六郎关村之间公路外侧下一巨石处(此石当地人唤作“支腰石”,据说行路人以树枝支石可免腰疼)。根据刻石的双线刻边框与鸡头关刻石相似的特点,判断二者时代应同属道光年间。这个石刻,文字由于石质较差风化漫漶严重,经反复勘察探讨才得以破解,为“蓝桥仙境”4个大字。上下款完全不能辨认。该石刻所在处的古代路基尙依稀可辨。
北曲摩崖石刻 (上)
北曲石刻复原示意图(下)
蓝谷栈道
蓝关古道传统的经行路线是:出长安后,经蓝田县城,由坡底村登上七盘山,再沿峣山南侧东行,下筝坡后溯蓝水继续东行至商洛界。相对这条“弓背”路线,另有一条近得多的“弓弦”路线,是从水陆庵溯蓝水上行直达蓝桥,即现今蓝小公路的线路。但这段山路,重峦叠嶂,危岩夹峙,且有好多处“咽喉”地段,古代只能在绝壁上开凿栈道通行。前些年有考古工作者调查发现有10处古栈道遗迹,计有壁孔55个,底孔226个,说明蓝谷栈道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遗憾的是,关于官商行役、兵戎战事使用这段栈道的历史记载几乎为空白。所以有人就认为,该栈道是当地人为打柴而修的便道而非官道。为了弄清事实真相,笔者曾数次深入实际考察,从以下三点可以证明该栈道确系官道而非樵路:
经两次修公路后残留的栈道孔
一是从55个壁孔、226个底孔的比例和实测看,一个横木的支柱少则四五个,多的有10数个,可证明是为承载兵马辎重而为,而非樵人往来所必须;二是从底孔垂线到崖壁的间距多在2.5米左右,与文献里说古道修筑达到了“路宽八尺”相符,而樵路是不会有这样宽度的;三是有的壁孔是方形且尺寸很大,说明横木是用很大的木料,经加工制成方形木楞而非自然椽条,这可证明是有组织的、有一定工程规格要求的政府行为,而非一般樵户因陋就简而搭成的便栈。
因公务通行此栈道的证据,目前见诸文字的,只有唐诗人张籍的一首《使行望悟真寺》:“采玉峰连佛寺幽,高高斜对驿门楼。无端来去骑官马,寸步教身不得游。”可知实际使用这条栈道应该不会很多。因为在如蓝谷这样险峻的地理条件下构筑用于军事需要的栈道,具有难建易毁、大部队迂回困难和不利屯兵坚守的严重缺点,故在军事上实用意义不大,所以实际情况应该是在峣岭道出现水毁滑坡等暂时阻断情况下偶尔应急所用。支持这一判断的佐证是,除了前述的少有关官、商、兵使用的记载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峣山道有青泥关、鸡头关、六郎关、筝坡关等多处军事关隘不同,蓝峪栈道全线和蓝峪谷口(水陆庵处)都没有任何关隘哨口一类军事设施。
秦始皇两过七盘坡揭秘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张扬声威,以安天下,秦始皇前后5次出巡全国,其中两次路过蓝关古道。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第二次巡游时,秦始皇东出函谷关,到过现在的山东半岛、安徽琅琊山等地,期间还派遣徐福带领数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归程经由蓝关古道返回咸阳。第五次即最后一次巡游,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带着宰相李斯、小儿子胡亥从咸阳出发,经蓝关古道出武关后一路南下,到达湖南九嶷山祭祀舜帝,接着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到了浙江的会稽,再北上到了渤海湾一带,于翌年七月在归途中染病崩于今河北省的沙丘。
秦始皇出巡图
无论从咸阳东出蓝关古道还是经由蓝关古道西返咸阳,都要上、下位于峣山东西两头的七盘坡和筝坡两面大坡。唐人杜佑《通典》说:“七盘、十二筝,蓝田之险路。”其实这两面陡坡也是蓝关古道全程最为崎岖、险阻之处。近年步行游览过七盘坡故道的朋友,看到的是小道羊肠、山石嶙峋、荒草过胸,甚至还有数处巨石卧道,行人须艰难攀爬翻越,于是觉得始皇浩荡车队于此通过是不可思议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已是故道废弃很久沧桑变化了的情状了,已经很难看出古代道路实际的样子。蓝关古道是秦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九大驰道之一。据史书记载,秦驰道的的规格是“道广五十步”,约宽65米。这当然只是平原的要求,山区自然要因地制宜,但肯定是能适应车马辎重通过的。据史料,在始皇两次巡游路过秦楚古道之前,秦国曾出兵古道进行过10次以上的规模战争,来往古道的兵将动辄数万。其中秦哀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06年),曾令大将子蒲、子虎率战车五百乘、甲士数万出秦楚古道而南去救楚。所以当时的七盘坡、筝坡的道宽应当是能完全适应战争需要可通行车马的。笔者近年多次深入七盘坡故道考察,深感古代七盘坡道的选址设计非常科学,甚至有“设计者绝对是高级工程师”之叹:一是此处是峣山腰部最低的一段,比从更西的薛家山取道,省时省力,至少节约半天里程;二是道路两边都是大沟,路基沿鼻梁状山坡盘桓而上,可免去水毁之患。这点在筑护路能力低下的古代特别有意义;三是从山形坡势观察,除七盘一段较陡峭外,多数地段路基宽阔平缓,辟成车道应无问题。个别陡峭和巨石当道之处,古代可以用“之”字形多重折坡的绕路方法解决。而现代人行小道的陡峭之处,都很少拐弯,须攀援翻越,这应是近世人们为抄近取直而为的。
树干不白的白皮松树王
和树冠一边倒的小柏树
在六郎关村东山坡上,有一株白皮松古树,高13米,胸围2米多,其树龄林业部门估计为260年,但当地群众多认为有四五百年。
辋川镇特有的白皮松,是公认的国家名贵树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已移栽颐和园、毛主席纪念堂、奥运会场馆周边,2015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有天然林3万亩,人工育苗12万亩,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区。
白皮松是典型的“花边树皮”松,早期树皮呈迷彩服状,成年后为雪亮的粉白色。但幼苗与其它松种不易区分。林农却从树叶的每束松针数很容易分辨:每束5针的是华山松和红松,2针的是油松,而白皮松都是每束3针。
六郎关这株白皮松古树,还有一个待解之谜:正常生长的白皮松,大约十五六年后树干变白,光照通风条件差的变白要晚些。而这株松树生长在向阳坡地,光照充分,都几百年树龄了,但树身仍为“迷彩服”状,实乃一待解之谜。
六郎关村的白皮松树王
说起蓝关古道的“怪树”,还要说到风门子。风门子处的山梁山坡,生长着的全是灌木荆棘而没有一株大树。近年在公路两侧新植的两行柏树苗,奇怪的是树冠都是“一边倒”——一律倒向西。原来,风门子是峣山南出的一道高粱,顺山谷的东西向气流受其阻挡,从切割山梁而成的底宽5米左右的公路缺口挤过,多风且风大,成为蓝关古道上著名的“风口”,群众形容说风门子一年到头只刮一场风——从大年初一刮到大年三十。风门子不光风多,而且风力强劲,山谷里的微风,挤过这个风口都变成了“硬”风;山风大时,这儿更是飞沙走石。由于风沙的摧残,山坡上的小树就长不成大树。而且不管东南西北风,到这儿都被山口“整理”成穿堂风(通常都是由东向西刮),久而久之,小树的树冠就都被定了型一律向西倒了。
风门子的树冠都是向西“一边倒”
韩湘、韩湘子是同一个人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首名垂千古的诗句,是韩愈写给前来蓝关伴行的侄孙韩湘的,原诗题就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但由于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修道的蓝桥碧天洞距离蓝关不远,社会上广泛流传有韩湘子早就预言韩愈有进谏遭贬、阻雪蓝关之灾,并在此劝度了韩愈的故事。
韩愈蓝关阻雪诗是写给侄孙韩湘的
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是民间传说八仙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蓝田地区传说韩湘子是在蓝桥碧天洞修道成仙的,故碧天洞也叫湘子洞。在距湘子洞不远的蓝桥河村,就是韩愈被贬潮州路过秦岭阻雪的蓝关旧址。但韩愈诗中的“侄孙”韩湘,被说成了“侄子”韩湘子,并演绎出故事:韩湘子有“解造逡巡酒,开倾刻花”的奇术,在韩愈贬官过蓝关之前就为韩愈表演过酒樽生花、花间出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甚至还暗示韩愈说 “事情不久可见灵验。”韩愈之后遭贬,想起这段对话有所醒悟,于是就把这句话写到诗里并由此而“悟道”了。
其实韩湘子和韩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韩湘,字北渚,为韩愈侄十二郎老成之子。少聪颖,强记好文。登长庆三年进士,官至大理丞。”可知韩愈侄孙韩湘乃功名中人,非好道者,与修道的神仙韩湘子是没有任何瓜葛的。但由于二者姓名相似,修道与阻雪的地点也相近,一般认为上述传说故事可能是因无知弄混了,或是无意附会的。其实这背后还是有更复杂社会文化原因的。据学者考证,由于韩愈排斥佛老而不惜贬死,故而佛教方面编造出“大颠禅师化韩愈”,而道教方面则造出了“韩湘子谶韩愈”,来抵消韩愈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据考证,开倾刻花、花出诗联的情节是唐末具有佛家虚无主义思想的文人段成式,在其文言小说《酉阳杂俎》中虚构的情节,但关于主人公只说是韩愈之远房子侄而未载姓名。到了北宋,刘斧在他的小说《湘子作诗谶文公》中,进一步有了名字韩湘子。明代的王世贞稍加点窜,又将此事辑入《列仙全传》,韩湘的“户口”遂正式迁入了“仙籍”!而“韩湘子作诗谶韩愈”之说,对韩愈的忠贞形象和其蓝关诗的精神价值,是有着伤害和贬损的恶劣作用的。
美国没有蓝桥,为什么有部电影叫
《魂断蓝桥》?
美国三大凄美爱情故事片之一《魂断蓝桥》讲的是二战时期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最后在大桥上以死殉情。40年代国内译制时,片名若直译就是“滑铁卢桥”,不仅不优美,还易被误为与拿破仑有关。最后在全国范围征名,一女士寄去了“魂断蓝桥”从而一锤定音。原来,我县乃至全国广为流传的尾生蓝桥抱柱的故事,其女主人公殉情跳河的相似情节,必然会更好地烘托美片的悲剧色彩,触动中国观众的审美联想和东西方文化的谐振共鸣,这正是译制组看中这个片名的原因。
美国电影《滑铁卢桥》,中文译名《魂断蓝桥》
尾生抱住故事最早记载在我国先秦典籍《庄子》中:“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说的是:玉山脚下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男的叫尾生,女的叫玉莲。玉莲父母嫌贫爱富,把玉莲许配给以富户人家作童养媳。虽然和尾生深深相爱,但却被严密看管,不准出门,难得和尾生一见。有一次,两个恋人相约在蓝桥桥头会面。可是尾生如约来到桥头却不见玉莲,原来玉莲被严加看管的父母锁在屋里不准出门。痴情的尾生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半夜,还是不见玉莲的面。这时突降大雨,山洪暴发,蓝水猛涨,尾生想起了和姑娘信誓旦旦不见不散的约定,死死抱住桥柱,不愿离去,结果被汹涌的大水冲走。大雨过后,玉莲拼死冲出严密看管的家门,飞奔到约定的桥头,只见滔滔河水仍在奔泻,一棵树枝上挂着尾生一片衣服和常戴的头巾,却不见人。玉莲心里明白,知道宁被大水冲走也不愿失约的尾生再也见不到了!她对着河水大哭一阵,高喊一声:“尾郎,我来了!”纵身一跃,跳入到翻滚的巨浪中……现在,见证这幕爱情悲剧的蓝桥已不复存在,但古蓝桥遗址处一块连山巨石上,一对桥柱的柱窝,还在向游人诉说着这儿曾发生的感人一幕。
蓝桥民间故事——尾生抱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故事除了凄美的爱情震撼古今以外,故事所体现的诚信守约的价值观,也为国人所推崇。很多古籍里对此都有记载,例如《战国策》中有“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的赞语,还形成了“尾生之信”“尾生抱柱”等成语,喻指人的坚守信约,忠诚不渝。李白诗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也使成语“抱住信”流传很广。
宋元文学的热门题材——“蓝桥遇仙”
唐末文学家裴铏根据流传在民间的“裴航蓝桥遇仙女”故事,创作了文言传奇小说《裴航》,大意是:裴航是唐长庆年间的一个秀才。一次坐船时,他向同船的美貌女子樊夫人用诗歌表达了倾慕之意,樊夫人回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裴航不解其意。之后某一天,裴航上京赶考路经蓝桥驿,向路边茅草房中一位正在辑麻的老妇人讨水喝。老妇人让孙女云英给他倒了一杯水,裴航饮之若琼浆玉液。他看到姿容绝世的云英,便想娶她为妻。老妇人要他用玉杵臼将一粒玄霜灵丹捣一百日,然后给她服下,以求长寿。
裴航答应了老妇人的要求,并定下百日之限。裴航回去后,费尽周折终于在虢州一个药铺倾其所有买下了玉杵臼,然后长途步行到蓝桥,日夜捣药。月宫中的玉兔被裴航的深情所感动,每天都来悄悄帮他捣药,老妇人也为其打动,终于答应了婚嫁之事。迎亲之日,樊夫人也来了,原来她是云英的姐姐仙女云翘。樊夫人在船上的回诗,就是在向他暗示这段仙缘。此后,裴航和云英进入玉山修道,最后双双成仙升天。
这个故事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影响很大。宋元以后,很多戏剧、话本、拟话本小说皆取材于此,如:宋人杂剧《裴航相遇乐》,元代戏曲家庾天锡的《裴航遇云英》,明代龙膺的《蓝桥记》、杨之炯的《玉杵记》,清代黄兆森的《裴航遇仙》杂剧,以及《裴航遇云英》、《蓝桥记》等宋人话本小说等。特别是陆游、苏轼、范成大、吴文英、刘克庄等宋词大家的作品里,以蓝桥、玉杵、云英这些意象为典故者,不胜枚举。如陆游以“难逢正似玉杵臼”比喻友情之珍贵;苏轼以“蓝桥何处觅云英”慨叹自己没有离尘为仙的运气;张先以“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劝喻朋友珍惜美好的生活。《西游记》无底洞的老鼠精、《西厢记》的崔莺莺,都发出“蓝桥水涨难成事”“白茫茫涨起蓝桥水”,悲叹美好婚事的破灭……
山殊水异的蓝、辋二峪
峣山是蓝峪和辋峪的界山,但隔着峣山相邻的蓝峪和辋峪这两个峪子,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辋峪号称是秦岭七十二峪中最宽最平的峪子。辋峪的山都不高,一般海拔600~900米。峪子的两端海拔落差不到100米,所以辋水比较平缓。诗人描写辋水 “秋水日潺湲”(王维),“辋水去悠悠”(裴迪),古代甚至渟蓄形成了一面山间大湖。王维描写辋川的名句“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都给人一种开阔、舒展、宁静的感觉。而蓝峪山大沟深,危岩矗立;王顺山、玉山白壁千韧,直插天表,最高处海拔2324米,是县域中部最高的山峰;蓝水湍急迂曲,奔涌泻下,杜甫形容说“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整个峪子给人一种险峻、仄逼和森郁的感觉。
重峦叠嶂、险峻窄逼的蓝峪
这两个峪子不光自然样貌不同,文化性格也迥然相异。辋川文化的精髓是王维文化,王维“诗佛”的称号更多地是因了王维辋川禅隐生活和诗文绘画呈现出来浓浓的禅味。因此,虚静、空灵的“禅”味,就是辋川文化的内蕴和底色,“佛”应是辋川文化的标签。而蓝峪由于有许多和“仙”有关的事物:有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修道的碧天洞;有裴航遇仙、王顺修道、玉种蓝田等许多神仙故事和遗迹;蓝田八景之一是“蓝桥仙窟”;桓公堆被叫作“成仙岭”。所以,蓝峪文化的内蕴和底色就透出浓浓的“仙”味,要贴文化标签的话,妥妥的一个“道”字。
蓝关古道俯瞰辋峪
我个人认为,蓝关古道所在的峣山梁以及相联接的蓝、辋二峪,是蓝田地域文化资源最为丰厚之处,也是地方文化特色最为浓郁的。人们说,一手牵着黄河、一手牵着长江的秦岭,是中国的龙脉;我们也可这样说,一手牵着蓝峪、一手牵着辋峪的峣岭,是蓝田地域文化的精绮所在。
作者简介
张效东, 1944年出生,蓝田县教科局退休干部擅长古典诗词,著有《历代蓝田诗选析》。热爱蓝田地方文化并有较深入研究,主编有《蓝田文化调研资料汇编》、《蓝田地域文化概览》(副主编)、《蓝田文化普及读本》等。现任蓝田县王维 / 四吕文化研究会会长并兼《蓝田文化研究》主编。曾被评为2018年度陕西爱故乡人物。
乡土蓝田投稿简介
1、投稿邮箱1243809605@qq.com,也可微信z17868792596联系平台小编投稿,题材以小说,散文,诗词,古文,乡土,情感等文学为主。
投稿文责自负,要求300字以上,【投稿前请仔细完善作品段落,字词引用,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作品原创首发请注明,作品如有抄袭永不录取,作品一周内没有发表请另投别处。
2、《乡土蓝田》已开通头条号、企鹅号等各大平台,并同时推广投稿作品,是书写乡土、寻觅交友的方便平台。
3、平台作品中图文来自网络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台小编 :张勇【网名:草根牧羊】
微信:z17868792596
平台群主 :陈通【笔名:张奋斗】
微信:wxid_cu6y5zxnsgqz21
平台宗旨:搭建一方乐土,实现文学爱好者的梦想!

目前1000+文学爱好者关注并加入我们
往期作品
张天正||蓝田县蓝关古道.发现又一巨型摩崖石刻
刘新锋||辋川—一帧梦乡里的插图
臧兆林||忆父亲临终的那几天
王件件||小诗一首【一片苍白】
兀安邦||洩湖镇兀家岩的兀姓从何而来?
段利红||乡愁也许是那一缕缕炊烟
靳洪涛||蓝田葫芦岔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曹卫军||我爱咥家乡的面
张勇||蓝田饸饹
何宏远||父亲的背影
张安生||城墙往事
杨高利||夏夜忆母爱
武文||我的根在辋川
蓝田村史||前卫镇陈庄村
靳栓岐||普化景靳村史
—乡土蓝田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创作不易,欢迎鼓励点评!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