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漂流》读书笔记

不管身处怎样的时代,做了怎样的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第1章的大桥宽隆现在仍在当初那家证券公司下属的经营企划部里上班,如今成了公司里的中坚力量。当时就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最近正考虑再添两名新丁。
第2章的主角,在西点行业就职的中村友香子,如今已经在大阪公司总部待了两年的时间。继由财务部转到了总务部之后,她又被调派到了公司的海外事业部。近来,听说她参与到了一个新的海外业务项目当中。
第3章的职业咨询顾问山根洋一则换了一个部门继续工作,工作服务对象也从自然人转向了法人。如今他总算实现了自己转行当初所设立的目标,成了一名能“影响他人”的部门经理。
第4章的大野健介在地方上一处工厂做了一段时间工程师之后便返回了东京,随后又转到蓄电池部门,走上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岗位。
第5章中,广告代理公司的合同员工藤川由希子则最终被一家外资企业所录用。
第6章里,原本在IT风险投资企业电子商务部门做部长的今井大祐虽被提拔为公司里最年轻的董事,但面对公司的上市、优厚的待遇,他仍然选择了辞职。在这之后,他白手起家,创办了另一家IT技术公司。
在第7章当中,瓷砖制造厂商董事原口博光着手公司的管理,锐意改革,最终成了公司的董事长。
最终章的长山和史在美国取得MBA学位返回日本之后,不久便如愿入职一家美资银行。如今作为一名日本本土法人代表,他在投资部门里担任着负责部门大小事务的干部职务。
身处漫长隧道之中大桥宽隆(银行—证券公司)因为喜欢旅游,大桥宽隆选择了有机会外派海外银行的工作。但是由于泡沫经济业务拓展带来的遗留问题,大桥宽隆所在的银行面临不良债权危机。招聘人数不断减少,升职通道狭窄,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工作时长。大桥宽隆有了对深处底层的无望感。
屋久岛招募渔夫的一则广告,让大桥宽隆有了想法。而在岛上的体验,让他感觉到从未拥有过的自由自在,放松,对生活的踏实感也有所回归。
银行职员的日常空间,能给人多余想像空间的并不多。
而公司不成文的无差别同等晋升观念(无法打破年龄的界限提前晋升),更让大桥宽隆抵触不已,这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虽然说一直在考虑换工作的事,但不可思议的是,时机逐渐迫近,真到了要做抉择的时候,好像又不敢迈出向前的那一步一样,莫名感到不安。
让大桥宽隆下定决心辞职的,是他小学、初中的同级校友。他们打算创业,创办一所语言学校。
因为新西兰政府签证问题,大桥他们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尔后合作伙伴间自行其是,不清晰创业的目的,更是让创业”无限延期”。最终,他们选择了散伙。
“在对两种环境进行比较之后,就会知道好好专注于眼前才是对的。”大桥换了证券公司的工作之后,出人意料的从容,让他在公司站稳了脚跟。虽然在别人看来,他的新工作和之前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创业的那段经历,让大桥发现,优质地完成手上的工作,作为技能上的储备,是他当下需要做的。
到底什么才是可胜任的工作中村友香子(西点店—中型食品公司)
中村对于自己早稻田出身过于乐观,而在面临就业冰河期的形势下,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出版社工作,最终选择了落下一个学分而留级待业,在一家西点店兼职。
像这样为自己的选择寻找理由支撑的时候,看似最为安心的状态,便是一边用留级的方式维持着“去出版社工作”的梦想,一边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兼职工作。这样一来,一切都还未开始,一切也都还没失去。
在西点店兼职工作的两年半时间,让中村对这家店及工作内容轻车熟路,这让她有了很强的自我满足和实现感。但是这也让她更困在这里,她失去了继续找工作的动力。
工作上的优势,大学毕业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去选择从未接触过的行业工作的恐惧感,中村决定转向食品行业,放弃执念的出版社。面试熟悉的岗位工作,过往的工作经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面试官最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成功应聘进食品厂商后,中村在一家百货商场的食品专柜工作,但是不合理的工作时长,几乎无增长的薪资结构组成,商场经理”表率”购买即将作废处理的商品冲业绩,中村对工作环境有了抵触情绪。
一个临时大学生因犯错被炒掉之后,中村一方面对工作已无先前的自信,尤其是店长告诉她之前的工作经历并不相通,没有什么帮助。另一方面,却担心辞职之后生活艰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百般犹豫之下,中村选择了休假,去“逃避”一阵子。
回去之后,中村还是说出了那句话,“辞职”。在家闲置两个月后,经父亲提醒,中村去找了学校就业科的老师,尔后经推荐,面试通过了,那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总务部。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中村做的是会记部门的工作—存款、转账及传票等等,虽然与出版社工作的期待、食品公司工作经历无关,甚至连与人打交道都没有,但这里工作环境很融洽,氛围很舒适。或许这也正适合中村。她没有了之前对工作的固执和偏见了。这是成长还是妥协呢?
又几年过去了因为四大名校的光环,中村得已争取很多福利,例如工作上尽早接触到管理的职务,住房补贴上的要求等等,最后也获得了“主任”的头衔。虽然一开始被当作炮灰,但是公司后面进来的女生,都因为她也获得这些福利。中村成为了公司内部女性伸张权利,争取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排头兵。
山根洋一(中型IT公司—人才中介公司)
—为理想的上司而辞职
就业冰河期的到来,以往很多招聘需求的大型企业都减少了招聘规模,同时客户的要求,以往了解职业志向后通过毕业院校排名就能和企业对接输送,而当下,需要关注职场环境,如跳槽后的工作技能提升问题。如果这些工作幸福感没有满足,可能匹配结果无法达到预期。
在公司的两年多时间,山根担任了几百人的就业咨询顾问,其中成功促成一百多人顺利跳槽。他的心态由当初的五味杂陈,到现在积累了愈来愈多的“自信”。
巧合的是,山根的一个室友,正是他想去应聘的一家中介公司的员工。通过和室友的交谈,山根决定去试一下。在咨询了中介公司的顾问以后,山根很顺利地面试并成功入职。这倒是超乎他的意料。或许是公司正需要招聘新员工,也或许是山根过往的经历正符合要求。
山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讯公司的销售,虽然通过自己负责的态度、快速的响应,获得了超高的客户满意度,但是在逐渐习惯工作节奏之后,静下来才想起,自己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合乎心意。公司里的前辈的工作状态和自己相差并不多,自己以后也是这样吗?未来一眼就能看到头。
新来的科室经理办事风格和科室格格不入,但是却带来了很多正能量变化,如加强了知识的学习,T经理快速拿下订单的能力。逐渐相处之后,山根发现了T经理身上越来越多的优点,“能跟他一个团队真好啊!”
但也正是这个“理想的上司”,山根反而产生了想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想法。换一个领导,就能让整个团队焕然一新。
山根说:“将来,我想组建一个自己的团队,成为一个能凝聚团队精神的核心人物。我自己是有感受的,上头领导的做法会对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业绩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我就想以自身的力量去促成这种积极、正面的影响。”

四、大野健介(大型电机公司)
—不安于现状
健介大学名校加研究院推荐的履历,让他在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有名的大型电机公司。但是在工作不满三年之后,他选择辞职跳槽另一家大型电机公司的行为让父亲无法理解。他很坚定了,不是商量,而是告知,在健介这个年龄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只要是做一项工作或者长时间担任某种任务,到了一个月、三个月、一年或三年、五年甚或更多时间节点的时候,不知何种原因,人就会在工作心态上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具有周期性的。在这些时候,自己怎么调节心态,以何种方式解决问题,是需要担负起来的责任。
健介如此坚定地选择跳槽,主要是无法忍受现有公司每天都在“虚度”,玩文字游戏,而无竞争意识,公司里充斥了各种“主义”,而忽视了新技术的发展。他已经感觉到了“堕落”的不安。
健介从小就对电脑和技术充满了兴趣,父亲在感知到之后也满足了他的心愿。从小热衷于电脑、网络的爱好,也成为了他以后的职业走向。中学时,健介又接触到了他最热爱的计算机技术,虽然难度提升很多,但是当程序启动时那种成就感,让他更加明确以后的方向。读研和找工作时,他从未忘记这份初心。
“当整个世界、日本整体经济的发展态势都趋好向好时,个人就算安于现状,也能搭上时代的快车享受到发展的福利,但很不幸,(无论是从就业冰河期来看,还是从雷曼冲击之后经济的不景气来看)我们所生存的却是一个发展势头颓弱的时代。时代‘下行’之时,如果仍旧安于现状,就会跟时代一起‘堕落’。
有了大野辞职的前例,对公司安于现状的种种不安,健介也就坚定了跳槽的想法。
五、藤川由希子(中型到大型广告代理公司)
—无所谓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希子现在所在的大型广告公司,正式员工占比并不高,很多都是合同制员工(一年一签,连续五年),派遣员工,其他公司职员。在入公司的第二年形式面试后,上司突然问希子是否想尝试提前转成正式员工,当然还是需要准备考试的。虽然当初为公司一年一签担忧,五年之后可能会“失去工作”,但又想五年之后应该也会“轻松一些”。想到这,希子有些犹豫,一方面转成正式员工不能像合同制员工那般轻松,不过她已经不自觉地在拼命工作了。另一方面,上司的肯定让她感觉到自己两年的工作付出得到了回报。想到这,她还是脱口而出“我想试一下!”
希子在一家中型广告代理公司做了两年后,就选择跳槽到这家公司。她一开始面试过,但遗憾没有通过。两年后再次面试时,她顺利通过了。这家公司的数据库及规模组织都远超上家公司,她感到非常开心!
希子一方面给人的印象是工作积极干练,能努力工作,但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可以悠闲自在,她并不想过度工作,甚至希望在30岁后可以有一份轻松的工作。同样焦虑情况下,但又与山根和健介不同。山根在不感兴趣的行业并不想成为专家,那样职业后期转行困难,健介更期望有更好的职业经历和氛围,甚至逼迫自己变得更好。
希子和中村有些像,大二留学接触到广告带来的美好后,就对广告行业充满了兴趣。如中村一直想找出版社工作一样,希子也只把方向确定在广告行业,但接连而来的失败让她有些怀疑自己。幸运的是,她还是进入了一家中型广告代理公司。
入职一年之后,因为领导的赏识关注,希子获得了外派的机会,那是一家大型制造商的营业部,在外人看来“升迁”的机会,希子却不这么想。一方面营业部的生活过于墨守成规,另一方面她很向往自由度高的工作,能发挥自己所长。而搬到那里工作后,也确实如她所想。适应环境的突然变化是非常难的,希子对这种工作氛围感到非常不适,就像学校的生活一般,完成一道一道的作业。
跳槽到大型广告代理公司,节奏和上家公司差不多,甚至更加劳累,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既然选择了这个机会并一直做下去,那就坚持下去吧!

六、今井大祐(大型综合商社—IT风险企业)
—不希望“结婚、生子、买房、结束”

大佑远赴澳大利亚视察公司开发的巨大煤矿,这是公司在海外的投资项目,也是应对“商社严冬”的出路。但是这趟出国研修,也无法让那股违和感消失,一眼就看到未来的无聊感。虽然工资福利,公司规模庞大,发展前景也很好,但在第二天回国的飞机上,大佑还是绝对辞职。他从上学时至大学研修的经历,以及对工作的期待,都是期望非常纯粹的商业工作,以及自己能成为工作推进中的主导。
工作无聊枯燥,岗位事宜重复繁琐,上级领导安于现状,公司虽大,但整体都缺乏危机感,没有人抱着目的工作。大佑在一年以后就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不断组织同事聚餐,把对工作的不满发泄出来,同时又努力工作期望现状能改变。
归国不久以后,大佑就提出了离职申请。发出申请之后,他百般逃避同事的追问。新工作的面试很顺利,大佑很快就入职了。那是一家IT风控企业,业务不是很优秀但非常稳定,公司也没有等级式的作风。
新公司使大佑感受到了以前没有过的新鲜感和工作意义,充满着魅力。入职之后,大佑先被安排到电话销售。电话销售让大佑感到新奇,他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电话过程中他快速记住对方的信息,每天数据的总结,经验不断在积累。他感到了工作的乐趣,就如大学研究的乐趣。三年后,大佑成为了管理所有电商网站的部长。以前在商社无法推进地方活力,而且以后也遥遥无期,而在跳槽之后,在重视速度的风控企业,他的想法得以执行并实现。
“在我的人生中感到快乐的,第二是在大学,第三是在吹奏乐部,而现在是最快乐的。”这些时光,大佑发现,他有能力让公司发生变化。
社长曾经对大佑说过,“身居上位的话,不管是失败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能消沉下去。”不到三十岁,成为部长,还是“年轻人”,当面对情绪消沉的时候,那就选择休息吧,不能选择消沉。

七、原口博光(经济产业省—IT风险企业治理层—瓷砖厂商治理层)
—选项的不断消失真是太可怕了
两个上级领导接连辞职,官僚印象和工作动力正变成空虚的东西,对清晰可见的职业轨迹所抱有的焦躁。即使目睹了经济产业省工作地位的荣耀,也没能让原口心中辞职的想法散去。这和大佑在澳大利亚的心情是一样的。
以前,新入职的公务员新人,都会有一个老“学长”带教一年,新人在第二年又可以带教新人。这样在工作实务中,带来的疑问能现场解决,也了解了“有意义的工作”“要承担责任的工作”的内涵。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如同“新人”般直接工作,然后工作期间不间断地调到其他部门从新开始,感觉没有任何进步。这和大桥刚入职银行工作是一样的。
在经济产业省熬工作年限,到了四五十岁,做着自己并不太喜欢的工作,长时间地忍耐和期待。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够实现目标,如果到时无法实现目标,工作动力也就没了。
原口说,他的能量,在进入大学时就已耗尽。上学时候的补习班,没有纯粹的人际关系,被卷入为获得不确定的东西而进行的竞争中,由此感到精神疲惫。在经济产业省工作时的心情也是这样。这是对“名落孙山”的恐惧感。
还有就是对父母的“义务感”,家人们对自己物质的满足,把所有爱都投入在原口身上。这种彻底的溺爱,慢慢让原口形成了“察知周围人对自己的期待,在他们说之前就做”这样一种习惯。上了补习班就该有好成绩,有了好成绩就该上好大学,有好大学就能带来好公司的工作。这些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而这一系列地优秀让他去了东大。但是这样,学习越好,选项也就越少,路也就越窄,最后重点就只有官僚了。
原口获得了一次服务产业科的研究工作,因此下了决心。那是一份自己可以去改变规则,参与的工作,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在这一瞬间提供了将自己长期以来通过拼命学习取得的学历、获得的地位、体验过的各种事情、能力和自豪感加以活用的机会。那么,继续留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
他又回到了总务机关当职员,这让他更加失望。
辞职之后,他去了曾帮助过他的社长推荐的一家IT企业负责法律事务和合同。这家公司和工作的内容,让他感觉到自我实现。最后他又跳槽去了一家老牌瓷砖厂负责业务改革工作。
八、长山和史(外资咨询公司—外资咨询公司—MBA留学)
—正因为总是不安,所以只能不断前行
从经济学院毕业之后,长山进了一家会计领域的咨询公司,然后在工作几年后跳槽到另一家财务尽职调查咨询公司,负责企业并购、企业合并时,企业资产价值的调查。
这天早上读的〈日经新闻〉,他看到了一家公司的报道消息,那是他跳槽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负责企业资产价值的调查,需要他们有识破水分的能力,根据买方企业关注的要点,是厂房和固定资产,是能赚钱的业务,还是企业人才。长山平时开始了解社会的动向,这有助于他对数字的实际‘质量’进行追踪。
日本突然兴起的并购热,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重组并购,并购数量迈向了顶峰。所以换到负责企业价值调查的这份工作时,一开始就很忙,并且作为新人很快投入了项目之中。
长山很快感觉到公司整体的“孤独”和严苛的要求。因为涉及到信息泄露,事关企业收购的价值评估,每个项目都是一个代号组,并且要入驻被并购重组的公司工作调查,因此每个人之间没有任何机会交流,没有项目团队的“整体意识”,更别说私底下还有交情了。每个人加入公司时,个人能力都非常强,对他们来说,“我不懂”是禁忌。因此知识分享意识也就很薄弱。遇到问题,只能找咨询师或者项目经理商量。新入职的新员工在面对这种氛围时,就会感觉到强烈的寂寞和不安,他们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也没人会和他们说。
公司里同个年龄层的人很少,整个公司又冷冰冰的……
公司氛围和环境,工作时间的不规律,很难感受到自己的稀缺性,新上级难以沟通,公司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冲突,这些因素结合到一起,他决定再次跳槽。
由于高考的落榜和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好结果,长山埋下了懊恼的种子。他比别人更努力,但是复读了几次之后还是没能考上想去的大学。如果遇到那些无法给自己正确评价的企业,那种懊恼就会延续下去。因此更希望能有自己的“市场价值”。他对论资排辈的社会,和原口那种能“看清将来的世界”感到明显的违和。
最后,他还是决定从现在的公司里辞职,然后出国留学。这都是为了自我防卫。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