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竹林正骨医粹》读书笔记

I导读:本文为张开源读书笔记。(编辑/张开源)
《何竹林正骨医粹》读书笔记
编著/张开源
腰部疼痛
急性腰扭伤,大便秘结的里实证:桃仁承气汤+桑枝、过江龙
急性腰部扭伤或湿火流筋腰腿痛者 首创秦艽用至30g并配桃仁、枳壳、厚朴各12g 以行气通便使痛随利减
病在腰者+狗脊、仙灵脾 寒胜者+豆豉姜 合于劲膂汤(杜仲30 狗脊30 牛大力30 千斤拔30 怀牛膝20 鸡血藤20 制何首乌20 川萆薢20 走马箭20)使用
腰胀坠痛、便秘者+大黄、玄明粉、枳壳、秦艽合于忍冬萆薢汤
骨关节疼痛骨骱烦痛+羟羊角骨、水牛角、穿山龙合于忍冬萆薢汤
关节滑膜炎症急性期+防己、薏苡仁、白茅根——利水渗湿、消肿
骨伤治伤用当归、红花入药 早期祛瘀为主 红花用量>当归
中期养血为主 用量一致
后期补血为主 当归用量>红花
跌打扭伤早期:三七伍乳香——定痛力强
骨折早期,瘀而发热:钩藤、泽兰 清热平肝、通经利水,使肿能消
伤在胸胁加柴胡、丝瓜络;伤在项背加葛根、威灵仙;伤在四肢加桑枝、川牛膝、桂枝;肿甚加荆芥、木通各12g
骨伤中期:和营止痛汤(出自《伤科补要》) 骨折者+续筋骨、调气血之药
骨折中期:养血和营
胸腹闷胀不舒或伤后肢体胀痛:香附、郁金、橘络
筋伤为主加鸡血藤、宽筋藤、威仙灵、
骨折后期关节活动无力,肢体肿胀难消 配千金拔30、五加皮10、川芎3、丹参15、过江龙30、透骨消15、半风荷30、桂枝10煎服 复加酒50ml熏洗关节疗效佳
痹痛阴虚痹证:五爪龙、千斤拔、牛大力 补气之功有类黄芪,但无升举有余之弊。
热痹:土地骨(即枸杞根,去芯为地骨皮) 寒痹:大枫艾、貂皮樟
湿热痹证:关节红肿、肌肉酸痛、困重不适、舌红苔黄、脉弦滑
骨伤科药味甘性寒活血化瘀通经之品:丹参、毛冬青、救必应、排线草、崩大碗、大驳骨、龙船花、铁包金、穿破石。
走马箭常用量30-60g 走马胎常用量10-15g
两面针 治烫火伤配虎杖、甘草煎水涂敷:止痛、止痒、清热解毒
毛冬青 有清热散瘀之功效 用治脱疽常伍北芪30、丹参30、当归6、红花6煎服或煎水浸洗患肢;骨折后期拘紧不适,配大风艾、貂皮樟、豆豉姜、桂枝各30g煎水外洗
水火烫伤,痈疮疖肿 与栀子、虎杖、地榆煎水湿敷 内服为宜
黑老虎 治风湿骨痛与两面针、半枫荷伍用止痛力强;又治妇人经期前后腹痛 酒煎饮之,水煎亦可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铁包金 脑震荡治疗时与天麻各30g、钩藤10、白芷10、泽兰15煎服 黑老虎常用量30-60g
鸡骨香 胃寒气痛 伍黑老虎、春砂仁;与补肾强腰膝药伍用治腰肌劳损 鸡骨香常用量10-15g
走马箭 伍五爪龙、玉米须、薄荷叶治脚气 走马箭常用量30-60g
毛麝香 散大疮恶毒 煎水外洗祛风止痒,疖肿疮疡用之效良
秦艽治痹证之润药 祛风湿、退虚热、滑利关节。为三痹必用之药。大剂量可通便止痛。
骨伤科对药补肾药对:中期用千斤拔、五加皮 晚期用千斤拔、桑寄生、狗脊,痛在胸腹+枳壳、柴胡、酒大黄
救必应、蝉衣——善解肌表之痛痒,可用于治疗烧烫伤
桃仁配红花 新伤者用量稍大,陈伤者宜少 红花3-10g桃仁3-15g
蒲黄配五灵脂 气滞血瘀为主的心腹诸痛 两者并用四逆散治疗肋软骨炎各3-6(布包)
秦艽配威仙灵 退行性关节炎、腰腿痛 养血(伍用养血药)通痹、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秦艽10-30g威仙灵6-15g
忍冬配鸡血藤各15-30g中老年久病血虚湿热阻络腰腿掣痛尤为适宜
虎杖、地胆头——泄火通腑清里(大便通、热减后可减虎杖用量)
赤芍、救必应、三桠苦——三药清热、散结、化气行瘀
骨伤科方驳骨散
骨折外敷药+毛麝香、金耳环、透骨消(此三者相配:祛瘀消肿、预防皮肤过敏)
山萸肉可用山稔子、金樱子替代
淤血方
新瘀:泽兰汤 桃红四物汤 当归、红花应用(比例问题:红花量多于当归)
内瘀久瘀:大成汤 复元活血汤(比例问题:当归量多于红花)
凉血解毒法 涤血解毒汤(出自《医宗金鉴》)
虎杖消疮饮
虎杖60、连翘10、赤芍15、地胆头15、三桠苦15、救必应30、崩大碗30、白茅根30。痈疮之成时使用。
舒筋汤
桂枝30、宽筋藤30、路路通30、两面针30、海桐皮30、大风艾30
共碾粗末 纱布装 300ml煎药液熏洗患处 2次/天。方中海桐皮、大风艾 行湿利水、祛风消肿
皮炎外洗方
大黄15、芒硝15、荆芥15、薄荷15、苦参15、甘草15、蛇床子30。水煎外用,以水3000ml煮沸20min取药液待凉后浸洗或湿敷患处,每次30min,每天2-3次
劲膂汤
川萆薢、走马箭——祛湿除痹、分清去浊
忍冬萆薢汤
忍冬藤30、桑枝30、川萆薢15、海桐皮15、丝瓜络15、豨莶草15、秦艽15、土地骨12、赤芍10、威仙灵12
用药次序病在胸膈以上:应先进食后服药 陈伤之患:饭前服
心腹之下:先服药后进食 病在四肢:早晨空腹服
治疗阴虚血虚失眠者:宜睡前服
阳虚气虚瘀结者:晨间服
文献经验明清时期 薛己“清肝养血法”:小柴胡+栀子、黄芩、黄连、骨碎补以先清肝火,次用八珍、茯苓以补脾胃
《血证论》治疗伤后呕血:大黄——止血不留瘀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