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自由”的病,却吃了“创业”的药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334篇文章
很好听,单曲循环系列!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又是一年毕业时。
有个朋友做创业指导类的服务,前些日子,他们搞了一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免费讲堂,其中有一节“创业公司应该如何做品牌公关”?邀请请我去讲一讲。
惆怅啊!枉我那句“收费很贵的公关男”挂了这么长时间,小超超非常生气,凭什么我只能去讲讲免费场啊?
不过,后来看在她承诺免费请我抓娃娃的份上,我还是去了。
讲完之后,和一群大学毕业生坐在一起闲聊,发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现场100%的人都有着非常坚定的创业意向,但仅有3名同学,明确了自己的创业项目。
现场100%的人都觉得品牌、公关和营销非常重要,但几乎没有任何一名同学,对这三者做过认真、深入、系统的研究,另外,现场100%的人,都喜欢提“爆款”这个词。
现场100%的同学认为自己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钱”,但只有寥寥几名同学,承认自己创业的目标是“为了赚钱”。

我特别好奇,这些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创业”?
“实在是不想上班啊!”
“上班太单调死板了,还是想自由一点。”
“现在的工作钱少,假少,加班多,上班就是在浪费生命啊!”
“上班赚钱太少,忙死也就分老板一勺汤,干嘛不给自己打工呢?”
很多同学反复提及“不想上班,上班不自由”这句话。
坦白讲,这一点尤其超出了我的预想。本来我还以为这届年轻人,应该被焦虑鸡汤灌的十分想暴富呢。看来我对当下的大学生,认识还是过于狭隘了。
不过我的民间小范围调查,倒是和官方的统计报告出奇一致了:
今年初,几家单位发布了一份《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报告的数据是:超过9成大学生想过自己创业,其中高达2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
而这些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动力,竟然是“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

恕我直言,你们是不是对创业有什么误解?
觉得创业比上班更自由,更惬意,更舒服,这真是大学生对“创业”一词最深的误解了。
我想任何一个真正经历过创业的人,都会认同这一点:
上班远比创业轻松、惬意、自由。
因为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而去创业,我觉得这简直可以成为年度笑话了。
95%的创业者都能笑出腹肌,剩下的5%大概会直接笑到猝死。
(二)
很多不想上班,又缺乏独特创意和明确商业模式的大学生,都喜欢谈“开店”。
最流行的莫过于“小酒馆”和“咖啡厅”了。
很多憧憬自由的年轻人都梦想着有一天,自己找个慢城,然后开一间寂寥又清新的小酒馆、咖啡店,赚一点小钱,享一点悠闲,读一些无用书,交一些有趣的灵魂什么的。

无论是小酒馆还是咖啡店,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
你如何把它一直开下去?
你说,我一块雪花牛排成本100,煎好转头卖给顾客198;我一杯咖啡成本10块,拉个花转头卖给顾客48,开店赚钱不就是这么点事儿吗?
不不不,你错了,开店创业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儿。
我们就从成本谈起:成本不仅仅包括牛排和咖啡豆这类原材料,还必须包含房租、装修、水电网络和人工成本,事实上好多文青知道店倒闭那天,都还没算明白毛利润和净利润呢。
决定成本的,还有供应商管理、原材料把控和流程体系,你不可能坐在店里听着音乐就保证每一批牛排,每一批咖啡豆都拥有“想象中”的品质,你又如何保证厨师和咖啡师每次都能把上好的原材料,呈现出最佳味道?
而谈到味道,你觉得你自以为的“最佳口感”能代表多少人?如果顾客尝了一口却说“和自助餐的牛排一个味嘛,竟然卖这么贵”,你打算如何教育顾客接受你口中的所谓“最佳”?而不是哭哭啼啼地和人家说: 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还有店面选址、装修风格、员工招聘和培训,更不用说工商、消防、卫生和税务这些硬性指标的达成。店开起来了,你每天一睁眼睛就必须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今天必须卖出去多少份牛排,多少杯咖啡,才能保证你的店不会在下个月倒闭?
如果每天的销售额不理想,你打算如何提振?你的计划是什么?营销推广成本是多少?转化率又能有多少?你可别说在店门口立一块“冲500赠100”的牌子,就算推广了。
所以,承认吧:
你想象中的小酒馆老板,都是每天坐在夕阳里听听音乐喝喝小酒撩撩姑娘,店想开就开想关就关,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就把钱赚了。可现实里的酒馆老板,很可能是天不亮就要去市场挑选食材,深夜里还要和店员一起收拾清扫,披着一身油烟酒气回家一盘点才发现:
TMD发完工资,这个月还亏了5000块。
(三)
对于许多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自由职业和创业是摆在他们人生路上的两个大坑。
这两个坑,每一个都散发着梦幻斑斓的光芒,坑里面传出令人着迷的娇声细语,一遍又一遍地吹向年轻人的耳畔:
银河系最大的在线赌场开业啦!性感外星妹妹真人发牌哦!
(不好意思调错频率了)
耳畔风是这么吹的:
年轻人,来嘛!这里自由且有趣,有远方也有诗,而且在你追逐“自由”的过程中,从来都不会弄疼你……
但现实是,我接触的创业者,无论公司经营好坏,无一例外地都忙的内分泌失调。
上班的确是不用打卡了,但也别指望睡到自然醒,除非你想把公司尽快做死,创业者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周末?创业者哪有什么周末可言啊,更别谈休假了,一想到这个月的工资、房租和供应商货款,满脑子都是包,恨不得国家把法定假日都取消,休假?不存在的,一旦创业这辈子不可能休假的。
能够支撑创业者走下去的,一定是巨大的自律,而不是对自由的向往。
想一想当年那些脑子一热,把北京上海的房子卖了,裸辞跑到大理丽江成都杭州开民宿的朋友吧,这些人如今多一半都把肠子悔青了。
想象中的民宿创业,是有花有景有自由的,但回到现实里,作为创业者,你依然面临一个又一个冰冷的问题:
房子每个月的租金是多少?选址、租金和入住率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你的资金能否支撑你想象中的装修风格?每个月的水电、网费、鲜花、洗涤等固定费用是多少?每个月必须租出去多少天,才能保证民宿盈利?
说到自由,选址、设计和装修就不谈了,我们谈运营:园林谁剪?鲜花谁插?维修谁管?房间谁扫?马桶谁擦?

你说,雇保洁啊!
OK,找个全职保洁现在最低每个月也得3000块吧,算上吃住,一年下来最少4万的成本——就算一天800块的租金,光一个保洁,一年你就需要支付50个晚上的租金, 可一年能有几个50晚?
既然都到800/晚这个价位了,一份差不多的早餐是应该有的吧?谁来做?雇厨师吗?那一年又要6万块出去了。你说早餐而已,我自己做。OK,不谈厨艺,也不谈你必须要负责采买、洗摘、烹饪,至少每天睡到自然醒是不可能的了,你必须在客人起床之前,把早餐做好吧?
更不用说更严峻的问题了:淡季怎么办?一个月都没有一晚预定的话,你打算怎么办?
绝大多数民宿创业者所寄予的“面朝洱海,春暖花开”,都在一通扑腾之后渐渐平息了。最新的数据是,95%的民宿都没赚到钱。
当你曾经向往的生活状态,成为你的职业,你就会发现,曾经期许的美好常常是一场海市蜃楼。幻象消失后,真相本身即是另一种折磨。
创业者需要比上班族支付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才有可能换来“九死一生”的成功。
其实,这个世界上就从来没有轻飘飘的“自由”,你所见到的风轻云淡,背后都是无数次抓耳挠腮熬夜加班换来的。
可悲的是,一些创业者用拼命咬牙换来的偶尔自由散漫,却被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当成了创业者日常状态。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超分享】
最近一周带着全家在京都玩
很扣题的是,我们住在一间超棒的民宿
顺便分享几枚照片给朋友们

【作者简介】
新浪微博@光影吴纪
慧超,接客很贵的公关男一枚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