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掌故】彭德怀四进宝庆府

彭德怀四进宝庆府
易立军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是领袖毛泽东称赞彭德怀的诗歌。在宝庆这片热土上,彭德怀四次纵横驰奔,留下了人生的雪泥鸿爪。
彭德怀,1898年出生于湘潭县乌石寨,原名彭得华,1916年到长沙从军,编在湘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一连当兵。彭入伍时,邵阳县岩门前(今新邵县严塘乡)的周磐当连长,入伍不久,周磐把彭得华调到连部当了一段时间的勤务兵,让他读史书,练习毛笔字,对彭着意栽培。
1917年夏,北洋军阀傅良佐南来督湘,与湘军发生冲突,秋季,彭得华所在的独立第三旅六团亦加入反傅行列。北军咄咄逼人,广西陆荣廷命桂军马济率部增援湘军。1918年1月,湘桂联军全线撤退,北军张敬尧占领长沙、宝庆、醴陵、茶陵等地。彭得华所在的独立第三旅经过数次激战后,被迫撤退。在撤退过程中,彭得华去姑母家约两三个小时归队时,看见六团收容部队贴出到宝庆集合的标语,彭即向宝庆方向赶路。途中遇上掉队的何德全,于是一路同行,因绕经宝庆、衡阳、耒阳,夏初才到达目的地茶陵浣溪圩。这一次,彭得华作为败军一员,转战千里,初次踏上宝庆的土地。
1920年初夏,独立第三旅六团由茶陵浣溪圩经耒阳、祁阳、文明司,5月份向驻守宝庆的北军张敬尧部发起进攻,战争十分激烈,彭得华所在排的排长李润生负了重伤,下落不明,连长周磐令彭代理排长。一营袁植所部由于侦查不周,选择攻击点不当,结果钻入敌人火力集中点。关键时刻,彭得华立即率一个排向翼侧的另一个攻击点发起佯攻,转移敌人火力,营长袁植虽负伤而得救。6月2日,湘军攻占宝庆城,旋即乘胜追击,驱逐张敬尧部到邵东与双峰搭界的界岭。
1921年,彭得华代理连长,驻扎华容时秘密处死恶霸区盛钦,后遭通缉,亡命天涯。1922年夏,由于团长袁植鼎力相助,彭得华改名彭德怀报考湖南讲武堂成功。与彭德怀一起考入该校的还有黄公略、陈鹏飞等,陈鹏飞是邵阳县永丰一都(现属隆回县桃花坪街道办事处白里村)人。
1924年2月,爆发了驱逐湘西刘叙彝的战争(实际是争夺鸦片过境税),彭德怀所部亦厕其中,4月初,驱刘成功,战争结束。此时营长刘道经请假回北方省亲,团长周磐遂以彭德怀代理营长。六团由洪江经宝庆、湘乡回驻湘潭。彭所率部队经过桃花坪时,队伍住宿在丹桂街。陈鹏飞与彭德怀是湖南讲武堂的同学,当时陈当排长,是彭的部下,陈的老家距桃花坪只有三里多路。4月初的一天下午,彭德怀应邀来到了陈鹏飞的老家,陈家热情款待,一宿两餐后,他俩才一同归队。
1924年夏,彭德怀率军逼近桂林,解救陆荣廷及其所部之围。8月返湘,途经邵阳县严塘拱桥铺(今属新邵县境内),见两孔石桥被洪水冲垮。原来该年夏季邵阳暴雨成灾,资邵两河及支流水位陡涨,宝庆城东门外青龙桥被洪水冲毁。彭德怀到周磐家拜访,他在《彭德怀自述》中说;“周磐家也不富,其父亲是篾工。”彭德怀带头捐银重建桥梁,一是方便群众出行,二是联络一营与上级之间的感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彭德怀四进宝庆府行色匆匆,均是军务在身,由此可见宝庆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彭德怀带头捐资修建的桥梁,当地百姓传颂至今。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