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理论(张晓林的职业生涯感悟:我选择理论编辑作为终生职业)

职业选择理论

  我常常想,我这一生干下来的职业就是理论编辑,这难道是命中注定?如果不是命中注定,那又怎么解释自己一干就干了一辈子,一生只做了这么一件事。细细想来,自己干了一辈子的理论编辑,应该说还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是从偶然中走出来的必然。

终生职业:偶然中的必然  记得,第一次和文字写作结缘,是1969年我在北京军区内蒙古建设兵团的时候。那一年,我和成千上万的北京知青来到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开始和土地打交道,耕田种粮,成为“屯垦戍边”的兵团战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干农活,除了每周有休息日和一身的兵团服以外,和当地农民一样,是以种田为职业的。某一天,几个一同去兵团的伙伴,突然“异想天开”,说应该把我们的兵团生活写写,给《内蒙古日报》投个稿,让外界也听听、看看我们的兵团生活。稿子写成后,大家凑了些钱和粮票(当时的年代,物资紧缺,外出吃饭是要粮票的),我和另外一个伙伴被委派去内蒙古日报社送稿,于是我们就乘上火车去了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没有想到,我们写的反映兵团战士生活的消息稿很受欢迎,很快就被采用了,在《内蒙古日报》刊出。当看到手写的字变成了纸上的铅字,通过纸媒,一下子让很多人知道了我们兵团战士的生活,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就是这一步,也就是这偶然的一步,我被调到团里专职搞新闻报道。从此,下连采访、回团部写稿,往《内蒙古日报》《兵团战友报》送稿,就成了我和其他两三个小伙伴的职业。自此,搞新闻报道,写稿送稿,极大地刺激和鼓励了我的文字欲望,一发不可收,常常挑灯夜战,采访写作再累再苦也心甘情愿。也许,这种和文字写作的偶然巧遇,使我和文字有了一生的结缘。不能不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偶然,但也就是这一次的偶然,成为铺垫我一辈子搞理论编辑这一终生职业的第一块砖。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成为北大哲学系七七级的一员。当时报考哲学系这一文科,只是觉得自己年龄偏大,不宜再学理工科。现在看来,报考文科也应该说是一种偶然,但也就是这种人生重要节点上的偶然选择,为我从事理论编辑这一终生职业铺垫了第二块砖。四年的学习下来,学的是哲学专业,毕业后很自然分配到中央某机关搞研究和写作,做文字工作。以后,工作也有两次调动,也都是些偶然的选择,可每一次的偶然选择,都没有偏离理论研究、理论写作的方向,所以,又为我从事理论编辑这一终生职业铺垫了第三、第四块砖。当我最终入职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社,做理论编辑,职业的定型就形成了。在这个岗位上,我干的最多、时间也最长,毫不夸张地说,理论编辑这一职业是我的终生职业。由此可见,我选择理论编辑这一终生职业,绝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自己职业经历中的一次次偶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职业选择:要有兴趣的成分  我对文字有一种亲近感和亲和力,这和童年时代常常爱看小人书,痴迷于小人书有关。大了,也有些偏好文字,这也是兴趣所致。在我看来,文字并不是“僵死”的,并不枯燥落寂,在人那里,可以调来调去。对于喜好文字的人来说,文字就像一个个兵,可以把它们拿来排兵布阵,调兵遣将。这会给人一种支配感、调控感。每一篇文字的写作和编辑,可以看做是对自己文字驾驭能力的测试,由此判断文字驾驭能力的高超与低劣、精细与粗野、精雕细刻与粗制滥造。每一次的测试,也都会有一个结果,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如果写作和编辑的文字,连自己都不满意,那么拿去让别人欣赏阅读,就一定不会有好的评价。所以,把文字写作和编辑,当作驾驭文字能力的自我测试,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另外,文字写作和编辑,也有吸引人追求新鲜新颖的诱惑力。每篇文字都应该是、也必须是不同的。如果像模具那样,由一个模子刻出来,千篇一律,别人不愿意看,自己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文字写作和编辑,对于动脑筋的人来说,还是整理思想、梳理脉络的工具。把不成型的思绪变成一篇篇成型的文字,就是一种自我深化、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有益之处很多,又何乐而不为呢?对于文字有兴趣的人来说,是很容易进入一种欲罢不能的境地,到时候叫他不动笔都很难。面对出版编辑这个职业,外人以为枯燥乏味,冷僻孤独,其实喜欢它的人,恰恰是乐在其中,享受在其中,成就感也在其中。因此,职业选择也是离不开兴趣的。

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我  职业选择也受从业价值观念的影响。一种职业,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择业者,择业者的价值观念不同,对待职业的态度也会有不同。我做理论编辑,有人很欣赏,也有人对之不屑,还有人把它看得很淡。遇到这些,都是毫不奇怪的。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从业价值观念的不同,这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理想、爱好、特长和情趣。择业就业的职业市场很大,千差万别,千变万化。面对这一切,在职业选择上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定力。我这一路走下来,在理论编辑岗位上也受到不少市场择业流变的冲击。一阵子,是下海经商走红,人人都想经商赚钱,一些文化人也真的下海经商了;一阵子,进机关、走仕途很热,又有不少人想方设法去部委机关,不愿意当编辑,认为为他人作嫁衣裳,不值得,从而离开了出版界。面对市场择业就业流变的冲击,不能说自己一点儿没有动摇和犹豫,但最终还是想明白、想清楚了,别人适合的职业,不一定就适合你;别人干得好的职业,不一定你会干得好。最重要的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

  就业市场的变化是经常的,但无论怎么变化,人的主观选择和把握是最重要的。就像大海波涛此起彼伏一样,一段时间,一些行业、职业成为热门,但另一段时间,另一些行业、职业又成为热点。我们不必要跟风追浪,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从一个职业跳槽到另一个职业,否则,永远踩不到鼓点节拍上,会老处在职业选择的被动局面里。从长远、整体看,只要是社会需要的,任何行业、职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所以,我看着有人下海经商赚钱,看着有人进机关、走仕途,但自己却始终朝着理论研究、理论写作、理论编辑的方向走,最终选择了理论编辑的职业,一干就是一辈子。我们不能因为从业价值观念的多变而多变。从业价值观念变化虽然影响着人们的择业就业,但选择和从事什么职业更多的还是要依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轻率地从众,不能盲目地人云亦云。人和人的志趣、爱好、特长迥然不同,这是择业中的决定因素。特别是人们要从职业中找到事业,要从事业中找到成功,就更离不开人的特长和兴趣。从业价值观念的变化,只能为每个人的择业、就业提供参考,并不能强迫或代替每个人作出职业的选择。面对从业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人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但这种审视和调整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是明智和清醒的。有职业角色的转换不一定是好事,没有职业角色的转换也不一定是坏事,这要因人而定。正是因为我持这样的看法,我选择了理论编辑这个职业后,就再也没有变过,我认为理论编辑是适合我的最好职业。

积沙成塔:防止急于求成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己搞理论研究、理论编辑,从事文字工作,也是想要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做个名作者、名编辑,也渴望成功成才。我想,有这种心理和愿望是极为正常的,这也是激励、推动我干好编辑职业的持续久远的动力。

  为了早日成功成才,我也曾有过名人名家的“偶像崇拜”。现在细想起来,对名人名家的“偶像崇拜”,其实并不是真正推崇名人名家,更多的恐怕是受名人名家头上耀眼光环的吸引,说白了就是想像名人名家那样成才成功。

  对名人名家的崇拜,只要是理性的,就是无可指摘的。但我要说的是,曾经受过“速成论”的诱惑,曾经有过急于求成的想法。客观讲,我的急于求成的“速成论”,一定程度上受了一些舆论宣介的“一本书成名”“一篇文章成名”的“一夜成名”论的影响。现在看来,这是带有误导性的,是为了博人眼球,对于年轻时的我,是极易受其影响的。不能说现实生活中没有因“一本书成名”“一篇文章成名”的事例,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偶然的机缘,背后往往也是其长期艰苦努力的结果。一些深受大家喜爱的名家、名艺人常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这应该是真实的,足见要想成功成才绝不会是很轻松的事,付出的辛苦往往是常人看不到和想不到的。那种以为凭着运气和机会,可以“一举成名”的“速成论”和“成功学”是极不靠谱的,至多是一种煽情的不切实际的神话。

  凭我一路走下来的职业经验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欲速则不达。任何事物的成长发展都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先天不足,不可能走得长远。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需要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种严格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工匠精神。我做了20多年的理论编辑工作,深以为,把编辑作为职业,必须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

  对成才成功进行自我设计,我认为是可以的,但不能脱离大众、社会、民族和国家的需要,更不能只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之内。只关注自己的自我设计,不仅是思想、眼光狭隘偏执的问题,而且会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走弯路、遇挫折。作为个人的成功成才,须臾离不开大众、社会、民族、国家。这就像一滴水无法单独存在一样,因为它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只有回归大海,它才能够自由自在。所以,我要讲,不管选择什么职业,不管从事何种工作,在职业生涯中,一定要抛弃“速成论”思想,甩掉一举成名的“成功学”,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行稳致远,才能书写好自己精彩的职业篇章。

作者简介:张晓林,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求是杂志原总编辑,原文标题《我选择理论编辑作为终生职业——来自职业生涯的感悟》
责任编辑:金蕾蕾
本文来源:《前线》杂志2018年10期

职业选择理论相关文章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