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文章(邱学长漫谈硕博之路|怎么写文章,怎么投稿)

怎样写文章
● 怎么写文章,怎么投稿 ●
我们找到了一个问题,有了一个 idea,目的是要把它完完整整呈现出来,写成一篇论文。这个过程的艰辛程度,不自己走一遭是完全体会不出来的。写文章困难在什么地方?它跟平常做习题,准备考试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一篇就来讲讲这些问题。
1. 写文章困难重重?
写文章这件事的体验其实和开卷考试差不多,你可以参考所有能触及的资料,来处理你从来没见过、但是又似曾相识的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不会像考试题那样会分解成很多个小问号来引导你思考,完完全全是开放式的问答题,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问题的理解,自行将其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问,每一问都细致的写好写全,然后按照逻辑顺序将其串在一起,随后检查有无漏洞,条件叙述的是否足够充分,最后再完成 Introduction 部分,对文章的内容方法做一个整体的介绍。
当你找到一个可以做的问题,正在对它按照之前读过文章照葫芦画瓢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无论怎样的一个小问题,脚踏实地做起来,难度还真不小。首先第一个就是,你要对之前读过文章全部的细节几乎都要烂熟于心,包括那些你觉得冗长只需要记住结论的计算,还有那些你完全说不出道理的证明。手头的问题摆在这,事实上你也不知道跟之前范例的区别是不是本质的,你也不知道之前的方法能不能完全适用这个新问题,那些长证明你也不知道到底在哪略加改进才能适应你的新问题,甚至你根本不懂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
确实,写文章基本是一次重新的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原因是之前的书根本就没读会,很多时候你觉得你读懂了,读通了,觉得好像接触到了前沿工作的核心思想,却发现真正要用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因为更加基本更加先决的问题人家并没有写在文章里面,自然你也从来没有想过。只有在做了几个问题之后,才知道读一篇文章应该怎样读,才发现老师在讨论班上为什么要问那些看起来故意刁难你的问题。而对于写文章的细节问题,我真的很难给出建议,因为太多事情不经历过一次是完全感觉不到的,而且我相信我本人的经历也不足以概括写文章的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我曾经一年内找了四五个问题连 idea 都没有完全做不下去,也曾经在两个月之内写成一篇十几页的小文章,也有写好了马上准备投稿,结果发现关键定理用错一下子满盘皆输的痛苦经历……
2. 写文章,一点都不能错
学术论文是一条逻辑链,从问题出发,列举条件,通过一步一步计算,将各个步骤结合在一起,形成结论。而每个步骤中间常常又充斥着大量的细节,如果有一个地方错了,带来的错误甚至是无法挽救的。所以写文章经常陷入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那就是要不要快点写。因为人的思维连续的,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是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同一个对象的。这就好比参加一场数学考试,刷刷刷写完,即使剩余时间很充裕,也经常是无法检查出错误的,甚至是十分低级的错误。而在交卷的那一刻,你的潜意识中试卷已经不属于你,这时候大脑会下意识的把刚才答题的思维模式进行放空,此时你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将刚才的答题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回顾,马上就会发现各种之前没意识到的错误。写文章也是一样,在一整天的奋笔疾书之中,或者一连几天的火热状态中,充斥你大脑的一定是在当前逻辑链下的全局图景,像期待多米诺骨牌倒下一瞬间的浪漫那样,你此时充满了干劲,期待文章完成之后逻辑丝丝入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然而,这时候你并未意识到一个小错误就暗暗藏在某个你引以为傲的想法之中,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后面的所有论证都是基于这一个想法推导出的结论。也就是说,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错误,这几天的奋笔疾书完全丧失的它的意义,你之前脑中的“全局图景”也像白日做梦一样荒诞可笑。
这就是做数学,在我近一年做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好几次有意无意间发现前几天埋藏的小错误,有时候是在和朋友聚餐过后会宿舍的路上,有时候是在宿舍内躺尸,有时候是在洗澡的淋浴间……每一次都有点受打击,毕竟从期望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谷底个中滋味实在是……并且在这之后你对问题的判定就又从“可以做”变成“可能做不出”。每一次这种经历过后我都会思考当时为什么没有从另一个角度举一个反例,或者进一步说,为什么过了这么久对这套技术和这个问题的理解还这么幼稚?这就又回到我前文的内容,那就是不切实做自己的问题,是根本不会完全理解之前所读文章的核心思想的。我曾经叹服于大牛们的文章思维如此的清晰,设计如此的巧妙,技术如此的繁杂。现在看来,就是这种经历在他们的生涯初期有过无数次。他们在刚起步的时候一定也有过这种磕磕绊绊,只不过他们每次受挫都会做好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最终面对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更加清晰的“全局图景”。
3. 投稿
投稿这件事是我个人非常不愿意说,却又不得不说的一件事。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之前写的第一篇文章去年十月投稿,审了大半年被拒了,目前心情十分复杂。审稿人给出的理由是“缺乏原创性”和“缺乏物理背景”,我对此表示怀疑。而我的第二篇文章都已经完成却发现因为一个错误而导致整篇文章无法挽回……所以我现在的状态是换地方投第一篇,以及正在完成第三篇……
就我目前仅有的经历和见闻来看,投稿是一件十分冗杂让人抓狂甚至有些玄学的事,在你完成文章的那一刻,要做的事首先是对文章整体做一个评估,包括文章的选题水平,证明质量,内容长度等等,当然,这是在你已经改正所有打字错误和语法错误之后该做的事。
然后先选杂志,选什么杂志一般来说老师会给你建议,或者直接完全接管后面的事,你只需学习之后的内容找新问题就可以了。但是这里面其实道理很多,甚至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术圈运行的基本原则,我还是尽量做一下科普。首先选杂志的主要参考就是杂志的影响因子,国内一般参考中科院的 sci 分区表。数学首先是大类分四个区,一区数量最少水平最高,四区水平最差数量也就最多。有大类自然也有小类,所谓小类分区就是不同的杂志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只在某个细分方向上影响力比较大,那么在这个小类分区上可能就会比较靠前,大类可能就比较靠后。而大类分区靠前的杂志一般都是顶尖(top)杂志,在任何方向都有十足的影响力,比如耳熟能详的“四大”。它们分别是: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of Mathemat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以及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当然就算是顶级的数学工作者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发四大的,对于我等自然是遥不可及。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在完成之后,如果问题有意义,方法是原创的,那么一般来说可以发二区往上;如果仅仅是问题有意义,方法是照搬的或者只有一点改进,那么只能不高于提供方法文献的发表分区,一般来说是低一级,就是说原来的一区你可以投二区,原来二区你只能投三区或者二区垫底等等。选好分区就寻找合适方向的杂志,别看每个分区的杂志数量很多,一般来说到这个时候,合适的也就两三个。
好了这时候可能有同学会问反正就剩两三个了,一下子都投算了,我在这严正声明,一稿多投是非常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所以最终还是要选择一个,那么根据是什么呢?就是看编辑。一部杂志一般来说会有多位编辑,这个会在杂志主页的 editor board 的一栏里找得到,他们分管不同的方向,比如偏微分方程可能是某某,泛函分析是某某,当然,实际上偏微分方程里面的小方向也很多,这个杂志的编辑不一定会对你的方向十分熟悉,这个时候如果你硬投他的话,那么审稿周期可能会非常长,而且很容易被拒,而这期间不允许再投其他,就等于完全浪费掉时间。所以了解编辑所擅长的领域就是投稿前必须要知道的事,当然有个捷径就是直接选择你引用文章里作者担任编辑的杂志,然后注意在 introduction 将他之前工作有理有据的吹捧一番……不过情况一般是那个作者担任编辑的杂志都很顶流……
在选好编辑后,编辑会首先给出判断,是否找合适的审稿人进行详细的审查,还是直接秒拒,如果决定找审稿人,那么等就完了,少则几月,多则大半年。下一篇我还会接着讲述关于审稿的各种事情。
扫码报名
扬哥2022考研
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视频课程

怎样写文章相关文章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