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没考上 女孩子学什么好(女孩子考不了高中读什么好)

网友提问:

女孩没有考上高中,大家觉得让孩子学什么好?

优质回答:

女孩没考上高中,我觉得读卫校,幼师,早教都挺好的。

我两个表姐家的两个女孩,一个没考上高中,去卫校读的护理专业。另一个考上高中,读了三年,高考成绩没达到本科线,也去了卫校读护理专业。不同的是初中毕业的读三年,高中毕业的读两年。

现在两个孩子都在医院工作几年了,工作性质,工资待遇都没有任何区别,最主要的小女孩做护士工作,搞对象还挺受欢迎的。

而邻居的孩子读的是幼师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幼儿园工作,业余时间还教几个小孩学钢琴,感觉也挺不错的。

然后现在随着早教行业的如火如荼,早教老师也是很受欢迎。

所以,无论孩子学什么,请记住,就业是王道,一定要捡着好就业的专业学。按照现在的社会二胎甚至三胎政策的放开,围绕着小孩服务的专业是不愁找工作的。

希望帮到你。

其他网友回答

技校类的学校或者3+2的中职学校。

女孩可以选的专业:西餐糕点、美容美发、服装设计,有身体条件的还可以学空乘地勤,我们这边有个技校的学生,空乘专业的都分到高铁、机场工作的。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最大的笼子,乃是我们的认知。并且,我们常常用我们的认知,去禁锢我们的孩子。最终,让我们的见识,成了孩子的天花板。

理智上我们知道,中考或高考的成功,与人生的成功或成就,更不用说人生的幸福了,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许多杰出人才出身草莽,而许多出身名校的人一事无成,顶多成为高级打工者。因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对人才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有很大的差距。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以下因素(按优先顺序):

1.机遇(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2.资源(尤其是家族背景)。

3.智商。

4.情商(沟通能力)。

中高考本质上,是对智商的筛选。大家一起来打一场在线联网游戏,根据积分分配资源,看透了,如此而已。这就是应试教育,“一将功成万骨枯”。

问题在于,应试教育极大地禁锢了家长们的认知,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认知,让我们将分数以及考上什么高中或大学,当成评判一个孩子的核心标准。然后,将孩子粗暴地划分为成功者和失败者。

于是,我们评价自己孩子的尺度便被扭曲了而不自知。如果我们的孩子在竞争中落败,那必然有两条原因:一是笨,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二是懒,明明很笨还不努力。当然,孩子的表现,也往往如我们预期的那样,笨,以及懒。例如,不好好学习,沉迷于游戏或恋爱,谎话连篇。

我们一直在贬低孩子,然后,孩子果然就“低”了,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这不是许多家庭教育中的死循环。

我们的孩子在中高考中落败,他们的生命,是不是就一定没有价值?是不是比起那些所谓的状元,就注定会更不幸福,更一事无成?孩子的未来,究竟真的是他不行,还是被我们的“预言”塑造的?

有的家长反复强调社会很残酷,所以,必须努力。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没有考虑过,那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们变得像节肢动物,路径如此单一,丧失了作为万物灵长的高度灵活性。没有弹性的认知,导致没有弹性的生命。极端的案例,就是有的孩子,一门课没考好,没等高考结束,就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父母和学校对他的教育或者说洗脑,实在是太成功了,成功到了身殉的程度。

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竞争中,学校里,单位里,莫不如是,这是常态,并且,是健康的。没有竞争,生命的可能性就缺乏激发。但是,竞争只是一套逻辑,幸福的人生,是多套逻辑的组装。就像去罗马的道路(如果罗马是指人生幸福的话),应该不止一条。一旦发现这条路上堵车,完全可以换一条路,有时候更快。

对所有家长来说,至少还需要另一套逻辑,即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价值不可替代。也必然如此,你愿意拿一个优等生跟你的儿子交换吗?

最难修炼的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都深信自己的孩子的独特的价值。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事实。认为自己孩子不行,是比较的结果,而比较的尺度,又非常的狭隘单调。坐在宝马车里,一定就是幸福吗?骑在自行车上,一定就是不幸吗?这是非常荒谬的。我们一直在用外部的一切来定义孩子,而没有从孩子自身的成长与感受来定义,这是不幸的根源之一。而考上清北的学生,跳楼的也不少,这话怎么讲?

问题出在哪儿?

出在我们用匮乏时代的认知逻辑,来评判富足时代的孩子。在匮乏时代,竞争的绝对化是必然的。因为大家都要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料,不然,就得挨饿甚至死亡。但是,在富足时代,基本的生活资料是有保证的,对意义的追求,往往成了孩子潜在的目标。你可以说更自我,更任性,但这样的追求,似乎也更健康。

孩子可以为自己而活,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进入哪一个赛道,选择哪一种生活。并且,输得起。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角色,类似于我经常提及的麦田守望者,主要是防止未谙世事的孩子掉下悬崖。但是,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意志的奴隶,是很难实现的,一定会遭遇激烈的反抗,万一实现了,更为可怕。

所以,中高考失利,不是世界末日。孩子愿意再竞赛,就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改进策略。孩子希望选择别的生活,逃避也罢真实的意图也好,也不妨在反复沟通后,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在我看来,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地教会孩子应对未来世界的能力,相反,造就了一批一无所长的成人。因此,从小学开始,以更从容的态度面对孩子,帮助孩子发展多样的可能性,而不是锁死在分数这一条路上,是越来越多的智慧父母的选择。这样,孩子的身心是健康的,哪怕未来在考试中落败,自身的素养,还会帮助形成另外的可能。

最悲剧的是,分数以外的素养并没有形成,分数也没有拿到,这真真是绝路一条。

好在孩子毕竟还年轻,无论未来从事什么,重新学习还来得及。最怕的是,家长很难接受中高考的分数,可能嘴上不说,怕打击到孩子,但是掩饰不住的失望,让孩子觉得,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我的人生就是一个杯具。

孩子,你的人生,还没正式开始呢。

无论是十五岁,还是十八岁,都可以真正地开始学习。

不再为分数而学(例如上了职业学校),而是为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而学。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已经判了孩子死刑,然后余生用来善后。而孩子也如我们所愿,打游戏,混日子,最后随便混口饭吃。

实际上,一个优秀的职业人,特别难得。例如,一个好的厨师,一个好的装修工,都是特别稀缺的,远胜过千千万万侥幸读了本科乃至一本的百无一用的学生。更不用说,这里面也会涌现出许多领导者,创办自己的门店、企业甚至连锁品牌,然后,让那些高考成功的人,为自己打工。

因此,把人生失利的那一刻,当成下一次旅程的起点,是特别重要的。人生哪有什么失败?真正的失败,是你看不起孩子,孩子也看不起自己。

换句话说,孩子可以在一万件事上失败,但孩子本身不能失败,生命本身也不应该失败。

其他网友回答

那就考职业中专吧

其他网友回答

选一所职业中专学校,可选择学习“服装设计”“幼儿保育(学前教育)”之类的专业。有的“职专”还和“职业大学”联办,可以“3+2”连读大专;好的学生还可以推选参加“高职单招”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