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了拍“李沧东”,听他聊聊年轻人的愤怒

文 | 值夜编剧

出生在1954年的李沧东导演,是韩国影迷心中的文艺作者,一方面是他在成为导演之前,身份一直是作家,擅用文字表达着自己。
推崇鲁迅的信念,并将其带进了后面的导演处女作中。
《薄荷糖》中金永浩的残酷人生,充斥着对社会和时代的控诉,以及对宗教教化功能的讽刺。
除了李沧东,可能没人会安排一个在做爱和餐前都不忘记祷告的妻子,以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身份红杏出墙。
最开始的李沧东并没有走上导演之路的念头,他的文学作品被部分人认可,并且他自己也没有像多数想转型的作家一样,想尝试新事物的冲动,只是在某天夜里,他枯竭了。
虽然他声称很多作品自己写的不好,但还是在国内有一票读者,那晚他写不出来一句话,但脑海中的画面一幕幕清晰可见,却找不到一种笔触落在纸上,他陷入沉思,为何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我,把我想的东西写下来呢?
这正好与导演的工作近似,但实际当了导演之后,也需要去和编剧讨论剧本写作和剧情,虽然需要亲力亲为,但相比小说写作,还是轻松~
这种主题表述在后面的故事中也有体现,但近几年,李沧东的关注点逐步移向了当代年轻人。
在《诗》之后的8年间,他留意到了当年年轻人身上的共同点,这绝不是像“后浪”演讲里说的那样“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而是一种藏在心底的情感来源:“愤怒”。
这种情感并非仅存在于韩国青年中。
举一个例子,近几年国内的说唱音乐如日中天,一方面是因这种音乐形式国内起步较慢,潜藏地下的几年让他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另一方面则是这种风格中的歌词与battle形式是发泄愤怒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爱饶舌还是爱听饶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都会让人欲罢不能,而除此之外,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的愤怒展现途径就很少。
B站的“后浪”演讲已经出现,除了正面评论之外,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在说年轻人的权力问题和自由受限问题,但这不仅仅是年轻人愤怒来源的全部。
在李沧东的《燃烧》筹备之前,他准备了几个剧本,除了不一样的故事之外,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关于“愤怒”,但只有在读了村上春树这篇《烧仓房》之后,发现了其中的电影质感和一部分神秘的特质,能被扩充,添加自己的东西,才提上拍摄日程。
正如后来我们看到的那样,年轻人的生活不易和归属感的缺失让自己陷入困惑,主人公甚至在痛恨自己父亲无法管理自己的愤怒后继承了父亲的愤怒。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身上的孤独感加重了,而这种孤独感加上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的别人越来越好的生活,毕业后就业的压力加上自己家庭里多少出现的问题,愤怒在慢慢生成,但这种愤怒究竟是针对谁?
最后又会发泄在谁身上?是李沧东个人看来最重要的问题。
但这种问题他永远不会做出回答,相比在电影中解释或给出答案,李沧东更喜欢用电影的方式来提出问题。
当我们看到电影中冷漠的邻居,在别人异样的眼神中跳舞的惠美,每天检查温棚有没有被烧的李宗秀,以及最后被烧尸在车里的Ben都只是一个过程的展现。
以至于在看完电影之后,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只猫是不是真的存在,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哑剧的存在的意义,惠美故事中那个水井到底存不存在?都不清楚。
唯有片中对“饥饿”直抒胸臆的两种解释让人记忆犹新。
这个世界仍有吃不饱饭的人,但一种饥饿是指果腹,生理上的需求,而另一种则是指精神上的饥饿。
酒精、舞蹈等都在暂时性的喂饱这种“great hunger”,但并非对所有人都行之有效,不少人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就类似片中的Ben,但更多的人没有找到这样一种方式,只能任凭心中的愤怒发酵。
他们相对喂饱了精神的人仍处于饥饿的状态,和生理上的饥饿一样,当他们意识到察觉到精神渴求的物质时,他们便会全力以赴,将自身的欲望填满。
如果他们没有找到这种充饥精神的物质,任凭愤怒发酵,便容易走上各种歧途,去看看那些杠精和键盘侠一句句欲求不满的措辞,你就知道他们是这群饥饿者中,最底层的样子。
?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