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聪明,也许正是你停滞不前的元凶 | 壹读精选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文 | Lachel,壹读传媒、领英洞察专栏作者。
前公关人、现任职于互联网,知乎18万赞答主,心理学达人。
公众号:L先生的猫(lxianshengmiao)
生活中,你也许见过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脑子很活,思维敏捷,学习一样事物时往往很快上手。比如,学习吉他,别人还在练习53231323,他们已经可以完整弹唱一首歌了;学习编程,别人还在死记硬背算法、函数,他们已经可以编出一个小程序了。
但是,当学习进展到一定阶段——比如正式入门之后,他们的热情却消退得和刚上手时一样快。这时,他们的进度往往会停滞不前。导致对许多事物均有涉猎,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却没什么精通的领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很有可能,这正是由他们的「聪明」导致的。
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在大脑中建立「联系」的过程。
每个人的思维,可以看作一张由许许多多个「节点」,通过逻辑关系连接在一起的网络。这些「节点」,就是一个个「观念」。而学习,就是在这张固有的网络之间,插入新的节点,并重建与这个节点的连接。亦即改变固有的思考模式。
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所以无论对于谁,学习都是一件难事。
那么,推动我们去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反馈。
反馈,就是由你的行为产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你身上的结果。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每一种反馈又可分成即时反馈和预期反馈。正反馈促进我们去做某些行为,负反馈促进我们停止某些行为。
例如,按照六线谱练习几分钟指法,就能弹出一首简单的伴奏,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即时反馈」。它会给予你成就感,鼓励你继续练习下去。
例如,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每背一个单词,就想象自己离托福110又近了一步,离自己出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这就是「预期反馈」。
又例如,你15岁才开始学围棋,然后得知别人学棋都比你早了10年,你这辈子都下不出什么成绩了,就会萌生悲观和放弃的心理。这就是「负反馈」。负反馈的意义,是警示我们远离不利于生存的事物,包括将精力耗费在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事物上。
为什么我们能够学得进去一样东西?就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断地受到「即时正反馈」和「预期正反馈」的鼓励。
有些人,可能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解出一道难题,便会非常兴奋,对他来说,这就是正反馈。
而有些人,可能学到一个东西,感到又比别人更进了一步,满足优越感,这也是一种正反馈。
正是这种反馈,抵消了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和枯燥。
学东西比较快的人,他们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速度通常比较出众,将知识转化为联系的速度较快,因此,他们比较容易「理解」一个概念,并应用这个概念去解决固有的问题,这就是一种「正反馈」。
对他们来说,这种过程是新奇、有趣、充满刺激的,他们陶醉于这种新事物对大脑不断的刺激中。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表示出来的是浓厚的兴趣和极快的学习速度。但是,这样的模式,也容易产生这些问题:
1、追求不间断的刺激流,忽视对概念的深入掌握。结果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但能深刻记住的和沉淀下来的却不多。也就是过于重视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2、重视刺激甚于知识本身,舍本逐末,似是而非。他们可能会沉溺于「原来是这样!」的刺激中(也就是西方所说的 aha! moment),满足于这种感觉,而事实上他们的理解可能是似是而非的,甚至纯属曲解,但由于他们足够聪明,能在比较低的层面上自洽解释,因此自以为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也就是说,他们学习的潜在动力并非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获得快感。
3、积累不够扎实。相比起新事物的刺激,复习、背诵、记忆显得更枯燥无味,所以,他们更喜欢学习新东西,而忽视了将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导致积累不够扎实。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领域,入门往往都是比较快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前面学到的东西,会成为后面知识的铺垫和基础,这时,不但要求你有较高的理解能力,也要求你能够将已经学到的东西「内化」,让它们彻底为你所用,才能进一步学习。
而一开始学习较快的人,他们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将知识「内化」的能力。而当他们遇上障碍时,因为前期的学习过程相当顺利,「刺激流」一直不断,因此,对比之下,他们更容易放弃。举个例子:学习好比走迷宫。聪明的人,也许用不了一分钟就能解开这一层的谜题,找到出口,前往下一层。但也许这一层某处隐藏着一个重要道具,过了十层之后,需要使用这个道具了,他们就傻眼了。
回去找吧,又不知道在哪一层,而且面对着已经走过的迷宫,实在不想重新遍历一次。再加上又没有攻略帮忙,很多人也许就选择放弃了。
而一开始就仔仔细细将迷宫每一层都走遍的人,花的时间更多,入门更慢,但每一层都走得踏踏实实,就不容易有这样的遗漏。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1、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东西。
全才固然是好的,但懂得很多又有专长,是最理想的状态。前面已经说过,浅尝辄止的人,多半并不是真的热爱这个领域,只是对其有基本的兴趣而已,因此一旦「刺激流」停止,便很容易放弃。所以,找到你真正热爱、愿意钻研的内容,让每一步都成为你的「预期反馈」,让自己拒绝刺激的诱惑,抱着真心想了解这个领域的心态,去学习,去钻研,才有可能走下去。
2、每走一步都反省、检视自己,将知识体系化。
主要有这么三步:
啊啊1)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时,将它解释给别人听,或者跟自己对话。
你理解一个概念时,可能只是理解一个侧面,而当你试图解释一个概念时,你会动用到它在你脑海中的一切「联系」。这样一来,你是否掌握到它足够的特点,是否存在似是而非的情况,是否对它的前因后果、逻辑关联都一清二楚,就明明白白地显示出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的一切障碍,都要立刻弄明白,因为这些就是你在正常学习中忽略了的东西。
圈圈2)做笔记,画图,理清逻辑,建立联系。
圈圈3)将这个知识点纳入你的知识体系。
3、多与人交流,多应用,多触类旁通。
多交流,交换想法,一来加深理解,二来也可以通过交流的快感建立你的「反馈」。
多应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为学到的东西写一篇文章,试着去解释日常生活的问题,都是建立反馈、自我检查的良好方式。
多触类旁通,学习的本质是联系,不要埋头于一个领域,多去接触其他相关领域的东西,会开阔你的思路,了解更多不同角度,从而更好地加深理解。
4、保持好心态,不要过分注重结果。
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要太注重眼前的收益。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那么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