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

“贵”是形声字,从贝,从臾。臾,古文蕢(kuì)。
“贵”本义:价高,与“贱”相对。引申义:尊贵、重要。
《说文》:“贵,物不贱也。”
甲骨文字形是上面两只手捧着下面的土块,还的有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两只手把土捧起来放在筐里,表示土很珍贵。
金文字形把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和筐合并,写成“臾”,下面把土改成“贝”,强调珍贵之义。小篆沿用金文字形。
隶书字形把上面“臾”的笔画变为三横三竖相连的样子,下面一横最长,如图。下半部分仍然是“贝”。
楷书字形把上面的“臾”字写成“中”下面加一“横”。
现代简化字形采用的是唐代颜真卿所书字形。
《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贵”是价格高之义。
《史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贵”是社会地位高之义。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贵”是重要之义。
《儒林外史》:“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贵”是敬辞,尊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世说新语·自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贵”是看重之义。
《论衡·变动》:“而粜谷之人贵贱其价。”“贵”是抬高物价之义。
《商君书·画策》:“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贵”是重视之义。
《礼·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贵”是尊崇之义。
《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贵”是权贵之义。
以和为贵的意思是劝人克制,避免使用武力对抗。战国时期,赵国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被封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功卓著,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只是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扬言:“以后让我见了他,定会羞辱他。”廉颇的话传到了蔺相如那里。蔺相如告诉他的手下,以后见到廉颇的人,千万要避让,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从前面过来,就叫车夫把车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廉颇更加趾高气扬。蔺相如手下的人感觉很是窝囊,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您越让着他,他越不把您放在眼里!”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谁厉害?”大家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连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如果打起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提供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重要,还是私人的面子重要?”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非常感动,后来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主动让着他们。廉颇知道了事情真相羞愧难当,当即脱下战袍,背着一捆荆条,直奔蔺相如家。廉颇跪在蔺相如面前,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用双手搀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请他坐下。他们成了好朋友,秦国更加不敢欺侮赵国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
常用词语:贵宾、贵妃、贵妇、贵庚、贵贱、贵客、贵重、贵州、贵族、兵贵神速、攀高结贵、浮云富贵、洛阳纸贵、达官贵人、降尊纡贵、大富大贵、荣华富贵等等。
请欣赏书法作品:唐李频诗《夏日宿秘书姚监宅》
作品释文:
贵宅多嘉树,
先秋有好风。
情闲离阙下,
梦野在山中。
露色浮寒瓦,
萤光堕暗丛。
听吟丽句尽,
河汉任西东。
唐李频诗 夏日宿秘书姚监宅 一首 戊戌仲夏月 曹善华书(印)
撰文:曹善华
书法作品及范字书写图片提供:曹善华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