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文学】刘玉玺/四大雄关·戍阴平

天水文学 │139期写作 ? 创造?交流?享美好人生
天水文学 ┃ 让文学走出天水
四大雄关·戍阴平
文/刘玉玺
在中国,有种语言叫汉语,有种方块字叫汉字。当我们,有意无意的走进汉字的世界,就会发现惊人的秘密,就会发现每一个字很富裕,拥有丰富的词性和独具的意义。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美,我写了文县的“两江八河”。今天,再次提起笔,用拙笔陋字,描绘“四大雄关”与世人分享我们大美的家乡文县。
翻开字典,“关”主要指“闭合”、“关口”、“合拢”“闭门”等意思,也是中国百家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姓氏。《方言十二》的解释:关,闭也。《周礼·司关》的注解:关,界上之门也。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
文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陕西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因沿用古文州之“文”而得“文县”名,亦称“文州”、“阴平”。古阴平时期,有两江之险、众雄关之固,历代皆兵家必争之地,亦为陇南之屏障。阴平大地上拥有两江八河,千百溪流,万里群山,关隘重重,众关之中“玉垒关、柴门关、临江关、青塘关。”最为雄。故称为“四大雄关”。
接下来一一欣赏大美文县的四大传奇“雄关”。

明代诗人张其亮《玉垒关》诗曰:
天开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
御冠有方泥不靖,重门无警析长收,
岩前月白鸡啼哓,林外风清雁瞰秋,
瞻彼路傍来往客,谁腾紫气驾青牛。
玉垒关:又名”其盘关”,又称“阴平古渡”,“阴平渡口”。文县著名众大雄关之一,玉垒关是古代阴平(古阴平,今文县)之东的通往川西平原的雄关要塞。在今文县白龙江与白水江交汇处下游约一公里的老玉垒乡境,关头坝和玉垒坪一带,历来都有官兵把守,是军事要冲。尤其是三国时期,曹操割据豫、兖诸州,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统一了大部分北方。而在赤壁之战,大败后,又为了统一北方,进军巴楚,陇右成了战略重点。在激烈的历史战火角逐中,阴平自然而然的成了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玉垒关也就成了争夺的焦点。玉垒关也成了“陇蜀咽喉”。
玉垒关险峻,正如诗云:“大江还玉垒,峭壁连高峰。羡此重关险,一丸差可封”。
两江相汇,山高水深,崖陡壁绝,水流湍急,猛浪奔腾,川泽气蒸,望如云海,日晴月霁,云气飘浮,山河壮丽,景象万千。唐时诗圣杜甫有“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吟咏。这里的“玉垒”二字,据旧志记载就是指玉垒关一带。“栈道险复险,客怀愁更愁。万山俱绝壁,一水不通舟。”也许就是对玉垒关栈道的千古绝唱。历史记载:“栈道,乃古人,生活征战之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悬崖绝壁,打孔插木,修其栈道。”在文县境内,沿江峭壁陡崖上,修建有七百余里古栈道,史称“七百里阴平古栈道”。  
翻阅历史地图册,便知道,玉垒关,夹锁白水江和白龙江,两岸绝壁。古栈道处处皆是,壁上有两最主要的栈道,,一栈道,顺白龙江沿岸;另一栈道从九寨沟(古时候称:古扶州)—宕昌两河口—舟曲—插岗岭—博峪河—白水江一线。
《三国志》中记载:古玉垒关,指阴平桥头,后来更名为玉垒关。三国时,魏国大将将郭淮,蜀国大将将廖化在此交过战;还有邓艾穷追姜维时,诸葛绪在阴平桥头进行堵截,沿九寨沟(古时候称:古扶州)—宕昌两河口—舟曲—插岗岭—博峪河—阴平,舍弃阴平,沿白水江而下,姜维从孔函谷佯作向北,假装攻击诸葛绪后部,诱使诸葛绪离开桥头向北救援,乘诸葛绪回防之际,迅速偷渡阴平桥头。邓艾乘虚偷渡玉垒关成功后,留重兵戍守。逆让水河直上摩天岭,成功灭蜀,战功赫赫。再就是曹操,平定汉中,识阴平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把阴平从县级升到郡级。(郡: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战国时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市;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唐朝道、州、县,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首设阴平郡。曹操死后,魏文帝,命郭淮为雍州刺史督阴平事,守玉垒关。后来,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在退军之际,命陈式分兵西掠武都、阴平二郡,魏雍州刺史郭淮领兵来对峙,诸葛亮设伏击败,武都、阴平二郡归蜀管辖。蜀占据阴平后,任命廖化为阴平太守,派兵驻守玉垒关。因此,阴平古道,名扬天下。“邓艾偷渡阴平”垂青史册。 
提起郭淮,作为文县人,是否听过,玉垒关“郭淮城”的故事?
听过是否还记得,玉垒关“郭淮城”的故事?
据历史记载: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即魏文帝,命郭淮为雍州刺史督阴平事,守玉垒关时,郭淮,就地筑城,取名“郭淮城”。据说玉垒关当地的土质含沙较多,无法用它垒台筑城,于是,郭淮率领众官兵在白龙江上游取土,运至玉垒关才筑成此城。
纵观历史:阴平古道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血迹和残痕。例如:北周,留下过氐人反对杨坚的血迹;唐代,虏大酋马重英以四万骑合南诏众二十万攻茂州,略扶、文,遂侵黎、雅的战事;后唐石敬瑭伐蜀的马蹄声;南宋,元兵久攻不下文州城,分兵取道南山,迂回入川,协助阔端攻打成都,兵破成都,回军北上,血洗文州城;明初,傅友德兵过玉垒关,收复四川,统一西南,建立不世之功;清,赵荣贵扶明宗室朱森滏作叛,过玉垒关去阶州;1949年12月,国民党守军撤退玉垒关,为阻止人民解放军入川步,烧毁玉垒桥,致使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滞留长达两天之多。后12月下旬,解放军62军到达岷县,兵分两路,一路解放军经宕昌南下,解放武都后,兵指玉垒关;另一路人民解放军渡白龙江,翻插岗岭,达舟曲县的博峪乡,解放了南坪、文县。除过在文县的留守军队之外,其余解放军全部下了玉垒关。
玉垒关,称“阴平桥头”,古时候是铁链式吊桥,亦称“玉垒关古桥”,飞架两岸,似龙如虹,腾空飞度,气势恢弘,磅礴大气,是通往蜀地的关隘和屏障,享誉古今,史载阴平,史称“秦蜀咽喉”。
民间众说,其桥何处,相持不下,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自古阴平,山多水多,自然而然,桥头亦多;青山依旧,流水悠悠,千秋古关,神秘具多。翻阅历史,绞尽脑汁,追根溯源,解其迷惑;《水经注》载,白水羌水,腾达玉垒,合二唯一,白龙江也;其文祥解,自可断定,足可信赖。阴平桥头,此桥无疑。
玉垒关,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桥址多变,一次一次的被毁,一次又一次的被复建。明朝末年,就被匪寇焚毁,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复建,建成了横跨南北的木桥,但历史总是一次次上演悲剧,后来又被又毁了,到了咸丰年间,又重新再建,多次维修,还是木桥。只到1963年,甘川公路通车,改设木船汽车渡口1975年,大唐水电站,碧口水库蓄水,淹没川坝良田,遗址淹于水下,水产兴盛,成就了“水泽之乡”。因而,公路沿江半山腰改道北岸,又设有轮机渡口;1985年5月至1988年9月,历史3年,建成玉垒关双链式桁架结构的公路吊桥,天堑变为通途,宛若巨龙腾飞南北,正式通车,今名为:“关头坝大桥”。玉垒关曾修建过一座桥,也是阴平古道上玉垒关唯一的渡口桥头,穿越历史的战火云烟,岁月的风霜洗礼,雄姿不倒,奇景世绝,史称“阴平桥头”。
宋代诗人的鲜于先赋诗曰:
群山耸秀抱孤峰,一枕依稀玉色同。
织女不知机石坠,嫦娥翻觉海蟾空。
今天,所说的“玉垒”,因玉垒关而得名,大都狭义的指玉垒乡镇府所在地,当地人都称为“玉枕”。明代设有驿站,故又名“玉枕驿”。民间传说,玉垒关境内有一山崖,崖间有一石头,可望而不可及,形状宛如玉笋,色泽光亮如玉,岂非人能取之,故名“玉枕”。
我2010年就在玉垒中心小学实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玉枕”。在那段实习的时间里,经常听当地的老百姓说起“四多四少”,即“山多林少、坡多坝少、水多地少、崖多路少”。玉垒,地处白水江沿岸,但气候干燥,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差。212国道,穿境而过,但交通并非畅达。
2018年4月,去青木川旅游,过玉垒关新貌,路边用青石条堆砌的古堰,古堰关门两边是一副精妙对联:
上联:玉垒峙雄关,山色平分江左右;
下联:金川流远派,水光清绕岸东西。
横批:川西锁钥
可见此处,“川西锁钥”描绘的是当年由甘肃进入川西平原的中要关隘,如今已是千年盛景,供世人赏景怡情。有人曾写楹联赞:
上联:地开天险,势锁两江,谓巴蜀咽喉,沐月临关听史韵;
下联:虹卧清波,津通三省,望山河雄秀,迎风驻足醉诗香。
诗曰:“飞舟轻剪镜中天,笑语欢歌雪浪前。放眼山河无限意,敞开襟怀任风烟。”纵观千秋,两江咆哮,一泄千里,锐不可挡,泱泱世界,金戈铁马,风侵雨蚀,荣辱兴衰,轮转千年;古桥遗址,雄关栈道,郭淮城迹,残垣断壁,饱尝沧桑;再看今朝,大唐水电,积水成库,高峡平湖,波光粼粼,烟波浩淼;渔歌悠悠,碧波轻舟,雄奇壮阔,山水互映,景色旖旎,清秀迷人,如游画中;古城遗址,虽没水中,难见真容,历史尚存;盛世雄关,虹桥横卧,舟车穿行,白龙江畔,新景繁荣,和谐新生,太平亨通。

临江关,即今羊儿坝渡口,古为船渡。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东北部30公里处的白龙江中游,临江镇羊儿坝村。白龙江,波涛汹涌,呼啸奔腾,穿其境内,自古人兽,难以飞渡,也是文县历史上有名的四大雄关之一。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三国时姜维驻戍,与邓艾屡战于此。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今广元市境内),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临江渡”与姜维对峙。邓艾渡关成功后,又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明代诗人冯时雍《临江晚渡》诗曰:
文州尽日渡江关,烟锁秋林鸟正还。
鼙鼓入云山漠漠,马蹄踏栈水潺潺。
阶民候火迎官府,蜀客囊金趁市寰。
附峪柴扉多隐约,题诗聊并画图看。
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大将傅友德南下取蜀,蜀将丁世贞断浮桥拒阻,友德修桥以渡。
《明史》记载:“傅友德,明朝开国将领。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与征西将军汤和分道伐蜀。汤和率廖永忠等乘舟从水路攻瞿塘,傅友德率顾时等以步骑出陇西。朱元璋对众将说:”蜀人听说我军要西伐,必定将其全部精锐部分东守瞿塘,北阻金牛,抵抗我军。如果出其不意,直捣阶、文,门户已毁,腹心自溃。兵贵神速,只怕军傅友德队不勇猛啊。”傅友德疾驰至陕,召集诸军声言兵出金牛,而暗地里却率军直趋陈仓,攀援岩石,昼夜行进。抵达阶州,击败蜀将丁世珍,攻克此城。蜀人弄断白龙江桥。傅友德军修桥渡江,攻破五里关,于是攻克文州。然后渡过白水江,直趋绵州。当时汉江水涨,不能渡江,傅友德军为此伐木营造战舰。为将军威通达瞿塘,于是便削成数千木牌,将攻克阶、文、绵的日期刻上,投入汉水,让它们顺流而下。蜀守军见后,全部解体。”
这段历史,就写到了古阴平道上,生死关隘重重,遍及阴平山山水水。骁勇善战的傅友德,闯过临江关,攻克文州,挥师南下,奋勇破关,补断桥,修栈道,以通蜀道的事迹。
明代诗人兵备、许路《宿临江》诗曰:
夜深灯火宿临江,又逐鸡声促晓装。
行盖润沾连日雨,征衣寒袭两山霜。
书生用武三千字,老将屯兵十二万。
但愿峰烟息万里,不炉尘土日奔江。
崇祯年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跨马北来,二过阴平,豪情取义,勇渡临江关,顶硝火而入西羌。
“临江关”的对联,也有力的去诠释了这些载入史册历史。
上联:傅友德挥师南下,奋勇破关,补断桥以通蜀道;
下联:李自成跨马北来,豪情取义,顶硝火而入西羌。
清朝,光绪年间,在临江镇修建了著名的“牡丹寺”,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身到临江,不得不去玩味参观“牡丹寺”。虽然经历了硝烟和风雨的洗礼,但在不断的修葺、重建中,今天的“牡丹石”更具几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特色,绝对称得上阴平大地上的一处“古刹”胜景。
清末,临江关皆设驿站、设戍守,“临江关”成为阴平大地上,防范北来侵犯之敌的重要军事屏障。
《文县志》记载:临江,在古时候就设有渡口。距现在临江街以南,三里远羊儿坝村。架有横跨白龙江的木桥,人称之为“临江桥”。
临江,是文县开发较早的地方,原始氏族时期已有人类活动。 据考古发现,临江坪和蒋家湾新石器时期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遗址(有陶片、罐盆器具),杨家湾有齐家文化遗址。据有关研究人士考证表明,临江即古葭芦镇。南北朝时,为氐人杨氐人杨氏武都国、阴平国都址。
邑举人张尔翮的《临江桥碑记》载:“文之北,距县城百里许,有临江驿。临江者,临白龙江也。水自武都来,东南注,至玉垒关与文之白水合。而此驿适当冠往来之所,波流中冲激,非桥莫济。此临江桥之设,由来旧矣。然屡修屡圯。望详者。每须舟师力,故又称临江古渡云。”
1957年,文县至武都公路通车,南来北往的人车,要在“羊儿坝渡口”渡船过江,天险终成通途。
1965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临江关”修建了白龙江大桥,也是白龙江上最早建成的混凝土结构的公路失桥梁,因该桥坐落在羊儿坝村旁边,所以,人们又称为“羊儿坝公路大桥”。
2014年12月,经甘肃省民政厅批准撤销临江乡改为临江镇。
2015年07月,正式揭牌成立临江镇。
临江镇,位于在白龙江畔,又因临白龙江而得名,“212”国道线穿境而过,东抵武都区外纳镇,南与口头坝乡和尖山乡为邻,西依桥头镇,北靠梨坪乡和舍书乡。地处文县与武都交界处,素有”文县北大门”之称。
临江境内,山大、坡陡、沟深,峻岭重叠。沿江两岸,川坝少,平地少,雨量少,气候干,霜期长,土地瘠,土壤薄,自然条件差,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少。但是,地下矿藏齐多。例如:邓家沟硅矿,东风沟石英矿、重晶石,圆岭山和沟岭子的钴锰矿以及冷堡子、寨子、欧家坝的赤铁矿、硅矿等等,不但矿种齐全,而且含量极其丰富。
而今,文县第一个小康示范村“东风村”,就在临江镇。该村“生态美、村容美、楼院美、生活美、乡风美”,已成为文县新农村建设,攻坚脱贫,齐奔小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支标杆。
政府支持,农村新建,今日临江,改换新颜;经济开发,全民发力,村容整洁,生活富裕;道路宽广,商铺林立,商贩云集;欧式别墅,高大齐整,碧瓦红墙,风情自具;院落清洁,绿树翩翩,欢鸟鸣翠,倚翠拥绿;滨江公园,谈天说地,耋耄蹒跚,孙幼学语;凉亭栅栏,鸟语花香,妇女孩提,笑语盈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乡村美丽,生态宜居;穷山僻壤,摇身天堂,百姓安居,祥和乐业。

柴门关,地处川甘交界处,“青龙桥”是甘川交界点,九寨沟与文县交界处有个秦蜀要道,称“柴门关”。是九寨沟县的“东南大门”。也算得上是文县的“西大门”距九寨沟县郭元乡政府大约六七公里的路程,距青龙大桥大约三公里远。距文县大约四十余公里。有诗曰:
内是川江外是秦,一夫据险万夫驯。
边关启闭增雄壮,锁住风光不漏春。
柴门关,并非真的用柴围做的门,而是两山巍峨峭壁立,中间一谷口夹道。“岁月苍桑隐黍稻,金戈铁马古战场,”羊肠小道,如是而已。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据《文县志》获悉:秦蜀交界,九寨沟县郭元乡与文县哈南寨交界处的柴门关,清·雍正皇帝于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悬崖峭壁上刻有“秦蜀锁钥”和“秦蜀交界”几个大字;山下有关楼。如今,“秦蜀锁钥”和关楼已毁掉。古代历朝历代,在柴门关都有驻军,同时也见证“秦川锁钥”的历史。
清修《文县志》也有记载:“柴门关在县西一百里,距哈南寨二十里(今天是12华里)。负山临河,势极险隘,峭壁镌‘秦蜀咽喉’四字。出关五里,即四川南坪界。”
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南坪营都司,因向老百姓征粮,激起了民变。起义军首领额能作(松潘大尔边藏妇)、折乃他(塔藏盘信寨寨主)、欧利哇(羊峒五十八寨头人)等遍传木刻(木刻:指在木上刻图画的艺术或方法,主要是指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这里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谣言四煽。通知七十二土司所辖各寨百姓起义进出清军。次年(咸丰十年(1860年)攻占了南坪营,与文县白马峪白马人的首领“班银鱼子”遥相呼应,合力举军文县西元,导致川甘两地百姓极度恐慌。情急之下,甘肃才调动固原提督、安定洮岷副将赴文,举兵南下剿灭了“班银鱼子”;四川总督骆秉章派部将镇压了羊峒五十八寨头人“欧利哇”。这一次,柴门关,接纳了南坪数以千计的难民安全进入文县,没有被军匪践踏,免受其害,免受涂炭。
唐朝,柴门关是扶州(今四川松潘)入蜀,出柴门便为南坪界,关前峭壁上刻有“秦川锁钥”四个大字。今当地人也称“秦蜀锁阴”,此说法也有其道理,毕竟是阴平道上的“咽喉要塞”。
当年,吐蕃侵龙州过柴门关,蜀陇以重兵把守,至此,柴门关常为戍官守之军事要隘。同时,不断地续写了柴门关的历史。
唐朝,李豫,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不计武则天和殇帝),即唐代宗。唐代宗继位其间,吐蕃欲占物产丰美的“天府之国”蜀为东府,密谋联合南诏,分兵三路奔袭川蜀,其一路线便是“扶州—柴门关——文州城—黎州——雅州”,途径文州时,扫荡屠城,血染白水江,文州城遍地残垣。
三年后,逼迫文州城迁于麻关谷口(今文县人常说的“麻关桥”应该就是次来历)。唐军集军,兵分数路追击,有一路追达大渡河(大渡河,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古称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蒙水、泸水、泸河、阳山江、羊山江、中镇河、鱼通河、金川、铜河。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 但从河源学上应为岷江正源。)外,吐蕃、南诏兵马长途奔袭,力竭驽钝,身坠崖谷,概约八九万人。失败之后,吐蕃首领赞普才对唐德宗有:“不知舅继位,而发兵攻灵州,入扶、文,侵灌口”的悔过。这段历史有《旧唐书曲环传》记载。
《旧唐书曲环传》记载:“德宗始立,吐蕃寇剑南,方崔宁未还,蜀土大震,诏晟将神策兵救之。逾漏天,拔飞越等三城,绝大渡,斩虏千级,虏遁去。乃南合南诏众二十万攻茂州,略扶、文,遂侵黎、雅。时天子已发幽州兵驰拒,虏大奔破。”
“唐朝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十月吐蕃率南蛮众十万来寇一入茂州过汶川及灌口一入扶文过方维白填山一自黎雅过邛峡关连舀郡邑乃发禁兵四千人及幽州兵五千人同讨大破之。”
“大历十四年(779年)九月,南诏王阁罗凤卒。子凤迦异早死,孙异牟寻继立。异牟寻“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十月,南诏和吐蕃合军20余万,出茂州和扶州、文州以及黎州、雅州进攻唐剑南道辖地。吐蕃令曰:“为我取蜀为东府,工伎悉送逻娑城,岁赋-缣。”西川节度使崔宁时在京师,所留诸将不能抵御,南诏、吐蕃联军连陷州县,刺史弃城逃走,百姓藏匿山谷。代宗遣右神策都将李晟,率禁军与山南唐军合击吐蕃、南诏,大败之,斩首6000人。金吾大将军安邑曲环率邠、陇、范阳唐军,追至七盘又破之,遂克维、茂二州。李晟唐军追至大渡河以南复破之,蕃、诏军队饥寒坠崖死者八九万人。“吐蕃悔怒,杀诱导使之来者。”异牟寻惊惧,把都城从太和城迁到阳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吐蕃改封异牟寻为日东王,地位从兄弟之邦降为臣属之国。”
柴门关,今人有这样一幅题联:
上联:曰柴门非是柴门,峭壁嶙峋,蜀陇云山寒敌胆;
下联:铭锁钥天成锁钥,雄关壮美,汉唐旗鼓励军心。
说起柴门关,也自然有一段清晰地回忆,2016年的暑假,我和妻子,伴着好友韩丽珺夫妇去松潘大草原游玩,韩丽珺的老公王林生开着车,早晨从丹堡出发,沿文九(文县至九寨沟)公路,一路向西,我们坐在车里车,透过车窗欣赏沿途的美景。时不时就有去九寨沟的旅游客车从身边插肩而过,胜似拥挤,但一辆接着一辆载满游客的车辆,还是奔向了美丽的天堂,神奇“九寨沟”。
随着车的后视镜,路旁的山水,路边的花草,向后退去,与我们渐行渐远。不知不觉中到了柴门关,半山崖上“柴门关”几个红色大字,此时此刻,显得格外醒目,心情很是激动,满怀欣喜。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阴平四大雄关”之一的“柴门关”。
诗曰:
两山巍峨峭壁立,一夫当关万莫开。
岁月苍桑啖蜀稻,金戈铁马古输闲。
二十余载人生蹉,雨后天晴福缘寻。
云锁柴门半掩关,争如无事隐青山。
柴门关,今属四川省九寨沟县管辖。柴门关遗址在四川省九寨县郭元乡青龙村柴门关社,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鸡坝乡朱元坝村水沟坪社与白水江两岸相隔。所以,这里的百姓,一关跨两省,一条江隔两村,同宗同族,互通往来,共奉一祖先。
该地方,有一个村子叫柴门关村,距村子不远处石崖上刻“秦蜀交界”四个大字。至今还保留着,跨越数百年,经历着战争和风雨阳光的洗礼,依然清晰可见。
据历史记载,清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六日摩崖石刻“秦蜀交界”四个大字,作为川甘两省界标,军事关隘,两地百姓互通往来的重点关卡。关卡设立后,柴门关周围甘川两地,很多的地名也以“关”字排头来命名的。如“关门哈”(今水沟坪社电站机的地方)、“关外前”(今水沟坪新寨子对岸的地方)等。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也因柴门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文县哈南寨到青龙桥,白水江岸,群山高矗;媳妇悬崖,吊儿亮虎,锅鼎架梁绝咀险崖;刀砍斧削,崖陡壁绝,空悬栈道,万千洞孔;闻名自怂,万夫心惊,游人举目,望而生畏。
只见白水江浩荡奔腾东去,但情牵川甘友谊的长桥“青龙桥”执着的劈叉两岸,那些残垣的城垛,断壁的摩崖石刻,在青山绿水中遥相辉映。
历史上,阴平雄关居多,五里关与火烧关,维系文县城区的安危;临江关拱卫阶州入文州的门户;玉垒关控扼由甘入川的咽喉;悬马关和青塘关防偷袭者的魔爪深入。柴门关,拦截松潘、扶州进关秦陇或下川的锁钥,系数地安危于一身。文县,古时候就处在水深火热的汉藏彝等众民族的大家庭环境里,老百姓犹如惊弓之鸟,时时警惕,事事防备。
历史有载,烽烟迭起,三国物遗,年代已远;出世荒凉,禁锢冷峻,乱象环生,民不聊生;强者为王,几人饕餮,弱者为寇,数人为奴;箭靶冷兵,茅屋石阶,碑文诉说,历史集聚。强者健忘,重复过错,将错就错,恶性复演;西风关堞,苍山古道,叠印悲凉,柴门依稀;人类无奈,历史无奈,悠悠岁月,雄关依然。
2015年3月初,武九高速公路线路研究方案进行会议审查;
2015年4月5日,前完成线路方案研究报告;2016年初,计划开始施工,预计2021年初建成通车,工期5年。
文九公路,它属古阴平西道。古代,是长安至松州的西山道,把朝廷与地方联系了起来,既有利于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也有利于与民族地区进行互惠互利的“茶马贸易”。
如今,正在建设中武九(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是甘肃平凉至四川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的重要组成部分,武九段与成武段(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高速G7011)和G75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的纵向连接线。起点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经柴门关到达国家级著名旅游胜地四川省九寨沟县为终点。九五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冶力关—贵清山—官鹅沟——万象洞——天池—九寨沟的景点将构筑一条黄金旅游路线。将是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进入四川北部九寨沟等地的一条高速便捷通道,对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和战略意义。
到时候,久困深山老林的百姓,就可以驰骋南北,畅游东西。恩惠千秋,福泽百代。

青塘关,位于文县南60公里处的摩天玲。摩天岭,与四川山水相依,是甘川界山,接通两省,也是甘肃文县到四川青川清溪古镇的捷径。今摩天岭,建有关楼,关楼右侧,设台观景,一览众山小,天地自揽怀,取名“问天台”。关楼傍设又界碑,为川甘分界。宋时,开通了阴平与蜀地“茶马贸易”等商旅的隘口雄关,奇险难行,如登云梯,阴平古道上沟通两地险峻关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称其为青塘关。
青塘关又称摩天岭,西起大草坪经190多个山峰,东至白龙江西岸的将军石,横亘绵延达95公里,是岷山山脉的一大支系,海拔2227米,山顶常年飞雪,气候瞬息万变,周边群峰迭起,连绵相接,摩天接云,坡陡谷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提起青塘关,心惊胆又为颤;过了青塘关,性命才保全。”传言道。也有人曾赋诗感慨:
阴平鸟道接天斜,翠葎连峰通日月。
幽深九曲盘点壑,险迹堪称冠蜀川。
学者评论说:三国,“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是他的勇,他因之成为身先士卒的典范;“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他的智。“剑门蜀道,乃“正道”阴平古道,乃“奇道”。古道起于阴平,途经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这条全长265公里的“奇道”,因三国邓艾偷渡阴平,出文县,走刘家坪(邓家坝),向东走到柏元村,沿石磨河向上,经过苜蓿坝到达摩天岭。凿壁开洞,修筑古栈,文武一线(甘肃文县至四川平武县),七百余里,渺无人烟,素有“山高如云表,玄鹤尚怯飞”之说。非好汉不能过此关,邓艾称其为“邪径”。据说南天门(摩天岭)下有一石壁,邓艾曾在石壁上写了四个至今犹存的大字“邓艾过此”。曾有一块孔明碑,上题文:“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过青塘关入川灭蜀后,成为兵家传奇。
宋孝宗时,贸易茶叶,有两条路线:一是从成都——广元青川——经青塘关达文县——走武都——转天水——踏上“丝绸之路”,二是从武都——走宕昌——舟曲峰贴峡——入藏区易马。
史书记载:文县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其贸易往来途径“青塘关”,“王建以骑将起家,故得蜀之后,于文、黎、维、茂等州多市番马,十年之间,遂得及兹数。”不但市马,而且文州也是产马之地,“战马生于西垂,良键可备行阵。今宕昌、峰贴峡、文州所产也。”
历史学者们说:甘肃的文县,四川的黎州(雅安的汉源),维州(汶川),茂县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也是最重要的茶马互市。
清,康熙时,朝廷还在文县设有巡茶兵八名,扑役二名,各分季节轮流,在要隘(今青塘关)等处巡缉。
1935年4月10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过嘉陵江,进军陇南时,被国民党大军胡宗南部阻于广元。后来,红军进入青川青溪,连夜直插摩天岭,上了青塘关,以有利地形重重打击了胡宗南部,激战18天,英勇的红四方面军战士,用青春和热血,为红军顺利战略转移奠定了基础,在长征路上谱写了一曲壮歌。
青塘关,是著名的“阴平斜径”必经之处。也是文县与青川常走的大路。从石磨塘,到青塘关口,沿途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如:三国,邓艾于此裹毡而下;宋,嘉泰年间高定子分兵入山擒拿张钺;五代,石敬瑭伐蜀;明,付友德灭夏都在曾带兵走此道,在这里驻足;清,嘉庆二年七月的指路碑,光绪戊寅六月行善人修路碑;红军长征时,李先念走过此路;解放青川时,人民解放军也曾走过此道等等;也留下了很多很多的历史信息,如:苜蓿坝出土的“五铢”钱、“崇宁重宝”;梁家坝“集市颓垣”;河边开凿的“石水渠”;栈道上凿下的“插木洞孔”“窄匣子”;郭尖口、怀抱树、新店子村落残的“墙”、“磨坊和磨轮”“坟茔”;切刀背和九道拐红军修筑的“工事”等。都在这段兴衰更迭的“茶马古道”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也在风霜雪雨中见证着这些传奇的历史。
青塘关,自古以来,除当地百姓,日常行走外,就是遇到战争需要,可能才用此道。如今,仍有甘肃文县乡民,通过青塘关到青溪古镇赶集,也有四川青川境内的乡民穿过青塘关来甘肃文县,或探亲,或访友,或旅游。青塘关境内长期生活的百姓喜欢唱山歌,其中有一支山歌:“老哇飞起黑黝黝,时时不忘清水沟,好耍不过梁家坝,美女出在庙石沟”。正是这些山歌,唱出了昔日的古道奇关上的兴隆,也唱出了青塘关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美景。虽然少了往日的商旅繁盛,但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成了原始森林,茂密竹林,绿荫如盖,流泉飞瀑,云遮雾锁,阳光亲和,气候宜人,别有情趣。古道盛名,古迹众多,故事多多,历史长廊,流传千古。千年密境,山水秘境,文人墨客,屡屡行至,国宝熊猫,动物王国,魅力无穷;青塘关口,雄奇险峻,登峰四望,云海茫茫;晨昏时分,云海日出,别致盛景,壮丽无比。
随着“文旅强县”大战略的实施,古道遗泽,旅游开发兴起,“茶马古道”、“青塘关”上旅游的足迹日天频繁,为在这里生存的人们带来了福祉,有人称之为“绿色银行”,青塘关也算的上是“大财门”。
历史远去,悠悠千年;雄关依旧,续写新篇。
注:参考文献:《品三国》、《文县志》、《中国水文图集》、《中国水文志》、《郦道元》、《中国水文图集》、《中国水文志》、《郦道元》及网络资料等。
2018年05月 于凤麓丹河 拙笔浅耕

简介:
刘玉玺,笔名半山里人,男,汉族,甘肃文县人,平日喜欢篮球、摄影、旅游、阅读、爱好写散文和诗歌,文章多发表于教育类杂志和网络文学推送平台,喜欢以文会友,希望在文字的路上结交更多的良师益友。现在工作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丹堡初级中学。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