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年华(我的青春年华)

我的青春年华

我的青春年华文/刘宗正        1963年中考,藁城高中、无极高中都不考外语,唯一可报的省立重点藁城高中,在河北省六个县域首先招生,包括无极县域,属于一类;无极高中仅在本县一个县域内招收剩余的考生,属于二类。无极高中比藁城高中,容易录取得多。    我读完小、初中,全在郭庄,没学过外语。不是不学,而是学校不设外语课。十年见到的师长,根本不知道外语是何物,所以,一律绝口谈外语,学生一律不知道外语是何物。    我从一个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偏僻郭庄初中,考入著名的省立重点高中前,光知道一类难考,但比二类优秀。师长连什么叫英语俄语都不知道,我的外语概念当然空白,何谈语种选择。    正定高中也是设立在邻县的省立重点高中,施行英语教育,但河北省规定,不从无极县域招生。无极县域初中毕业的考生,重点高中只有藁城高中一个,没有挑选的余地。    误入施行俄语教育的藁城高中,是河北省教育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导致的必然结果。    然而,学外语前,没人告诉俄语属于小语种,英语是世界通用语种。要叫我自由选择,也肯定选学英语,抛弃俄语。    高中时期,我经历过两任俄语教师。第一任慈树春,中国人,水平不错,列宁格勒口音。我的俄语发音,主要跟他所学。后来,列宁格勒人李善今鉴定,完全达标。    教学达标的教师极少。慈树春教学达标,只能标明,省立重点高中教师配备确实优秀。    学外语,初任教师特别重要,由避免发音误导决定。达标教师,操控着刚接触外语学生的发音,没有误导,是学生集体的万幸,当然也是我个人的万幸。      1977年冬季,本来,我仍按1966年6月,藁城中学书记、校长、教导处主任研究决定的意见,主任刘兆谦亲自为我填报的志愿顺序,填报了第一志愿清华大学,第二志愿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志愿哈尔滨工业大学。但关心我的大哥提醒,理工科志愿,没有当工人的经历,考多少分都考不上。
    大哥不是没道理,经过工农兵学员招生实践的中国人都知道,以前大学招生,都不看成绩,注重经历。我只当过老师,村秘书、民兵营文书,县棉办、学大寨办、商业局秘书,一律属于文职经历,没当过一天工人,报理工科,录取没把握。于是,我违心报了: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文学系,第二志愿河北大学中文系,第三志愿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这是第一个违心事件,落后的旧教育制度误导自己造成第一个重大错误:改变命运的错误。
    当时,县委常委的中心工作,学大寨。七天一聚,议决全县大事,成为规律。我在无极县农业学大寨办公室的工作,一是起草全县大会主题报告,二是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牛新城的秘书,三是从事县委常委会议、县革委常委会议记录、整理。牛新城,以及副书记尹文儒,组织部长李敏珍,革委会副主任梁继德,我们感情非常好。两个常委会都不愿我离开无极县,千方百计阻止我报考。    他们在极短时间内,把我转干(大概1977年12月底),放到商业局,责成副局长王敏(女),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我的入党任务,提前明确,三个月后,任西东门公社党委书记。    但是,他们没能阻止住我高考的决心。高考第一场,语文考试。开考前夕,牛新城故意召开党委常委会临时会议,我是唯一合法的会议记录人,不得不搞会议记录,实际阻止住我去及时入场考试。等考试快结束,牛书记才指示我快去。    牛新城元氏县籍,人品极好,既不愿我离开,又怕我的前途受到影响。开会时,断不了扫视我,心情矛盾、烦躁,精力不集中。他的心思,我懂得点点滴滴,看得非常准确、透彻。    结果,由于没时间答卷,我的作文考了零分。有谁相信,一个全县大会主题报告的撰稿人,作文考零分?我有苦难言。第二个违心事件,就这样被迫出现了。    第三个违心事件,出现得离奇。    1977年高考录取通知书早就下达了,但第一个接到我通知书的,是同事何庆丰。他也不愿我离开无极县。该人人品非常好。他知道,谁都怕牛书记,也不敢告诉我,迅速报告。组织部长李敏珍,向他强索到通知书,转给牛书记。牛书记扣了下来,指示谁也不准告诉我。谁也作不了牛书记的主。直到1978年4月,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从街人悄悄议论,我才知道被河北大学录取。    牛新城仍然不给我通知书。问:上大学,不过为了吃商品粮,你的户口,已经转为商品粮户口,并且你亲手迁移到城关派出所,还上大学干什么?第二问:你大学毕业了,一般也没人提拔你。三个月后,就提拔你公社书记,正科级。还有以后呢?第三问:无极县是你家乡,能在家乡工作不容易。你大学毕业了,不一定能回到家乡工作。我很快就要退休了,退休前,决定把你安排为无极县顶梁柱。    但是,不论怎样说,我都听不进去。    家中,也发生了剧烈争执。事先,大哥与我商定,考上北京大学,则上;考上别处,坚决不上。考上河北大学,大哥坚决反对去上;父亲坚决支持,不论考上哪儿,都上。二哥意见,不论考上哪儿都上。爱人张保芬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舍弃,傻子;不舍弃,自己将长期遭受艰难,没法表态。    到保定火车站迎新的,班主任杨爱芳。她笑眯眯地说,你有两怪,第一怪,你报考文学系、中文系,作文考试最关键,可你考了零分,你真会砸锅,真砸到了点子上!要是作文得一点儿分,河北大学就没资格录取你了,肯定被北京大学录取。你别的科目考试特别好,几乎满分,总分决定了你的命运。第二怪,你三个孩子,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别人隐瞒还隐瞒不过来,可你有名有姓,填报得一清二楚,你就不怕不录取你?    在河北大学,一开始,学外语什么语种,自选。我选择了俄语。这是第四个违心事件,重大错误:毁灭命运的战略性错误。由自己眼光短浅造成。客观原因:高中学过三年,根底扎实。实际,错了又错,错上加错。     大学四年,经历的俄语教师,只一个,那就是亚利山大李善今。俄语教材非常规范、丰厚、细致。    正确掌握发音以后,学生能够自学,教师好歹不再重要,学好学不好,决定于学生自己会不会、能不能科学自学,教师起不到决定作用。     在大一,我没上过俄语课,但次次考试满分。李善今说我是个非常隐秘的“贼”,要不偷,怎会得满分!上俄语课,他一旦见我在座,丝毫不客气,遇到难题,总是突然袭击,意图我当众出丑,可次次难不倒,却当众出了一次又一次风头。他当众失算,断不了吸着凉气惊叹,十分地不理解。    大二,他一方面任命我为文科五院俄语课代表,一方面干脆告到中文系1977级班主任,说我是一个巧妙的“贼”,偷了还能不使人发觉。    其实,在河北大学,俄语考试,我从没作过一次弊。依靠自学,无往不胜。    自学第一步离不开朗读。最佳场所,在河北大学以东八里外的路北沙滩。那是个非常清净的地方,除了西南不远处有几座坟墓,光溜溜,一片广阔的沙滩,没有一点儿嘈杂。     学外语第一科学诀窍,就是朗诵。离开朗诵,任何人都不能学好。朗诵什么?首先是生词,出声,必须出声。闷着,不出声,看多少遍都没用,记不住。    第二,朗诵短语。一遍又一遍,反复朗诵。    第三,朗诵自然段。反复朗诵,直到消除磕绊。    第四,逐段朗诵。反复朗诵,直到顺畅背诵过整篇课文,没有一点点儿磕绊。    俄语单词,在课文中肯定变数变格。变数变格属于语法。朗诵到能背诵整篇课文的程度,学习生词、语法的目的,都达到了。所以,朗诵的最高科学目标,是百分之百顺畅地大声背诵课文。     沙滩是个影响不到别人,别人也影响不到你的地方。冬天,我常常在那里弄个沙窝,诵俄语晒太阳,没有干扰,也干扰不到别人,非常舒心舒服。     李善今布置的教材,广泛而深奥。但是,全部课文,只要你指定篇名,我都能通达地背诵如流。     学外语的第二个诀窍,就是默写。默写什么?    首先是生词。目标:熟练,直到不可能发生错误。默写决不是一次,而是反复多次。    默写非常重要。考试,过多笔试。背诵得再流利,写不准,成绩肯定好不了。    沙滩不是默写选择的最佳场所。深夜三楼教室,是我默写俄语的准当选择。夜间教室自学,有个规律。一般先自学文艺理论。等到同学们都撤离,我开始默写俄语。    靠近北面的窗子默写。保定多猫头鹰,窗外柏树上就有一头猫头鹰栖息,只有一层玻璃之隔,与我距离不到一尺。它双目灼灼,常常注目我,我也常常注目它。它感觉十分灵敏,能看透我对它没歹意,友好相处,也不怕我,稳健栖息。从它那里,我领悟到眼光对事物的穿透力。    默写短语,目标同上。    默写自然段。目标同上。    默写整篇课文。目标同上。    默写俄语实践,证实一个大问题:课文背诵得再流利,第一次默写,也必定出现错误。这个错误,多属丢拉、错写一个字母的错误。一个错写字母,导致一个单词错误。考错一个单词,一般扣一分,错一百个单词,考分就扣完了。因此,默写不是可有可无的阶段,而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科学的、关键的诀窍。    然后,是错写字母单词所在句式的反复默写,直到有十分把握,彻底消除错误。    光默写错写单词不是优选办法,单调,不易记住。默写与其紧密连续的超短句式,既简捷,又实用,易于一次性记牢。    最后,是默写课文全部。默写到什么程度?流利,快速,有把握把错误避免得干干净净。    第三个科学诀窍:复习。怎么复习?    朗诵与默写的重复。一次复习数量多少,开始比较难掌握,但后来越来越轻松掌握,适量而已,容易到你非常感兴趣的程度。    我一辈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考试。考试一次,我出一次风头。骄傲着呢,因为难度很大,自己通过复习,轻易学牢,别人都难以做到。    到大二下学期,李善今偷着跟踪我的活动,发现了我的最佳朗读场所,钦佩得不要命,感动得哭了。喋喋不休地称,我跟他学生时代一样,靠自学,但比他隐秘得多得多。    李善今,地地道道的苏联人,籍贯列宁格勒,莫斯科大学本科、研究生院连续毕业,副博士,留校任教。1957年,非要加入中国国籍。一进中国,就被打成右派分子,强迫劳改,赶马车20年。瘦高个儿,长脸,满目沧桑。1978年初,给他平反昭雪,补发工资,还吸收入党。鉴于他在莫斯科大学有名望、地位,任命为河北大学外语系主任、教授、院长。    河北大学曾经是他的伤心地。学校自天津搬迁到保定后,独自一人,始终租住在保定火车站附近民房。    20年内,他被管制。列宁格勒的亲人们,包括他在莫斯科大学任教的妻子,一个个都去世了,他都没能去送葬。他非常怀念故乡,有说不清的创伤。    他邀请我到保定莲池划船,手摇船桨,貌似玩赏,眼泪却直线一样流下,望着月亮,昂首哭个无穷无尽。    大三、大四,几乎每天晚饭后,李善今都找到我,往东散步到我朗读俄语的最佳处,返回,共八公里。这是他一人始终不渝的主张。    他性格机灵,用列宁格勒口语与我不停对话。后来,用莫斯科口语与我广泛、深入交流。看来,他是有计划、成系统地训练我。    我俩没用汉语对过一句话。两年多,把我训练成一个俄罗斯通。李善今评价,我用列宁格勒、莫斯科两种地方口语对话,比一个莫斯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强得多,因为没有一处磕绊与反复。莫斯科大学毕业生,大多只熟练掌握莫斯科口语一种。    李善今是一个极重友谊与感情的人。1982年2月,俄语毕业考试,考题,汉语版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俄语版共产党宣言。整个闭卷考试三天,实实在在。李善今认为我是“贼”的观念,没有彻底纠正,把我叫到跟前,他亲自监督考试。    其实,我没有一回作弊,都是实打实地净笔考试。为了彻底解除他的怀疑,主动选发了第五个违心事件:我只穿一件背心、裤衩,两手光光,光脚穿一双凉鞋,执意请他一一检查。虽然室内暖气很热,然而,从学生宿舍走到公共教室,还是很冷的。尽管这样,李善今还是双目灼灼,紧盯我的笔头,三天,没放松片刻。    一天考完,试卷他也当场判完。三天过去,试卷答完,也判完。三天考试,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句式,一个段落,全篇没有一处错误。李善今非常惊异、错愕,一次次甩胳膊惊叹,在苏 联,在莫斯科大学,都没见过这么精确!    李善今晚年生活丰厚。毕业考试前,他为自己买了一条软款大中华香烟。他知道当时我也抽烟,激动地当着文科五院400多名俄语毕业生,把香烟扔给我,作为奖励,也许作为怀疑的赔不是。可以看得出,他不是有计划、有准备,而是一时过于激动的举止。    李善今与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钟毅,是文化大革命中共同坐过冤狱(都已平反昭雪)的朋友。他找到钟毅,背着我,共同来到文学院院长崔建平跟前,要求毕业分配我为河北大学文科五院(文学院、历史学院、经济学院、哲学院、教育学院)公共俄语课教师,他的接班人。    崔建平,中文系外国文学教授,曾把我一篇登在“莲池”杂志的散文“一株车前草”,要求他儿子背诵如流,作为当年参加高考的范文。他平时对我敬佩,当然欣然同意。    可是,当崔建平告诉我,分配到河北大学外语学院时,我立即反馈:    “坚决不当教书匠!”    崔建平是个文明人,气得足有十多分钟说不出话来。    他不知道,文化大革命的经历,迫使教师成了我的职业忌讳。    大三时,李善今曾经邀请,国家俄文第一权威戈宝权,给河北大学全校学生作过报告。戈宝权,托尔斯泰、高尔基名著的翻译编审。李善今介绍我认识了他,从李善今口中,戈宝权对我也有所了解。    从河北大学图书馆,我借阅过不少苏联原著。兴趣所致,翻译过俄罗斯原版系列美丽的童话,俄罗斯原版系列瑰丽的旅游散记,俄罗斯原版系列漂亮的原子结构科幻散文。这些,都交李善今审阅、批示过。我毕业前夕,李善今也一次性转交戈宝权审阅、批示过。他们都签署可以出版发行。    但是,毕业后,我把他们二人签署过的原文,第一次提交给河北日报社文艺部主任宋清江,请求河北日报文艺版持续发表,被对方爱莫能助地拒绝了,理由只有一个:尽管不涉及政治,但是,1969年,发生在世界一件大事,苏 联侵略中国珍宝岛,被中国击退。苏 联社会帝国主义名称和侵略性盛传于世界。中国全国人民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劣,不敢发表,怕产生曲解,后果不堪设想。    宋清江,石家庄市一中高中毕业生,大哥当年的同班同学。他要是不顾一切发表了,肯定说不清怎样的灾难会落到他身上,因为当时苏 联社会帝国主义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    我学俄语七年,消耗高中、大学阶段,整个学习精力的60%。效果不一般,达到了100%流利、准确,用李善今的话说,达到了莫斯科大学本科毕业优秀生的水平。但是,到1982年,实际使我绝望了:学它基本没用。    我一生用俄语三次有用。第一次中职编辑外语考试,第二次副编审外语考试,第三次正高职编审外语考试。三次都不用准备,每次都一次性轻易过关。    1989年,我到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不到一年,经过俄语考试,同时获得编辑任职资格,任职编辑;1993年获得副编审任职资格,1996年5月任职副编审;2002年12月,获得编审任职资格,2005年3月任职编审,成为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唯一的正高职,编审。    日常生活用俄语只一次,时间总共不过3小时。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天我到北京王府井商场,遇到苏联大使馆一个男青年,与中国一群青年女售货员吵架。我本来1.78米,个子高高的,该男青年比我还高一头,走在北京大街上,十分靓眼,非常匀称、挺拔、漂亮,莫斯科大学毕业。他买钢琴,用俄语反复说多次,女售货员们都听不懂。男青年不耐烦了,突然大喊“傻里巴唧”!引发起剧烈吵架。    我用俄、汉两语,解除了双方争端,帮助男青年购买了一台优质钢琴。中国一群女售货员自愿作看守,允许、鼓励该青年把钢琴暂时搁置在她们那里,放心去转遍王府井商场购物。    该青年非常伶俐。我自愿充当翻译,领他购买了大批中国货物,双方没停过俄语交流,海阔天空,愉快飞扬。他称我是出色的俄汉翻译。            2020年2月6日

作者简介:刘宗正,编审,全国地方志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历史学会理事,河北省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籍贯河北省无极县郭庄村。

我的青春年华相关文章

赞 (0)
版权声明